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 劉莎莎 喻閩鳳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對小兒支氣管哮喘(IBA)患兒實施穴位貼敷冬病夏治防治方式的療效。方法 160例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80例。對照組患兒采用艾灸治療方式, 觀察組患兒采用穴位貼敷冬病夏治防治方式。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部癥狀改善情況、生命質(zhì)量評分及治療效果。結(jié)果 治療后, 觀察組患兒的喘息、胸悶憋氣、咳嗽評分分別為(0.55±0.49)、(0.64±0.46)、(0.89±0.54)分, 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1.47±0.87)、(1.51±0.71)、(1.58±0.97)分, 心理情緒、對疾病擔心、活動受限評分分別為(9.05±3.41)、(6.47±3.23)、(9.01±3.84)分, 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10.26±3.44)、(7.59±3.24)、(10.27±3.82)分,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97.50%高于對照組的88.7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對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實施穴位貼敷冬病夏治的防治方式, 能改善患兒的肺部癥狀, 減少患兒的肺部損傷情況。
【關(guān)鍵詞】 小兒支氣管哮喘;穴位貼敷;冬病夏治;防治方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0.071
小兒支氣管哮喘(infantile bronchial asthma, IBA)是一種以慢性氣道炎癥為特征的異質(zhì)性疾病, 一般是由于有過敏原、非特異性刺激物質(zhì)、氣候、藥物、遺傳等因素所致, 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通常會有呼吸困難、氣喘、胸悶等臨床癥狀, 對患兒的肺部造成較大損傷, 影響患兒正常的呼吸狀態(tài), 且由于此病癥在冬季有較高發(fā)病率, 在換季時節(jié)患兒也極易因氣候因素發(fā)病[1]。因此可通過穴位貼敷冬病夏治的防治方式, 對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進行救治, 在夏季利用炎熱的氣候環(huán)境, 對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實施穴位貼敷治療方式, 更有利于患兒將藥物吸入體內(nèi), 以增強患兒的免疫力, 減少患兒在換季或冬季時節(jié)的發(fā)病率, 幫助患兒恢復(fù)正常的呼吸狀態(tài), 減少小兒支氣管哮喘對患兒肺部的損傷[2]。本研究旨在分析對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實施穴位貼敷冬病夏治防治方式的療效觀察,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60例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80例。觀察組女36例, 男44例;年齡2~12歲, 平均年齡(6.02±2.74)歲;病程0.5~11年, 平均病程(5.24±2.43)年。對照組女35例, 男45例;年齡2~11歲, 平均年齡(5.97±2.68)歲;病程0.6~12年, 平均病程(5.41±2.54)年。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研究選擇的所有患兒均在監(jiān)護人員的陪同和簽字同意下參與, 并納入此次實驗中, 同時經(jīng)由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根據(jù)《兒童哮喘防治常規(guī)》[3], 皆為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②根據(jù)《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醫(yī)兒科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 皆診斷為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③年齡在2~12歲的患兒。排除標準:①年齡<2歲或>12歲患兒;②有嚴重過敏史患兒;③有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患兒;④正處于哮喘發(fā)作時期患兒。
1. 3 方法 觀察組患兒采用穴位貼敷冬病夏治防治方式, 方法具體如下。將元胡索、細辛、生白芥子、生甘遂、冰片按1∶0.5∶0.5∶0.5∶0.1的比例進行劑量調(diào)配, 選取適量劑量后將元胡索、細辛、生白芥子、生甘遂磨成粉末, 再加入冰片、生姜汁進行調(diào)和, 并用凡士林將以上調(diào)制的藥品進行定型, 以便將其固定成餅狀。貼敷用藥制好后, 即可在夏天的頭伏將藥物貼敷至患兒的膈俞、心俞、肺俞穴, 貼敷時可用防過敏膠布進行固定, 每次可貼敷15 min~1 h, 具體貼敷時間需根據(jù)患兒具體病情和患兒對藥物的耐受度進行調(diào)整, 若患兒貼敷處出現(xiàn)水泡或有藥物過敏反應(yīng)需立即停止治療。此后以此方式, 于10 d后(二伏)和20 d后(三伏)采用相同的貼敷方式進行治療, 直至出伏后10 d以此貼敷進行最后治療, 夏天共需貼敷5次, 以5次為1個療程, 需完成1個療程的治療。對照組患兒采用艾灸治療方式, 方法具體如下。用艾灸對患兒的穴位進行艾熱刺激, 同樣對患兒的膈俞、心俞、肺俞穴進行艾灸治療, 艾灸需在患兒的每個穴位停留3~5 min, 2次/周,?停止治療時間與觀察組相同。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統(tǒng)計分析并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部癥狀改善情況, 根據(jù)本院自制的肺部癥狀改善情況量表對患兒治療前后的喘息、胸悶憋氣、咳嗽等癥狀進行評定, 各項總分為5分, 分數(shù)越低說明患兒改善情況越好。②統(tǒng)計分析并比較兩組患兒生命質(zhì)量評分, 根據(jù)《生命質(zhì)量評分量表》[5]對患兒的心理情緒、對疾病擔心、活動受限進行評估, 各項總分為15分, 分數(shù)越低說明患兒情況越好。③對兩組患兒治療效果進行統(tǒng)計比較, 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 顯效:患兒經(jīng)治療后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基本消失, 且其正常生活狀態(tài)未受到較大影響;有效:患兒經(jīng)治療后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有明顯改善, 且其正常生活狀態(tài)受到輕微影響;無效:患兒經(jīng)治療后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無明顯改善, 且其正常生活狀態(tài)受到較大影響??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部癥狀改善情況對比 治療前, 兩組患兒的喘息、胸悶憋氣、咳嗽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兒的喘息、胸悶憋氣、咳嗽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生命質(zhì)量評分對比 治療前, 兩組患兒的心理情緒、對疾病擔心、活動受限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兒的心理情緒、對疾病擔心、活動受限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后, 觀察組患兒顯效44例, 顯效率為55.00%, 有效34例, 有效率為42.50%,?無效2例, 無效率為2.50%, 總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患兒顯效31例, 顯效率為38.75%, 有效40例, 有效率為50.00%, 無效9例, 無效率為11.25%, 總有效率為88.75%。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783, P=0.029<0.05)。
3 討論
小兒支氣管哮喘的病因較多, 過敏原、刺激物、氣候、遺傳等因素都易誘發(fā)小兒支氣管哮喘, 尤其是當氣溫驟降時, 極易誘發(fā)小兒支氣管哮喘, 同時由于冬季患兒易有感冒現(xiàn)象, 這也易引誘小兒支氣管哮喘, 因此可在小兒支氣管哮喘病癥發(fā)病率較低的夏季, 通過穴位貼敷方式對患兒進行治療, 以幫助患兒防治小兒支氣管哮喘病癥的發(fā)作情況, 有效控制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病情的發(fā)展狀況。
在穴位貼敷防治過程中, 主要是將元胡索、細辛、生白芥子、生甘遂等藥物研磨成粉末, 再通過冰片、生姜汁、凡士林的調(diào)配, 將這些藥品制成餅狀, 以方便將藥物貼敷在患兒穴位處。利用中醫(yī)的氣機治療機理, 選用散寒逐飲、祛痰利氣的藥物幫助患兒改善哮喘癥狀, 其中細辛、生白芥子能幫助患兒豁痰利氣、溫肺化飲, 改善患兒的咳嗽癥狀;生甘遂、元胡索則能溫經(jīng)通脈、活血行氣, 改善患兒的胸悶癥狀。冰片、生姜汁做輔助調(diào)用, 以幫助患兒緩解疼痛癥狀, 幫助患兒化痰止嘔, 使患兒能更好地將痰液排出, 而凡士林除了能幫助藥膏定型外, 還能減少患兒對藥品的過敏反應(yīng), 提升患兒的治療效果。在王一茗等[6]的研究中對62例患兒實施穴位貼敷冬病夏治防治方式后, 接受穴位貼敷患兒的喘息、胸悶憋氣、咳嗽等癥狀有明顯改善, 且各項指標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即在夏天對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實施穴位貼敷治療方式能明顯改善患兒的病癥發(fā)作情況, 同本研究結(jié)果相符。在馬喜鳳等[7]的研究中, 患兒經(jīng)夏天的穴位貼敷治療后, 其生命質(zhì)量評分也明顯更高, 與對照組相比患兒的生命、生活情況明顯更優(yōu), 且接受穴位貼敷治療的患兒, 其治療效果也更好, 同本研究結(jié)果相符。
綜上所述, 對小兒支氣管哮喘患兒實施穴位貼敷冬病夏治的防治方式, 能有效提升患兒的治療效果, 改善患兒的肺部癥狀, 幫助患兒緩解咳嗽、胸悶等病癥, 使患兒能恢復(fù)較正常的呼吸狀態(tài), 避免患兒肺部受到更多損傷, 提升患兒的生命質(zhì)量評分, 避免患兒因病癥而出現(xiàn)心理方面的精神類問題。
參考文獻
[1] 劉菲, 張君陽. 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對小兒支氣管哮喘肺通氣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響分析. 名醫(yī), 2019, 10(5):13-14.
[2] 李麗萍, 包燁華, 楚佳梅, 等. 穴位貼敷冬病夏治防治小兒支氣管哮喘的療效觀察.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8, 30(2):376-378.
[3] 趙西斌, 馬奕, 劉秋海, 等.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哮喘74例臨床觀察. 中醫(yī)兒科雜志, 2018, 14(4):52-55.
[4] 陳平蘭, 祝秀琴. 冬病夏治咳喘貼防治小兒支氣管哮喘療效觀察.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7, 11(5):1010-1011.
[5] 車雪原, 石錦梅. 穴位敷貼治療緩解期小兒支氣管哮喘102例療效觀察.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18, 26(11):1139-1140.
[6] 王一茗, 張新昕, 張新月.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防治小兒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醫(yī)外治雜志, 2019, 28(3):18-20.
[7] 馬喜鳳, 張士卿, 吳麗萍. 冬病夏治咳喘貼穴位貼敷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緩解期臨床觀察.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 2017, 13(4):81-82.
[收稿日期: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