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欣然
“欣欣,快來幫媽媽擦窗戶過年了,這是第一件大事?!?/p>
從我記事起,每年臘月二十四,媽媽都要進(jìn)行大掃除,掃地、拖地、擦窗戶、清洗被褥、沙發(fā)等,將家里里里外外都收拾得干干凈凈。
母命難違,我來到媽媽身邊,好奇地問:“老媽,為什么過年要大掃除?”媽媽回答:“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習(xí)俗,起源于堯舜時代。關(guān)于起源,還有好幾個傳說呢……”
聽著古老而神秘的傳說,我非常感興趣,纏著媽媽讓她講過年的習(xí)俗。
“過年可有講究了。從小年大掃除開始,家家戶戶正式進(jìn)入迎接新年的狀態(tài)。第二個習(xí)俗就是打豆腐。大人們用自家種的黃豆,用石磨磨碎打成汁,然后濾干、去渣、煮熟、點漿、榨干,最后成型。自家做的豆腐,有濃濃的黃豆香。只要每天更換清水,這豆腐能夠吃到正月十五也不變味?!?/p>
“媽,聽你這么說,今年回爺爺家一定要他打一桌豆腐?!蔽移炔患按卣f。
“除了打豆腐,做粑粑也是重頭戲。這個粑粑你吃過的,軟、糯,還帶有蓼葉的清香。”
“蓼葉粑粑是爸爸的最愛,用紅糖一煎,他一口氣能吃6個?!?/p>
“嗯,想起來吞口水了。”媽媽笑了,“到二十六、二十七就是殺年豬。豬血、豬頭、豬肝、豬蹄,樣樣都能做成美食。人們還會選一部分五花肉,吊在火爐上熏制臘肉?!?/p>
“再到年三十就是貼春聯(lián)、吃團(tuán)圓飯,對不?”我搶著說。
“對,只是我們小時候除夕夜沒有花炮,炮竹都是大人自己卷的或散個的。除夕晚上,燒起旺旺的火,大人會將特意換的新毛票發(fā)給孩子們,然后提出新年的希望和目標(biāo)。”
“這就是發(fā)壓歲錢嘛!”我樂了。
“對頭!正月初一,人們剪了窗花貼在窗戶上,美極了。大人小孩在這一天也都換上了新衣裳,出門滿面笑容,人們見面互道恭喜,恭喜過了熱鬧年!正月里除了走親訪友,還有送財神、逛廟會、耍燈、打地花鼓、舞獅子……正月十五晚上小孩提著自制的燈籠去鄰居家亮燈?!?/p>
“是的,去年爺爺還給村里亮燈的孩子每人10元?!?/p>
“那時候沒有多少錢,就是給一些糖果、粑粑?!眿寢尷^續(xù)說道,“元宵一過,大人們又要忙了,年味就淡了?!?/p>
“沒淡沒淡,今年過年才開始呢!”我大聲回應(yīng)。
“好的,我們今年好好重溫一下兒時的年味?!眿寢屜残︻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