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分別授予“共和國勛章”“友誼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獎章并發(fā)表重要講話。
這是共和國歷史上首次舉行的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頒授儀式。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8人獲頒“共和國勛章”,葉培建、吳文俊、王蒙、秦怡等28人獲得國家榮譽稱號,泰國詩琳通公主等6位國際友人獲頒“友誼勛章”。習近平在頒授儀式后的講話中強調(diào):“崇尚英雄才會產(chǎn)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英雄模范們用行動再次證明,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p>
多維解讀
“頂格”褒揚英雄模范是一種積極的價值引導
本次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集中頒授,第一次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義,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杰出人士授予國家最高榮譽。這不僅意味著崇高的榮譽,也是一種積極的價值引導。
“崇尚英雄才會產(chǎn)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惫埠蛧o予英雄模范以“頂格”褒揚,就是要在全社會倡導一種積極向上、無私奉獻、執(zhí)著進取的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就一定能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實現(xiàn)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富裕,并最終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從制度層面看,開展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活動,也是完善國家榮譽制度,強化國家意識,倡導愛國精神,乃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必要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通過開展授勛、實行憲法宣誓、設立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立烈士紀念日、制定國歌法等一系列具體制度和措施,推動國家榮譽制度和榮典制度不斷完善,從而在全社會營造出一種關心英雄、珍愛英雄、尊重英雄的氛圍。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币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尚,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驕傲。而崇尚英模、激勵全民,則是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民族的追求。以此為原點,必將激發(fā)整個民族的強大動能,為實現(xiàn)中國夢注入偉大的力量。
崇尚英雄激發(fā)愛國奮斗熱情
此次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從革命時期的戰(zhàn)斗英雄,到建設時期的勞動模范,再到改革時期的改革先鋒,無一不是公認的時代楷模、代表人物、杰出人士。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如今強起來的新時代,都不是隨隨便便實現(xiàn)的,更不是憑空而降的,而是“久經(jīng)磨難”,靠一代又一代人的犧牲和奮斗換來的。從“兩彈一星”、國產(chǎn)航母等國之重器躍然于世,到雜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再到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正因為有許許多多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的俠之大者,中國脊梁才得以挺立,中國精神才得以弘揚,中國富強才得以厚積薄發(fā)。
榜樣是看得見的力量,大力褒揚、宣傳功勛模范人物的豐功偉績,有利于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爭做先鋒的良好氛圍,召喚更多人把個人奮斗匯入時代洪流,激勵14億中華兒女接續(xù)奮斗,把先輩們開創(chuàng)的偉大事業(yè)不斷推動向前,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富強、更繁榮、更美麗。通過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的故事,我們讀懂了“始終把祖國和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的愛國精神,感佩于“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奉獻犧牲,歷練著“一任接著一任干”的實干作風,找到了為國奮斗終生的精神力量。這些英雄人物事跡感動著我們,為我們樹立了旗幟和榜樣,引領我們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備考素材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群像
黃旭華:像潛艇一樣深潛在水底
黃旭華,男,1926年3月出生,廣東揭陽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畢生致力于我國核潛艇事業(yè)的開拓與發(fā)展,是我國核潛艇事業(yè)的先驅(qū)者和奠基人之一,曾擔任我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成功研制了我國第一代核潛艇。
黃旭華原本的志向是子承父業(yè),從醫(yī)救人。但在抗戰(zhàn)期間,中國被日軍戰(zhàn)機轟炸的經(jīng)歷,讓他萌生了學航空、學造軍艦,用“科學”救國的想法。此后,他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20世紀50年代,處于核壟斷地位的超級大國不斷施加核威懾,一些軍事大國紛紛加強了對核潛艇這一新型武器的研制工作。1958年,作為國家最高機密的中國核潛艇工程正式立項。這項“天字第一號”絕密工程選中了當時34歲的黃旭華,他成了最早研制核潛艇的29人之一。
1964年,黃旭華終于帶領團隊研制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1988年,核潛艇按設計極限在南海做深潛試驗。黃旭華親自下潛300米,是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
在最初接觸這項工作時,黃旭華就知道,由于他所從事的工作保密性強,這就意味著他要當一輩子無名英雄?!皡⒓雍藵撏а兄乒ぷ?,我就像核潛艇一樣,潛在水底下,我不希望出名?!秉S旭華說。在此后的30年時間里,黃旭華再也沒有回過廣東老家,他的父母和其他親屬也不知道他在北京做什么,只能通過寫信和他保持聯(lián)絡。直至1987年,黃旭華將《文匯月刊》發(fā)表的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寄給了母親,92歲的老人這才知道兒子為中國核潛艇事業(yè)隱姓埋名了30年。2020年1月10日,黃旭華榮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曾寫過一首小詩:“花甲癡翁,自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秉S旭華說,這首小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成為他一生的寫照。
一句話頒獎詞
驚濤駭浪的時代,您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您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您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孫家棟:國家需要,我就去做
新中國成立前,袁隆平親眼見到倒在路邊的餓殍,十分痛心。選擇農(nóng)業(yè)報國,源自他想讓大家“吃飽飯”的強烈愿望。1956年袁隆平開始帶著學生開展農(nóng)學實驗,產(chǎn)生了培育雜交水稻的念頭,此后攻堅克難,一干就是60多年。盡管已經(jīng)獲得了無數(shù)榮譽,但袁隆平表示:“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而應該盡量做出新的貢獻,年紀大沒有關系,我還沒有癡呆,今后要向畝產(chǎn)1300公斤沖刺。這個飯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p>
回首自己的雜交水稻研究之路,袁隆平說:“科學探索無止境,在這條漫長而又艱辛的路上,我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我已經(jīng)90歲了,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我希望最終能實現(xiàn)我的兩大心愿?!?/p>
一句話頒獎詞您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您畢生的夢想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當您還是一個鄉(xiāng)村教師的時候,已經(jīng)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您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
申紀蘭:65年守護一個初心
申紀蘭,女,1929年12月出生,山西平順人,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20世紀50年代,申紀蘭帶領西溝婦女在封閉貧瘠的小山溝爭取“男女同工同酬”,成為舉起“男女同工同酬”大旗的第一人。申紀蘭的這一創(chuàng)舉,被記者寫成了《勞動就是解放,斗爭才有地位》的通訊文章,并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上,25歲的申紀蘭因此名揚全國,并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在這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申紀蘭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議被寫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此后,這人大代表她一當就是65年。
改革開放以來,申紀蘭勇于改革,大膽創(chuàng)新,為發(fā)展農(nóng)業(yè)和農(nóng)村集體經(jīng)濟,推動老區(qū)經(jīng)濟建設和老區(qū)人民脫貧攻堅做出巨大貢獻?;仡欁约旱碾y忘經(jīng)歷,申紀蘭感慨萬千:“從1949年到現(xiàn)在,共產(chǎn)黨領導這么大一個國家發(fā)展到現(xiàn)在這個樣子不容易。我是個沒知識水平的人,勞動給了我巨大的榮譽,黨培養(yǎng)了我,李順達帶著我,西溝百姓支持我,我才走到了今天?!痹?jīng)有人問申紀蘭:“如果你這一生要用兩個字來概況,是什么?”她回答:“忠誠?!敝矣邳h、忠于人民、忠于祖國,這就是人民代表申紀蘭堅守一生的品格。
一句話頒獎詞
親歷70年篳路藍縷,見證40載改革奇跡。恪守職責,履職為民,堅持在一線出力。生命不息,奉獻不止,您用忠誠書寫著人民代表為人民的金科玉律!
屠呦呦:為人類健康服務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寧波人,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1955年從北京醫(yī)學院(今北京大學藥學院)畢業(yè)后,屠呦呦進入中國中醫(yī)研究院(現(xiàn)為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工作。1969年,中國中醫(yī)研究院接到了一項特殊任務——參加一個代號為“523”的戰(zhàn)備項目。當時正值越南戰(zhàn)爭,耐藥的惡性瘧疾在越南流行,引起雙方部隊嚴重的非戰(zhàn)斗性減員,中國在越方請求下開始在軍內(nèi)開展抗瘧藥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國瘧疾防治研究領導小組辦公室”(代號“523辦公室”)。39歲的屠呦呦被委任為組長,負責重點進行中草藥抗瘧疾的研究。
屠呦呦領導課題組從系統(tǒng)收集整理歷代醫(yī)籍、本草、民間方藥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藥的基礎上,編寫了640種藥物為主的《抗瘧單驗方集》。他們對其中的200多種中藥開展了實驗研究,歷經(jīng)380多次失敗,終于在1971年發(fā)現(xiàn)了中藥青蒿乙醚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對瘧原蟲有100%的抑制率,并在1972年從該有效部分中分離得到了抗瘧有效單體,將其命名為青蒿素。青蒿素解決了抗瘧治療失效難題,為中醫(yī)藥科技創(chuàng)新和人類健康事業(yè)做出巨大貢獻。
2015年,屠呦呦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獎后,屠呦呦表示:“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榮譽,是中國全體科學家的榮譽?!边@個戰(zhàn)勝了瘧疾的老人說自己已經(jīng)“老化了”,對名利看得很淡:“我是搞醫(yī)藥衛(wèi)生的,就為了人類健康服務,最后藥做出來了,就是一件挺欣慰的事。”
一句話頒獎詞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浸漬了千年,直到您的發(fā)現(xiàn)。為了一個使命,您執(zhí)著于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醫(yī)學,幫人類渡過一劫。
考題預測
試題設計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榮譽屬于國家,屬于整個航天隊伍!我個人只具備了一點最基本的條件,主要靠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靠國家發(fā)展所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對我個人來講主要還是靠機遇?!獙O家棟
青年人選擇職業(yè)和專業(yè)方向,首先要選擇國家急需的。每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都與國家的興衰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才會有所作為,才會是一個無愧于祖國和民族的人。——于?敏
俗話說忠孝兩難全。我覺得,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我相信終有一天我的家人會諒解我,能夠理解我為國家所做的工作?!S旭華
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自擬標題;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思路點撥
這道題目屬于名言組合型材料作文題。作文材料所選的三句話均出自“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之口。這三句話展示了以孫家棟、于敏、黃旭華為代表的英雄模范,忠誠、執(zhí)著、樸實的品格。其中孫家棟的話是針對榮譽而談的,表現(xiàn)了他的謙虛樸實,流露出對國家的感激——沒有國家就沒有自己的成就;于敏的話是在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告誡青年人,要擺正個人和國家的關系;黃旭華的話辯證地分析了家和國的關系。因此,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立意:
(1)家國情懷。孫家棟、于敏、黃旭華等人很好地理解了家和國的關系,始終把國擺在第一位,深知國家好,個人、家庭才能好的道理。只有讀懂家與國的辯證關系,涵養(yǎng)深沉的家國情懷,我們才能把愛家和愛國統(tǒng)一起來,匯聚億萬人民的智慧與熱忱,用奮斗托舉美好未來。
(2)忠誠。孫家棟、于敏、黃旭華等人都忠于國家,都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矢志不渝、百折不撓,堅守一心為民的理想信念,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用一生的努力譜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壯歌。
(3)樸實。孫家棟、于敏、黃旭華等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忘我工作、無私奉獻,不計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具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其中,黃旭華更是“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典型,展現(xiàn)了一種偉大的無我境界。
題目要求“自選角度”,從選材立意的角度看,考生可以綜合三則材料,總體思考個人與國家的關系;也可選擇其中的兩則材料綜合立意,書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也可選擇一個角度,談對國家的熱愛、對榮譽的取舍,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選擇角度不宜貪多求全、面面俱到,而應在選好角度之后,將其寫深、寫透。
佳作展評
薪火中國夢 激昂家國情
文/劉 欣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70載櫛風沐雨,70年歲月崢嶸。中華人民共和國喜迎70華誕,萬丈光華背后,是億萬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更是共和國功勛人物的無言付出。他們用身軀扛起國家的脊梁,用智慧托起國家的未來。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薄肮埠蛧鴦渍隆钡墨@得者們將個人與家國緊密聯(lián)系,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家國情懷有機融合,為家、為國之發(fā)展持續(xù)供力。如此高風亮節(jié),實乃我輩青年的榜樣。
揚先輩之光彩,當立身為先,修個人素養(yǎng),鑄智勇雙全之軀。
“年過古稀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面對榮譽,孫家棟說“榮譽屬于國家”,而自己“主要還是靠機遇”。但不可否認,作為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總設計師的他,有著極高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研發(fā)能力,以及常人無法企及的遠見卓識。這是他擁有出彩人生的基礎,更是他為國奉獻的資本。同樣的,錢七虎鑄盾六十年,以創(chuàng)新思維攻克多項科技難關;袁隆平行走稻田間,用智慧結晶填飽中國人的肚子……正如張載所言:“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修身是齊家的前提,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石。我輩青年應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雕琢自己,這樣,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大展身手,才能有更大的能量支撐祖國的未來。
揚先輩之光彩,當以家為本,樹高尚家風,揚家族愛國風范。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奔覈閼训钠瘘c在于家的建設。大宋皇帝曾稱贊錢氏家族:“忠孝盛大唯我錢氏一族?!卞X氏家族英才輩出,古有郡王國公,今有科學英才,究其根源,正是吳越王錢镠一紙《錢氏家訓》讓錢氏之風綿延千年。這樣的家族豈有不為國爭光的道理?可見,家風建設至關重要,讓醇醇家風吹遍五湖四海,讓諄諄教誨回響國人耳畔,我輩青年任重而道遠。
揚先輩之光彩,當以國為重,立家國情懷,造民族逐夢天梯。
“身為一葉無輕重,愿將一生獻宏謀”,于敏用切身體會告誡我們擺正國與家的關系;“深潛30載,為國鑄重器”,黃旭華用畢生心血詮釋家國情懷含義。他們離別親人,隱姓埋名,舍小家而書大家鴻章,舍親情而報祖國恩情。情懷如水,水匯百川,前輩之薪火由我輩傳承,青年之家國情懷必將匯成時代洪流,化作奔騰浪濤,以磅礴之勢席卷山河,滌蕩出新時代最雄壯的中國姿態(tài)!
縱使暴亂偶發(fā),傷痛有我們撫平;縱使強權打壓,抗爭的前線有我輩堅守!我輩青年風華正茂,當以我家國情懷,奏我青春華章,試我鷹隼之翼,磨我新發(fā)硎之利刃,再續(xù)祖國輝煌!
/點評/
文章開篇巧妙引用材料,并略加分析,順勢提出中心論點;接著引用名言簡要闡釋個人、家庭、國家三者的辯證關系,過渡自然;然后從“個人立身、高尚家風、家國情懷”三個維度進行有力的論證,論證時三個分論點獨句成段,由淺入深,體現(xiàn)出論證的層進性;最后聯(lián)系現(xiàn)實,指出寫作的現(xiàn)實性、針對性。全文觀點鮮明,內(nèi)容充實鮮活,語言表達精準靈活,值得大家學習、借鑒。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20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