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璐娜
5-6歲幼兒精力旺盛,合作意識處于萌芽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邏輯性分析能力和空間方位能力逐步提升。防疫宅家期間,幼兒的運動場地受限,居家定向游戲能最大化利用運動空間,調(diào)動家長和幼兒的積極性,幫助家長高質(zhì)量陪伴幼兒,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發(fā)展。
建立線上游戲資源庫,優(yōu)質(zhì)共享
我們將設計好的居家定向游戲方案以短視頻的形式分享到大班家長微信群或QQ群,建立線上居家親子定向游戲資源庫。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經(jīng)驗,特甄選以下幾類適宜開展的居家定向游戲方案、地圖設計素材。
微視頻資源,直觀形象。將設計好的居家定向游戲,拍攝成微視頻分享給家長。家長可帶領幼兒一同觀看,直觀地了解游戲的材料、玩法等。
第一,點對點定向——積累識圖經(jīng)驗。點對點定向游戲可在幼兒剛接觸定向游戲時進行練習,通過依次到訪各個檢查點,幫助幼兒積累初步的識圖經(jīng)驗。比如游戲“我是防疫小戰(zhàn)士”中,根根能較熟練地掌握定向游戲規(guī)則,按照1-10的順序依次打卡,遇見較難的檢查點時,能通過轉(zhuǎn)圖的方法重新定位,通過觀察可將地圖上的檢查點與實景進行聯(lián)系。
第二,積分定向——判斷最佳路徑。積分定向游戲,可在幼兒熟悉玩法后,讓家長和幼兒同時進行游戲,判斷最佳路線,到訪各個檢查點,在相同時間內(nèi),獲得積分值高者為勝。
第三,任務式定向——融入趣味運動。任務式定向游戲可在點對點定向和積分定向的基礎上增加幼兒喜歡的小任務,可以是在家方便進行的運動,也可以是喜歡玩的小游戲。例如游戲“百變迷宮”中,根根和媽媽用家里的地墊和鞋盒表示點位,共同設計跳繩、S形跑、蛙跳等小任務。根根和媽媽互相為對方設置路線,兩人同時挑戰(zhàn)。
星級地圖設計,靈活選用。家長可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協(xié)助幼兒完成游戲地圖的繪制。由于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不同,資源庫中提供不同星級難度的游戲地圖,供參考選擇。一星級難度的地圖最為簡便,幼兒可在手機或平板上閱讀地圖。迷宮式地圖可根據(jù)幼兒認知能力及客廳大小進行不同宮格的設置,宮格位置可借助瓷磚、地磚的形狀。
成立專項線上交流群,實時互動
我們成立居家定向游戲?qū)m椌€上交流群,邀請中級定向培訓師加入指導,確保游戲順利開展。鼓勵和支持有興趣的幼兒和家長,參與各類公益活動。
親子互動,增進情感交流。把主動權(quán)交給幼兒和家長,添加小游戲任務,如撓癢癢、騎大馬、轉(zhuǎn)圈圈等都可加入檢查點,通過趣味互動增進親子關系。
家園互動,提升游戲質(zhì)量。幼兒園和家庭進行線上互動,給予家庭足夠的指導,發(fā)送相關鏈接。如了解定向運動的基本知識、設計定向游戲地圖等,幫助家長盡快掌握居家定向游戲的基本要素。
家家互動,促進社會交往。家庭和家庭之間不僅可以在線上進行互動分享,還可以發(fā)起挑戰(zhàn)賽,挑戰(zhàn)賽的形式可以由幼兒自行討論。如由孩子為對方設置檢查點和任務單等,提高大班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梳理角色分工,準確定位
幼兒是游戲的主人翁。家長應梳理正確的角色觀和教育觀。定向游戲能夠較好地融入幼兒各個領域的學習,如繪制地圖、畫運動任務、設計路線等,都需要家長退后,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角,充分增強幼兒在游戲中的參與度。
家長是游戲的支持者。居家定向游戲中,家長的參與會讓孩子對游戲產(chǎn)生更大的興趣。當幼兒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時,家長可以支持、引導幼兒獨立解決問題。同時,家長可以用照片或視頻記錄幼兒的成長故事。
通過線上資源庫的建立、實時線上指導,借助居家定向游戲的開展和分享交流,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游戲指導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也有助于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舟山路幼兒園)
責任編輯: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