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星 郭雅欣
摘 要:錢鐘書先生提出的“化境說”為重新闡釋翻譯標準提出了新的理論構建,本文結合實例闡釋了錢鐘書先生“化境論”的含義,并通過闡述錢鐘書先生對于“信”、“達”、“雅”的理解,提出了自己對于“信”、“達”、“雅”的見解。
關鍵詞:“化境論”;翻譯標準“信”、“達”、“雅”
1 引言
縱觀翻譯研究的歷史長河,不同時代的翻譯大家數(shù)不勝數(shù)。嚴復先生譯有著作《天演論》;精通中英雙語的大師林語堂寫了多本英文著作,也有多本譯作;翻譯大家林紓,雖不精通外文,但是也有自己的一套翻譯標準,其中錢鐘書先生曾經(jīng)寫過一本書—《林紓的翻譯》,在書中錢鐘書先生專門講述了自己對于翻譯的看法。本文論述了筆者對于錢鐘書先生的翻譯理論的一些見解,意在從“化境”和“信達雅”的角度闡釋翻譯標準,以期理論結合實踐得到最佳譯作。
2 “化境說”
錢鐘書先生曾經(jīng)在《林紓的翻譯》中表述過何為“化境”,他認為翻譯的最高標準就是“化”,在翻譯的過程中,文字間的相互轉化,不應因語言習慣的不同而造成譯文的生硬和牽強,而是要在譯文行云流暢、通俗易懂的前提下,保持原作的原本的風貌,這才稱得上“化境”。正如錢鐘書老先生所言,翻譯是將一國語言在保存原作風味的條件下轉變成另一國語言的過程。如此一來,譯者的主體性功能在這一過程中的發(fā)揮便是重中之重了。對此,筆者在此認為,實現(xiàn)兩種語碼的轉譯,譯者首先要本著公正客觀的態(tài)度,以錢鐘書老先生譯約翰生的名言為例。
Source Language: Life is a progress from want to want, not from enjoyment to enjoyment.
譯文:人生乃缺憾續(xù)缺憾,而非享受接享受。
對這句英文的翻譯,錢鐘書采取了直譯的方法,翻譯為“人生乃缺憾續(xù)缺憾, 而非享受接享受”。從句式結構來看,原文譯文相差無幾,句式對仗,且將原文中表達出的轉折關系盡數(shù)移植到譯文里;原文是兩個小分句組成一個句子,并且兩個分句都是系表結構,譯文中同樣以系表結構呈現(xiàn),并包含一個轉折關系;在內容上看,原文詞語簡單易懂,并且蘊含哲理,譯文同樣用詞簡樸同時又不失道理,可以說是完成了“化境”的佳作。
文化差異的存在致使跨越語言之間的鴻溝始終是一件難事,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就需要譯者能夠針對背景環(huán)境找到最恰當?shù)淖g法,創(chuàng)造出易于目的語受眾理解的譯作。在筆者看來,“化”代表了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原語言通過譯者的轉化變成目的語,在此過程中一個好的譯文不僅僅是狀態(tài)的改變,其中還融入了原作者的寫作情感、寫作目的和寫作背景等,這些元素都是需要譯者自己親身體會和理解,然后將其傳達給目的語讀者,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將這些沒有通過文字直接表達出來的內涵因素,都融化在譯者的譯文中,才能算上是錢鐘書先生所說的達到“ 最高理想”的譯文。
與之相對應的還有西方學者奈達提出的“動態(tài)對等”的觀點,在該理論中奈達提出了“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義到文體再現(xiàn)源語的信息”,這其中所說的“對等”就是錢鐘書先生“化境論”中‘化的體現(xiàn),因此可以看出,中西方對于一個標準譯文的要求是有共同之處的。
3 錢鐘書的“信”“達”“雅”
在《管錐編》中,錢鐘書先生曾對“信”、“達”、“雅 ”提出自己的見解。他指出翻譯過程中的“信”應囊括“達”、“雅”在其中,譯者按照原文意義翻譯,同時兼顧原文的風格,此謂之“信”,不“達”的譯文不能稱之為“信”。在他看來,“信”“達”“雅”是一個同步的整體,這三者中“信”包含“達”和“雅”,只有通文達意,才能做到忠實原文,忠實原作者。從這一點看來,錢鐘書先生所認為的二者關系應表述為:“信”是“達”的前提條件,以錢鐘書翻譯拜倫書信的例句為例:
Source Language: Everything is the same, but you are not here, and I still am. In separation the one who goes away suffers less than the one who stays behind.
譯文:此間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別離,去者不如留者神傷之甚。
錢老先生在處理這句的翻譯時,不僅將原文的含義表達出來,而且以文言的形式做到了譯文的“雅”,甚至比原文更妙幾分,十分優(yōu)雅的將離別之苦傾訴出來。
在筆者看來,“信”是目的,而“達”是達到目的“信”的方式或者說途徑,“雅”則像一個附屬物,可以為“信”和“達”做點綴。在錢鐘書先生對“信”“達”“雅”的闡述中,作者總結出以下觀點:“信”——準確的譯文,指的就是之前所說的譯者的身份問題,譯者要扮演一個中間人的角色,將原文作者想說的話,不摻雜任何個人感情色彩地翻譯出來,同時也要盡量表達出原文章的整體風格和原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原文是散文等文學作品,譯文就應該行文優(yōu)美、富有文采,若是說明文這類非文學作品,譯文則應該說理明確、例證有力;“達”——通順的譯文,指的就是譯文要符合目的語的語言標準,不應該帶有濃重的翻譯腔,做到行文流暢、“ 入鄉(xiāng)隨俗 ”,例如原文是小說等文學作品,語言可以優(yōu)美,也可以樸素平實,如果是議論文、科技文獻等非文學作品,就應該做到例證精確、使人信服;“雅”——優(yōu)雅的譯文,長期以來“雅”都是各譯者熱議的一個話題,譯者可以根據(jù)文體來決定是否需要“雅”,如果是非文學作品,其寫作目的是闡述一個觀點或者是向讀者介紹產品等,譯者只需在“達”的基礎上做到“信”即可,對于“雅”的要求并不高,而反之如果是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其寫作目的則是直抒作者胸臆,表達作者情感,這樣則需要譯者將原文的情感表達出來,那么則需要“雅”來體現(xiàn)出原文作者的情感和文學造詣,當然同時“信”和“達”也缺一不可。
4 總結
通過對錢鐘書先生“化境論”的分析,及其對于“信”、“達”、“雅”的理解,可以看出翻譯理論的多樣性及譯文的不同標準,而真正好的譯文就如同文中闡述的那樣,譯者的翻譯過程就好像一次旅行,目的地是“信”,旅行中路線選擇是“達”,而沿途中的風景是“雅”,我們的第一要務是到達目的地——“信”,想要可以到達目的地就需要選擇一條正確的線路——“達”,這時會有兩種可能出現(xiàn),即:如果沿途中有很吸引你的風景——“雅”,則可以錦上添花;如果沒有,那么就做到在正確的路線——“達”上一路前行到達終點“信”即可。
參考文獻
[1]陳逸.從《林紓的翻譯》看錢鐘書的翻譯主張[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148-150.
[2]顧慶達.以錢鐘書“化境”說分析《教父I》翻譯[J].現(xiàn)代交際,2017(21):44-45.
[3]聶友軍.錢鐘書的翻譯觀念與方法[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8,3(2):2-3.
[4]錢鐘書.管錐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4.
[5]錢鐘書.林紓的翻譯(七級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王婉貞.從《林紓的翻譯》看錢鐘書翻譯觀[J].安徽文學,2018,3(416)50-51.
[7]朱宏清.從《林紓的翻譯》看錢鐘書先生的翻譯觀[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