黃真
摘 要:在日語中,外來語占有重要的地位。自明治維新以來,《 和魂洋才》已經(jīng)成為了日本立國的文化方針之一。外來語一直被認為是日語中的“中流砥柱”,不僅開闊了日本人的文化視野,也給日本帶來了新的觀念、知識和事物。另外,影響了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因此,外來語和日本人的性格密切結(jié)合在一起。
關鍵詞:外來語;定義;由來;影響;建議
日語外來語的發(fā)展,是隨著民族間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而發(fā)展起來的。隨著先進的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世界漸漸向一體化進程,外來語的發(fā)展也更具有表現(xiàn)力,更具有活力,因此呈現(xiàn)出愈來愈猛的發(fā)展趨勢。日本語的外來語,自16世紀中葉進入日本以來,至今已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因為不斷的引進外來語,日本語已經(jīng)被外來語取代了主要地位,更進一步說,外來語已經(jīng)到達了泛濫的程度。
外來語給日本的老人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同時也給外國學習日本語的學習者帶來了很多的煩惱。那么,外來語對日本語有怎樣的影響?怎樣正確規(guī)范的使用外來語,對于我們學習日本語的學習者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本論文從外來語的定義、由來以及對近代日本語的影響為研究重點,并對教學中應該如何應對提出幾點建議。
一、外來語的定義
所謂外來語,就是將外國的語言引入到日本語之中。狹義的說,日本的外來語是指從近代以前中國傳入的漢語以外的外國詞匯,主要以歐美詞匯為中心,古代中國傳入的漢語詞匯并不屬于外來語。廣義的說,外來語是指從外國語中吸取,作為國語“日本語”被使用的語言。從這一點來看,外來語有兩個特征。一是所有的外國語,二是引入日本語之中作為日本語發(fā)揮功用。這么看來,漢語也是外來語,但是,漢語詞匯很早就已經(jīng)融入到了日本語之中,已經(jīng)被看成是傳統(tǒng)日本語的一部分了。而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影響,吸收了大量的英語,法語,德語等詞匯,這也是日本文化的特征之一。在日本語中,以英語為主的外來語詞匯占80%。所以在這里我們所提及的外來語是指歐美詞匯特別是英語的部分。
二、外來語的由來
大約兩千多年前,日本沒有文字,只有口語詞匯。大約在西歷紀元一世紀(相當于漢代),中國漢字開始傳入日本。紀元八世紀末到平安時代以后,日本開始全面吸收中國文化。那時,佛教開始普及到中國,印度的佛教也和中國文化一起傳入日本。佛教文化以漢字和梵語的形式傳入日本語的詞匯中,形成了特殊形式的外來語。漢唐時期,中日文化交流達到高潮,日本為了豐富自己民族的語言,吸收了大量的漢字詞匯,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平假名文字,同時吸取漢字的偏旁部首又創(chuàng)造了片假名。外來語是一種由于語言接觸而自然形成的想象,在多數(shù)語言相互交融的地區(qū),當然所有的語言都作為一種“借用語”被采納。
追溯英語外來語進入日本的歷史,總的來說,大致經(jīng)歷了“文明開化時代”“歐化時代”“新文化誕生時代”“新文化發(fā)展時代”“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時代”。而日本自開國以后,又與法國,德國,意大利,俄國等國家締結(jié)了外交關系。明治維新以后,這些國家的語言作為原始的外來語進駐日本。其中法語大體上涉及料理,政治,服裝,文藝領域;德國是醫(yī)學,哲學,登山等;意大利是音樂,樂器,文藝等;俄國則是特產(chǎn),及與十月革命后政治相關的用語等。
三、外來語對日本語的影響
1、積極影響:
(1)從外國引入外來語,促進了各國之間文化的交流,可以學習到別的國家先進的文化和技術,新的文化和技術在傳入日本以后又得到了日本的改良,從而推動了日本社會文化和先進科學技術的發(fā)展。
(2)外來語是用來對新鮮事物表達的語言詞匯,其中包括很多年代的新生詞和年輕人的語言,這些詞豐富了日本語言的發(fā)展,使得日本本土語言文化變得多姿多彩,使日本語更加的靈活生動。
(3)外來語語言表達委婉含蓄影響著日本語的語言表達方式。學習日語的學習者都知道,日語的表達方式不是那么的直接,日本人說話也總喜歡含糊其辭。外來語的表達方式符合日本這一性格熱點,當很多傳統(tǒng)詞匯不適合表達的時候,可以借用外來語來說明,豐富了日本語的表達方式。
(4)促進了日本與國際社會的交流,在吸收歐美外來語的同時也吸收了西方的新思想新概念,以及先進的制度等。
消極影響:(1)外來語的更新頻率太快,不僅使學習日語的語言學習者措手不及,也影響了一些日本老年人的說話方式。有些日本的老年人由于跟不上時代,不能夠正確理解外來語的意思導致與年輕人溝通時出現(xiàn)障礙從而產(chǎn)生代溝。這時語言作為交流工具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所在。
(2)外來語過于泛濫,盲目使用導致日語混亂。外來語泛濫成災容易破壞日本語傳統(tǒng)的語言體系。日本人說外來語過多而說日本語固有詞匯則越來越少,久而久而之會打破日語固有語言習慣,隨之而來的將是日本傳統(tǒng)語言文化的衰退。甚至有專家認為,由歐美體系再生出來的外來語,在現(xiàn)代及未來也許會替代至今漢語在日語中的地位及作用。
(3)日語或?qū)⒊蔀樽铍y的語言。隨著外來語的逐漸增多,在學習日語過程中,需要掌握的詞匯量將越來越大,按這樣的發(fā)展趨勢,很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同樣意思的詞匯將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日語固有詞匯,另一種是外來語。那么,日語將有可能成為一門極難掌握的語言。
四、對日本語外來語教學的建議
1、重視片假名教學。尤其對于日本語學習的初學者,如果片假名掌握不好很難學好外來語,所以從發(fā)音階段開始就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片假名,掌握正確的發(fā)音方法,多識多記。
2、指導學生打好英語基礎。外來語中英語外來語占主導地位,外來語掌握得好的學生往往絕大多數(shù)都是英語基礎扎實的學生,所以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在學習日語的同時鞏固英語基礎,兩手抓起來。
3、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教學?,F(xiàn)在大多教學機構(gòu)都在提倡多媒體教學,通過文字,圖形,動畫,聲音,視頻等多種方法相融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強化記憶??梢酝ㄟ^日本動漫、歌曲、影視作品等材料,讓學生了解外來語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4、啟發(fā)學生在學習中尋找規(guī)律。有些引入的外來語的發(fā)音與詞義雖然并非與原來一致,但是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教學中要善于啟發(fā)學生去思考,去尋找規(guī)律,以便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5、善于運用外來語詞典。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問題要善于利用外來語詞典,也要指導學生多查外來語詞典。尤其近年來頻繁使用的外來語大多針對年輕人,要讓學生了解外來語適用于什么樣的場合,切不可誤用泛濫的外來語。
參考文獻
[1]金田一春彥 ?《日本語概説》[M]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2]真田信治 ? 《日本社會語言學》[M] 胡士云譯中國書籍出版社 1996年8月
[3]沖森桌也 ? 《日本語史》[M]東京:櫻楓社,1991
[4]李視歧著 ? 《日本外來語》[M]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
[5]張彩紅 《外來語的歷史淵源及對日語及日本文化的影響》 [J]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