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連江黃如論中學 陳貞釵
2019 年省中考地理試題的命制落實了《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緊扣《福建省初中地理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的要求,關注初高中的銜接,加強核心素養(yǎng)下具體的關鍵能力要求;試題貼近社會生活,貼近學生實際,試題的時代氣息體現了新課程基本理念:“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和“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試題知識點由“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福建地理”四部分組成,突出考查學科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2019 年省中考地理試題結構設置比較科學,由選擇題、非選擇題兩大題型組成,不同的題型用于不同的知識內容的考查;牽涉的知識點比較廣泛,試題將學生的基礎知識、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注重挖掘地理知識與學科能力考查的功能;注重考查學生的能力有: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論證和探討事物的能力。
2019 年中考不管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大多關注我國境內中小尺度區(qū)域的實際問題,如第16~18 題青藏地區(qū),第19~21 題浙江省,第22~25 題福建省,第26 題福建省某區(qū)域,第28 題中國、第29、30題南方地區(qū);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明確到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地域特征及差異,還應該注意即使在同一個地理單元內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第18題在行程中品嘗到有特色的美食有什么,這需要學生調動儲備的知識如青藏地區(qū)的地形、氣候等農業(yè)生產的基本條件,分析適應當地生長的農作物種類,然后明白當地百姓生活的美食品種;第29 題,強調了對中國地理區(qū)域認知素養(yǎng)的考查,需要調動和運用學生已有的對我國四大工業(yè)基地的認知經驗,依托地理圖表、試題中的材料信息對問題情境進行判斷和推理,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做到學以致用、觸類旁通。
這項能力要求學生能正確表述事物的地理現象,準確描述和解釋地理事物的特征,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并做出正確的闡釋;能從地理角度對當今世界的熱點問題、學生身邊的現實問題做出正確的解釋和評價;能夠因地、因時制宜地提出科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措施。答題要求學生應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和文字組織能力,能夠簡潔明了、科學無誤地表述地理專業(yè)術語。地理中考題要求考查學生這種能力的題型是非選擇題。2019 年中考第28題第(2)小題考查③④(圖1)兩地農業(yè)類型差異大的氣候原因,針對“緯度較低、氣溫較高”,學生的描述可能會出現錯誤,有的會表達成“緯度低”“緯度很低”或者“緯度不高”等不科學的描述,這對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yǎng)產生了嚴重的不利影響。
圖1
地理試題中這項能力重在考查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學生的答題水平。學生在自身知識儲備的基礎上依據試題的地理背景材料進行判斷和推理,尋找與考題相關的知識點從而挑選出最切題的內容,借助地理專業(yè)術語以及自己的語言簡練清晰地表達切中要點的答案。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的效率不在于教師教多少,而在于學生學多少,而學生學多少取決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學習的平臺,引導學生關心生活,把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經驗結合起來,教會學生掌握地理原理規(guī)律;幫助學生對已有的知識進行梳理,注重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建構學科的知識框架或結構;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發(fā)展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空間能力是重要的地理教學目標,也是地理中考中重點考查的內容。在中考試題中地理情境的設置、認知不同地域的地理特征,都是依靠地圖表現出來的。地圖是承載地理信息的重要媒介,可以形象直觀地展現出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2019年福建省中考地理試題繼承了“無圖不成題”的地理學科特點,試題設計主要應用豐富的地理圖像作為重要載體,注重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地圖是承載地理信息的重要媒介,地理讀圖能力是考試考查的重點,在中考題目設計中,地理情境的設置、地域特點,都是依靠地圖表現出來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要對地理信息之間的聯系性實施科學分析,養(yǎng)成良好的看圖習慣,提升其識圖能力。
知識命題者不再是考查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再現能力,而是比較注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考查。因此新中考對知識的要求得到了顯著提升,學生只有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基礎上,才可以實現地理能力的發(fā)展。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強化知識結構之間的內在聯系,突出地理學科知識結構,將教材知識內化為自身能力,從不同角度對知識進行梳理,創(chuàng)建知識之間的聯系。針對基礎知識不僅要理解,還要學會遷移應用,深化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教學立足基礎主干知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積極建構知識框架,養(yǎng)成理論聯系實際、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