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唐人杜牧的《清明》膾炙人口,但有人嫌它啰嗦,“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任何時候都可以“雨紛紛”,“清明”二字可省?!奥飞闲腥擞麛嗷辍?,“行人”當(dāng)然是在“路上”,“路上”二字可刪。“借問酒家何處有”,這本就是一個問句,“借問”多余。“牧童遙指杏花村”,什么人不可以指?何必一定要“牧童”?“牧童”啰嗦。七言詩“簡”成五言詩了:“時節(jié)雨紛紛,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本尤贿€有人說不夠簡,認(rèn)為每句只要后面三個字就行:“雨紛紛,欲斷魂。何處有?杏花村?!薄昂啞笔恰昂啞绷?,可全詩已面目全非,意境蕩然無存。
寫文章要有主次之分,該詳細(xì)的地方要舍得花筆墨,該簡略的地方不要啰嗦。所謂詳細(xì)就是寫具體。一篇文章的寫作意圖,絕不能靠憑空想象,而是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xiàn)的。把內(nèi)容寫具體,方法很多,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首先,要留心生活。在觀察中有所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中提高認(rèn)識。文章寫得具體生動的同學(xué),大多都得益于善于觀察。如有位同學(xué)寫吊蘭:
一個瘦小、褐紅的嫩瓣從花蕊中蹦出,帶著還未脫去的稚氣,悄悄地來到這世上。大約過了一個月,花蕾在枝頭緊緊地縮著小腦袋,有的則打開小窗口,悄悄睜大眼睛看著外面的世界,同時吐出一縷縷芳香,算是出世的見面禮吧。
顯然,小作者不但仔細(xì)看了,用手摸了,用鼻子聞了,還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觀察得非常到位。
其次,讓事實說話。寫人,不是直接“下定義”,告訴讀者他是什么樣的人,而是通過他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等,呈現(xiàn)出他的特點,讓讀者了解他是什么樣的人;記事,要寫出事情的發(fā)展變化、相互聯(lián)系,挑選典型的事例和動人的場面,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狀物,要寫出物體大小、高低、輕重、色彩、氣味等,讓讀者仿佛能看得見、聞得到、摸得著。真實的,才是最好的。
再次,形象地表達(dá)。要用生動、具體、逼真的描寫,代替抽象、籠統(tǒng)、概括的敘述和介紹。如有位同學(xué)寫的《沙塵暴》片段:
這天氣可真變化莫測!路旁的樹枝像醉漢一樣左右搖擺,還“嘩嘩”響,好像打呼嚕。盡管門窗關(guān)得死死的,仍然“哐哐”作響,好像有人不停地敲……
這個片段繪聲繪色,形象生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