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洞庭,千年浩蕩,在洞庭湖一側(cè),有綠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因此而得名為澧水。順?biāo)轮林邢掠?,放眼望去可見巍巍青山,蒼翠葳蕤,濯濯清流蜿蜒其間,交互潤澤,孕育了一隅小城,這便是湘北名埠——津市市。明嘉靖年間津城初出,袁中道《澧游記》一書中有明確記載,萬歷三十七年津城“已是千戶之聚”。古城韻味,人杰地靈,難得的是小城內(nèi)有皇姑山、關(guān)山、嘉山、藥山,四山遙相呼應(yīng),環(huán)繞成林,終成湖南嘉山國家森林公園之大觀也。
山不在高 ? ?有林乃秀
嘉山國家森林公園(以下稱公園)核心景區(qū)位于津市市城南,落于古大同,面皇姑山,背倚藥山,更有關(guān)山、嘉山互抵依傍,蒼翠綿延,勁風(fēng)拂處,翠綠翻浪,橫無際涯,氣象萬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自然風(fēng)光形成了城市中的天然大氧吧,是人們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古大同和皇姑山多古樟銀杏及珍稀樹種,據(jù)統(tǒng)計僅百歲之上的古樹便有730多棵,古木嫩枝,相映成輝。每到天氣和暖之時,游人大多三五邀約欣然前往,老小前呼后應(yīng),行人如織。行走在崎嶇山間小道上,你可以倚老樹而憩,亦可以信手撿拾隨風(fēng)遺落的杏葉,自然隨性,逸趣橫生。離市區(qū)稍遠(yuǎn)的藥山是翠竹的世界,若信步蒼翠竹海,你定能品味到《蘭亭序》中茂林修竹之雅趣,竹林掩映處有古剎肅立,遠(yuǎn)遠(yuǎn)望上一眼也能體味一番堂前青竹掃臺的意蘊,其中奧妙,當(dāng)謙謙君子能體悟耳。關(guān)山、嘉山,像一對戀人,兩兩相對而立,山間同是青樹翠蔓,疏條交映,深入山中便見橫柯上蔽,參差披拂,值得一提的是山中罕見的闊葉林海,每每微風(fēng)吹拂,樹木搖枝展臂,沙沙作響,這種盛情相迎的壯觀景象,醉染一方游人。
四山合則共孕公園神韻,分也可以各自為王。無論晨昏變換還是時令更替,這里的景色各有千秋,冷有長青松柏傲立山巔,暖有杜鵑灼灼綻放;晨聽百鳥嚶嚶成韻,夜聞松濤淅淅作響;如果有幸,你還可以欣喜地發(fā)現(xiàn)黑耳鳶、松雀鷹等珍稀鳥類的蹤跡,虎紋蛙、紅隼、小靈貓出沒叢林更是公園常有之景象。如此秀麗山景,實乃公園生態(tài)平衡之大幸矣。
水不在深 ? ?有源乃活
俗話說無水不成景,而公園之水自有一番風(fēng)味?;使蒙较?,有澧水綿延,從流飄蕩,登上山頂俯瞰河流,只見上下天光,兩岸幽蘭,馥郁芳香。如果是在清晨之時,更是可以看見霧靄縹緲,船舶隱約,碼頭的貨輪汽笛劃空而鳴,驚飛夾岸白鷺,偶有素衣白發(fā),或沿堤快步,或?qū)し疾葺螺绿幷虅﹀憻?而日西黃昏時,則是鱗波閃耀,漁船歸埠,優(yōu)哉游哉!在河流的北岸,有樓曰“望江”,登上樓遠(yuǎn)眺,更見茫茫潮漲潮落,若是碰上薄暮冥冥,你定會恍若身臨其境于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描述的壯景,伏樓欄而把酒言歡,心曠神怡,寵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
其實追根溯源,澧水亦是洞庭一支,洞庭北通巫峽,南極瀟湘,自古便有先賢騷客留下無數(shù)文房墨寶,澧水之源在洞庭,其壯麗,其靈秀自當(dāng)是一脈相承耳,公園之水為澧水,澧水之魂在洞庭。
地不在博 ? ?有文乃厚
南楚屈子《離騷》有言,“沅有芷兮澧有蘭”,澧水歷史源遠(yuǎn)流長,公園文化亦是熠熠生輝,有文史記載,人類先祖躬耕于虎爪山,滄海桑田變換之后仍然在虎爪山留下了寶貴的遺址,其文考價值可以比肩北京周口店遺址,位及瀟湘考古發(fā)現(xiàn)之首,其價值可見一斑。
在古大同山北麓,亦坐落有千年古剎,始建于唐咸通年間,初一十五或是新春佳節(jié),往來信男善女三跪九叩,香火興旺,朝夕不絕,寺廟之內(nèi)梵音常唱,縈繞在林間,仿佛林間鳥獸都受到了佛祖點化而變得無比圣潔;巍巍藥山中,云深不知處,古寺滄桑俯瞰世事輪回;皇姑山崖,古木參天,先有明華陽王妃厚葬于此,后有先烈彭德懷、賀龍、任弼時、肖克、王震、廖漢生駐足生輝;關(guān)山之頂,風(fēng)煙俱凈,中武當(dāng)?shù)烙^坐落于此,是以別于南北武當(dāng)而名曰“中武當(dāng)”,聞名于世;氤氳嘉山下,聽儺戲之韻,賞皮影之趣,再品一碗湖南名吃牛肉粉,其中之酣暢,悠悠然也。黃天厚土育名士風(fēng)流,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激勵著一代代莘莘學(xué)子,忠貞不渝的女中楷模孟姜女,踏遍天涯千里尋夫,感動華夏千萬人,如此種種,福潤津城,澤被后世,公園必將享譽三湘。
群山蔚然兮綠水長流,底蘊深厚兮鐘靈毓秀,湖南嘉山國家森林公園誠邀天下賓客廣聚于此,同沐自然風(fēng)光,共感先祖之恩,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