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輝
文題實錄
閱讀以下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畫面一:奪冠
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上,中國女排收獲本屆世界杯之旅的11連勝,實現(xiàn)衛(wèi)冕。郎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的畫面久久定格在我們的腦海中:“只要穿上帶有‘中國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出戰(zhàn),為國爭光是我們的義務(wù)和我們的使命,我們的目標(biāo)都是升國旗、奏國歌。”
畫面二:父愛
他專程到衡陽路為我買純絲的汗衫,說這樣才不致傷到我幼嫩的肌膚。在我四五歲的時候,突然廠家不再生產(chǎn)這種絲質(zhì)的內(nèi)衣了。當(dāng)父親看著我初次穿上棉質(zhì)的汗衫時,流露出一片心疼的目光,直問我“扎不扎”?
畫面三:風(fēng)景
幾個小女孩站在岸邊,她們正在一齊向著河口那邊伸長脖頸,瞇縫著眼,噘著芬芳的小嘴,親吻著從河面上吹來的春天的風(fēng)! ……誰能想到用心靈的吻去迎接春天?你說,還有哪個春天的畫面,比這更迷人、更詩意、更浪漫、更震撼?
這些或激動或美好或溫馨的畫面,一定會喚起你欣賞、感悟美好畫面的經(jīng)歷。一本書、一部電影、一處風(fēng)景名勝、熟悉的身影、親人的叮嚀、朋友的鼓勵……與之相關(guān)的畫面,總有一幅會觸動你的內(nèi)心,使你流連忘返。那些畫面曾經(jīng)給了你以真善美的啟迪,使你獲得心靈的慰藉。
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情感真摯,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550字。
技法點撥
奪冠的畫面令我們激動,中國女排精神之所以備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種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強敵、奮力拼搏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是我們中華民族銳意進取、昂首前進的精神動力。父愛的畫面令我們感到溫馨,父親為了不傷到孩子幼嫩的肌膚。如何寫好這篇材料作文呢?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運用細節(jié)描寫,綻放畫面之美
生活中有很多畫面,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怎樣把令你感到深刻的畫面描繪下來呢?運用細節(jié)描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細節(jié)是文學(xué)藝術(shù)的生命,抓住細節(jié)描寫,可使畫面呈現(xiàn)得更加清晰完整,并且感人。行文時,我們不妨運用細節(jié)把畫面中的人物或景物工筆細描。描寫人物時,可以對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tài)進行分層描寫;描寫景物畫面時可按照由遠及近、由上到下等寫景順序來刻畫。比如,描寫景海鵬從太空飛回出艙的畫面時,我們可以把他出艙的動作進行分解,腳是怎么從太空艙里出來的,頭和手又是怎樣出來的,身體全出來之后他又是怎樣的一個狀態(tài)。
二、融入真摯情感,詮釋畫面之意
生活中的這一幅幅畫面之所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僅是因為單純的人物美、景物美、場面美,更重要的是這些畫面背后蘊含的深意。透過畫面,我們能感受到社會的真善美。比如,我們看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的畫面,感受到的是震撼、激動、昂揚。而這畫面的背后展現(xiàn)的是中國的強大以及中華民族的自信。我們看到媽媽在廚房忙碌的畫面,那背后滲透著卻是媽媽對我們深沉的愛。寫作時,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得很細膩,很真實,詮釋出畫面背后的深刻含義,才有可能引起他人的共鳴。
佳作工坊
餡餅攤兒上
李子奕
城市一隅,有一位時常被人忘卻的阿姨,守著自己的餡餅攤兒。每當(dāng)看到她賣餡餅的畫面,我的心就不由得覺得很溫暖。
冬天來了,大家都愿待在被窩里。這不,老爸也開啟了“冬眠模式”,說:“你自己起來吧,以后我把錢放在桌子上,你自己去買點早餐?。 苯?jīng)過幾天考察,我相中了小區(qū)附近的一個小餡餅攤兒。
這小餡餅攤兒真是小得出奇,由一輛簡易三輪車改裝而成,但做出來的餡餅不小,皮薄餡大。攤主是一位阿姨,她從不多說一句話,默默地做著手中的餡餅,每次做完后都會抽出三張白紙小心翼翼地包在塑料袋外遞給顧客。為什么要包三張白紙?我心中充滿疑問。這一天,我好奇地問了問:“阿姨,您為什么要包三張白紙,而不是兩張或一張?”阿姨飛速地干著手上的活兒,淡淡地說:“剛出鍋的餅太燙了,包一層兩層沒有用,包三層紙才不會燙到手?!薄芭?!”我若有所悟地點點頭,沒想到阿姨如此細心。
阿姨做的餡餅皮薄餡大,為人誠信,最重要的是,她總能在餡餅外包三張紙以防顧客燙手,多周到呀!
生活中總有那么一群人,默默地守在自己小小的崗位上,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他們經(jīng)常被人忘卻,可沒有了他們,就仿佛船兒在航行時沒有了燈塔一般。他們是那么的重要。
三張紙早已超過了本來的厚度、本來的意義,即使在寒冬,它也像暖流將你包圍,即使在黑夜,它也給人帶來溫暖。
名師評點
賣餡餅的阿姨熱心周到,賣餡餅的畫面背后,是她顧客至上的理念??梢哉f,細節(jié)描寫的運用讓我們在極其簡短凝練的描寫中觸摸到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讓考生難以忘卻的,不僅僅是阿姨做出來的餡餅,皮薄餡大,好吃,還有一點就是替顧客排憂解難的心理。相信考生也會像這位阿姨細致耐心對待自己的工作,真誠友好對待自己的服務(wù)對象。
佳作工坊
秋之韻
李佳瑤
花已滿滿地開過,日子已薄薄地瘦過,風(fēng)已清涼地掠過。于是,來到了秋。秋是美,秋是靜,秋是韻。曾讀過羅蘭的散文《秋頌》,格外喜歡。作者筆下的秋是明朗而閑適的,是收獲而淡泊的。我想再也沒有人能將秋寫得這般有氣韻了吧。
秋是美。她帶著斑斕,濃縮著幸福,來到你身旁。正如羅蘭所作:秋是成熟的季節(jié),是收獲的季節(jié),是充實的季節(jié)。這是收獲的美,喜悅的美,幸福的美。秋,她帶著青色的果子來,哺育了果實,最后隨滿地落葉而去。她有滿樹的火紅燦爛浪漫,她有博大奉獻的胸懷。有了她對自然和萬物生長的庇護,才有了人類的生生不息。秋從不是生命的終止,而是生命的延續(xù)。所以不必認為她凄涼,她用自己的方式,裝點自然,譜寫豐收旋律,她是成熟的美。
秋是靜。諸葛亮曾在《誡子書》中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秋就是如此了。風(fēng)是靜的,不帶一絲喧囂,雨是靜的,無聲敲打人心房,月是靜的,照亮一切美好。秋天的樹葉是淡泊的,它們不論是黃的、綠的還是黃綠相間的,均無一例外到了垂暮之年,慢慢脫落。它們都飽經(jīng)了春之蓬勃與夏之繁盛,不在意別人的贊美抑或同情。秋天的候鳥是淡泊的,它們隨秋而徙,風(fēng)雨無阻,不仰羨高山,不癡醉藍天,不驚艷碧海,更不屈從狂風(fēng)暴雨。它們似乎永遠飄逸,永遠輕描淡寫,它們將自己的生命演繹得豐富多彩,美好淡泊。所以回到現(xiàn)實,審視自己。生活在時代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每天面對很多自己根本不想面對的事情,抱怨不斷甚至頹廢自棄,將自己迷失在無盡的景致中。是時候?qū)W習(xí)秋的淡泊與寧靜了,就像羅蘭所言:只愿做一個閑閑的、遠遠的、可望不可即的——秋。舍棄一些無聊與繁瑣,尋找一些寧靜與灑脫。
秋是韻。秋是有大智慧的秋。秋天是深沉內(nèi)斂的。泰戈爾有詩言: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便是秋無聲無息的歸去吧。她一生深沉內(nèi)斂,在她面前,春顯得稚嫩調(diào)皮,夏則過于聒噪繁雜,而冬又太濃重壓抑。只有秋才讓人更輕松自在,營造出一種易于思考和安靜的氛圍來。不張揚不夸張的秋難道不是一種韻味嗎?天高云淡,氣韻高潔。不為凋謝而憂傷,不為霜打而哭號,一切只道是尋常,獨立殘陽而不傷。若人生也如此,那該少多少載愁之舟呀!
秋,層林盡染,滿山紅葉的絢麗豐碩;秋,純凈恬淡,靜水無塵的寧靜舒適。秋,氣韻高潔,幽幽菊香的清新雅致。也就是秋能讓我這般搜刮腸膽地贊美了。然而,我的拙劣之筆又怎能寫盡秋的靜美,秋的淡泊,秋的氣韻……
名師評點
在考生的筆下描寫了幾幅秋的畫面:美、靜、韻。秋是美的,美在豐收,美在成熟,哺育了春華秋實;秋是靜的,秋葉的淡泊,候鳥的追求;秋有韻味,滿山紅葉,幽幽菊香。文筆優(yōu)美,一句即成一幅畫面。美麗秋景的背后,是一個不張揚、不夸張卻碩果累累的秋。小作者深挖畫面背后的含義,贊頌了秋。
小編貼士
素材卡片
-名言-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勸學(xué)》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曹劌論戰(zhàn)》
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
——李世民《經(jīng)破薛舉戰(zhàn)地》
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楚辭·九章·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