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
摘 要:在社會生活中,事實孤兒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孤兒存在不同的待遇。而實際上由于缺乏關愛,事實孤兒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十分突出,并且事實孤兒生活水平較差,心理上也因為無人關懷有著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壓力。因此,本文著重分析事實孤兒的心理問題,并且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一些現(xiàn)實性的策略。
關鍵詞:事實孤兒;心理健康;對策
一、引言
事實孤兒,指父母雙方均符合重殘,重病,服刑在押,強利隔離戒毒,被執(zhí)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聯(lián)情形之一的兒童;或者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蹤,另一方符合重殘,重病,服刑在押,強利隔離戒毒,被執(zhí)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聯(lián)情形之一的兒童。這些事實孤兒由于生活處于困境,并且沒有親人關懷,十分容易遭受心理創(chuàng)傷,這也是本文立論的基本背景。筆者將從問題角度展開剖析,并且針對事實孤兒產生的心理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二、當前社會中事實孤兒存在的心理問題分析
(一)情感較為脆弱
通過對于特定地區(qū)的走訪和調查,可以看出,造成事實孤兒的原因普遍都是父母一方死亡,另外一方改嫁導致的,由于家庭中父母的缺位,特別是作出關懷的角色里面母親的缺位給孤兒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一些孩子會因此產生憤懣情緒,生活中較為悲觀主義,對于生活感到沒有希望,情緒容易產生波動。
(二)溝通能力較差
由于缺乏親人的關愛,事實孤兒通常會由于先天性溝通的缺失,因此產生溝通問題,影響了這部分兒童的人際交往能力。在具體的交往過程中,他們不會溝通,而且普遍內向多慮,對于外人的言語接受能力差,并且時刻保持警惕的心理,和人的交往過程中一般都是沉默不語。大部分事實孤兒的情緒都十分不平穩(wěn),導致其較難相處到好的朋友。不僅缺乏親人的關注,還沒有友情的撫慰,這對于事實兒童無疑是一種摧殘,讓其更加不愿意參與到集體生活中,和同齡人之間的溝通缺失,對于師長也缺乏信任,影響其未來人生的發(fā)展。
(三)安全感缺乏
由于家庭生活不完整,經濟條件較差,事實孤兒一般來說都缺乏安全感,導致他們需要應對一些緊急事件的時候會產生焦慮和緊張的心理,因此會感受到恐懼,在受到侵犯的時候只能默默忍受,而無法保護自己。當面臨一些外來的否定的時候,也會感受到無助,有的孩子會由于家庭因素感到自卑,就算進入到寄養(yǎng)家庭也會感受到寄人籬下的無助感,這些安全感缺失的因素也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四)人際關系不穩(wěn)定
由于事實孤兒自身特殊的成長環(huán)境,導致其在社會關系中處在相對邊緣化的位置。大部分事實孤兒存在對人際交往的抵觸心理、沒有足夠的動力促使其積極地參與人際交往活動,而且主觀缺乏對于人際交往必要性的認識,進而導致這些事實孤兒逐漸遠離社會群體,或者在選擇人際交往的社會群體時,偏向于選擇與自身處境相類似的人群。這種人際關系的不良發(fā)展,會使事實孤兒與同齡人之間的心理距離進一步拉大,對其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有著極為嚴重的不良影響。
(五)自我管理能力低下
事實孤兒所在的家庭大多經濟狀況堪憂,在其成長的重要階段很難獲得來自家中長輩的積極教導,更為嚴重的是,事實孤兒需要面對來自家庭的創(chuàng)傷,與此同時,由于這部分兒童在人際交往中存在一定的障礙,在學校教育中也很難與教師、同學產生正常的親密關系。種種因素使得事實孤兒難以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進而導致其自我管理能力受到嚴重的影響,對于自身的思想與行為缺乏準確的認識,更難以對其加以控制。
(六)應對能力減弱
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各種形式的沖突,而在處理沖突時事實孤兒與正常兒童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差異。由于事實孤兒成長環(huán)境的獨特性,在面臨各種沖突時,事實孤兒一般會表現(xiàn)為兩個極端,要么采取攻擊等行為,使得沖突加劇,要么一味逃避,消極地面對沖突;而正常兒童,一般會選擇更為溫和與妥善的處理方式,諸如求助等,使得沖突得以緩和。由此可見,相比于正常兒童,事實孤兒在面對生活中的沖突時,其應對能力相對較弱,難以妥善地處理自身產生的諸如悲傷、生氣等負面情緒。
(七)自我評價偏差
由于事實孤兒家庭的特殊性,大多數(shù)事實孤兒在其成長經歷中都會有如下兩方面的體驗,一方面,事實孤兒會受到同齡人的欺辱、遭受他人對于自身家庭的嘲諷,被同齡人孤立等,面對這種情景,事實孤兒不可避免地會感到自卑與失落,甚至產生強烈的憤怒感,而這種情緒會進一步加劇事實孤兒與同齡人之間的距離,形成惡性循環(huán)。另一方面,社會對于事實孤兒與正常兒童的關注程度也是極為不同的,面對來自社會的關注與關心,事實孤兒處在成長期,很難妥善地處理,很可能歪曲來自外界的善意,甚至萌生抵觸心理,認為這只是其他人對自身的可憐與憐憫,這無疑會加劇事實孤兒的自卑心理。由此可見,事實孤兒在成長過程中,內心極為脆弱和敏感,極易產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遠遠不如同齡人,很難對自身有相對準確的認知和評價,從而產生對于生活與人生態(tài)度的消極影響。
三、事實孤兒的心理幫扶對策
(一)完善事實孤兒社會救助體系
孤兒生活在失蹤家庭中而沒有政府和社會關注的事實將產生更多難以預料的問題。各國政府應進一步履行其在幫助事實孤兒方面的主要職責,將其納入國家孤兒院支持和福利系統(tǒng)。許多政府和社會援助都是從經濟和生活援助開始的,而這些都是短期的?!笆聦嵐聝骸钡木戎枰鐣峁┥詈蛯W習費用,心理問題同樣也需要社會和政府的幫助。此外,政府需要建立和改善現(xiàn)實的孤兒安全保障系統(tǒng),在加強調查的基礎上,豐富事實孤兒信息數(shù)據(jù)庫,并幫助事實孤兒解決生活和教育問題。此外,有必要逐步提供專業(yè)的心理咨詢人員,以加強事實孤兒福利機構的建設,在孩子的生活、教育和心理的各個方面提供全面的支持,并提供心理治療。社會應該真正營造一種照顧孤兒好氛圍,并為他們提供所需的幫助。專家采用心理咨詢方法,以確保事實孤兒得到有效的成長管理。
(二)充分利用學校對事實孤兒的心理支持
孤兒學習和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學校教育是唯一的教育途徑,對其心理健康的引導而言非常重要。學校應該承擔更多的教育責任,給予孤兒更多的關注,并在正確的時間提供正確的指導。學校教育應充分發(fā)揮學校、班主任和同學的作用,為家庭貧困的事實孤兒提供經濟支持,為知識匱乏的孩子提供學習支持,為事實孤兒提供情感護理。學校可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如果是與事實孤兒在一起的班級,應為其提供特殊心理咨詢,以指導他們自覺消除學業(yè)、情感、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困惑。在組織各種集體活動的過程中,為事實孤兒安排更合適的角色,使其逐漸建立信心并找到自己的價值。與事實孤兒學生交流時,教師應該耐心,了解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充分利用他們的潛力,并幫助他們制定學業(yè)目標。
(三)切實改善事實孤兒的心理成長支持機制
事實上,幫助事實孤兒的最有效方法是實施“家庭支持”系統(tǒng)。為失去監(jiān)護人的孤兒找到合適的家庭,在新的家庭中撫養(yǎng)和教育他們,為孤兒提供真正的溫馨家園。在農村地區(qū),可以充分發(fā)揮親戚、家人和鄰居的作用,創(chuàng)造一種互助的氛圍,使他們融入社會并健康成長。在更多的事實孤兒集中的地方,可以建立兒童之家,以解決學生家庭的經濟和生活困難,并增加孩子彼此交流的機會。因此,我們必須組織更多的志愿者提供成長幫扶志愿活動,并召集更多的心理學和教育專業(yè)人士來幫助解決事實孤兒的心理和教育問題,并使其健康成長。
(四)切實提高事實孤兒的心理素質
當對事實孤兒進行心理幫助時,應鼓勵孩子們意識到自己的命運主要取決于自己的努力。幫助事實孤兒建立信心,辯證地、客觀地看待他們的家庭以及他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在學校認真學習,采取主動行動,提高職業(yè)發(fā)展技能,滿足未來的社會發(fā)展需求。在人際關系方面,努力做到和同學更加親密,并且在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方面更加積極。在得到幫助時,學會誠懇的感恩,在面臨心理壓力的時候應當客觀地評估自己。
四、結語
幫扶事實孤兒是一項長久的工程,需要政府、社會乃至學校及家庭來共同參與解決,在幫扶中需要分析事實孤兒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找到具體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周鐵民,王雅娟,王江洋.基于扎根理論的孤兒學生心理韌性保護性因素分析[J].遼寧教育,2019,9(24):45-50.
[2]岳怡.情感教育在孤兒學校思想道德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77):315-316.
[3]王江洋,肖青,聶家昕,高亞華.孤兒小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積極心理教育干預[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9,17(5):634-643.
[4]徐蓉.中職學校孤兒學生安全感與社會支持的關系及干預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