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列夫·托爾斯泰
我們的兵艦停泊在非洲的海岸邊。白天很涼快,海上吹拂著涼風(fēng),但是傍晚的時候,從撒哈拉沙漠吹來了爐火般的熱空氣,天氣突然變得熱起來。
太陽落山之前,艦長走到甲板上,大聲喊道:“游泳吧!”于是水兵們馬上跳進水里去,放下帆布兜,把它拴好,便在帆布兜的海水里練習(xí)游泳。
兵艦上還有兩個男孩子跟我們在一起。這兩個孩子是最先跳入水里去的,他們覺得帆布兜里人多擁擠,想在大海里比比游泳。
兩個孩子活像兩條蜥蜴在水里伸展四肢,拼命朝錨上邊有個小桶的地方游去。
一個孩子起先追過了他的伙伴,但是后來落后了。這孩子的父親是個老炮手,他站在甲板上很高興地看著自己心愛的兒子。當(dāng)他見到兒子開始落后的時候,就嚷著鼓勵他的兒子:“別泄氣呀!加把勁呀!”
甲板上突然有人大叫一聲:“鯊魚!”我們馬上就看到水里“海上魔王”的脊梁了。
鯊魚朝孩子們這邊游過來。
“回頭游呀!回頭游呀!游回來呀!有鯊魚哪!”炮手放開嗓子喊叫。但是孩子們沒聽見,仍舊繼續(xù)向前游,他們笑著,嚷著,比起先還要快樂,還要喧鬧。
炮手嚇得臉發(fā)白,一動也不動地瞧著兩個孩子。
水兵們放下小艇,跳了進去,劃著槳,拼命朝孩子們那邊飛也似的劃去。這時候,鯊魚離孩子們至多不過20步了,可是他們距離孩子們還遠著呢。
起先,孩子們沒聽到有人喊自己,也沒看見鯊魚。但是后來,有一個回頭看了看,馬上就聽到一聲尖叫,孩子們已經(jīng)朝不同的方向游開了。
也許是這尖叫聲提醒了炮手吧。他忽然離開了甲板,奔到大炮面前。他翻起炮架尾,彎下身,瞄準(zhǔn)了,馬上安上引火線。
我們兵艦上的人,個個都嚇呆了。
炮一響,我們就見到炮手倒在炮旁邊,雙手掩著臉。至于鯊魚和孩子們的情形怎么樣,我們沒看見,因為我們的眼睛一時給硝煙遮住了。
但是當(dāng)水上的煙消散了的時候,四面起先傳來了低微的聲音,后來這聲音愈來愈響,終于爆發(fā)成一片熱烈的歡呼聲。
年老的炮手放開了掩臉的手,站起身來,往海上望去。
死鯊魚黃色的肚皮順著浪潮飄蕩著。一會兒,小艇劃到那兩個孩子身邊,把他們帶回了兵艦。
(摘自《新語文讀本》)
小閱告訴你
這是一個扣人心弦且有驚無險的故事,炮手爸爸在面對威脅著孩子們生命的鯊魚,沒有畏懼,十分果斷地在關(guān)鍵時刻向鯊魚開炮,救了孩子們。在我們大多數(shù)人眼里,“爸爸”這一稱呼除了代表勇敢和力量,還代表了機智,這里的炮手爸爸便成了機智的化身。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在面對困難和突發(fā)狀況時,要冷靜地思考,也要善于隨機應(yīng)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