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濤
最近,全員擺攤成熱點話題。一夜之間,整個互聯(lián)網都在擺攤。從朋友圈到各大網絡平臺、街頭巷尾,討論的話題幾乎都跟 “擺攤”沾邊兒,絕跡數(shù)年,見不得陽光和城管的小攤小販終于可以不那么卑微而弱小,可以正大光明地見諸報端,總算不用和城管躲貓貓,不再玩 “貓鼠游戲”,“地攤經濟”瞬間登上了熱搜榜第一。于是乎,一場全民擺攤的浪潮正在涌起,身邊的很多人好像也都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要么想去逛、要么想去擺,總之得整出點兒什么動靜,不然好像就對不起政府這么好的政策,也好像沒緊跟好這個美好的時代。而隨著中央文明辦政策的進一步放開,不少地方、平臺也都隨風而動,相繼出臺地攤經濟幫扶計劃,不到半個月時間,地攤經濟已遍地開花,大有一哄而起之勢。地攤經濟讓越來越多的城市有了煙火氣,但這煙火氣太大也不好,需要及時澆盆冰水冷靜一下,物極必反,簡單的一哄而起,必然導致一哄而散,各個城市多年積累的精細化管理成效也可能會功虧一簣。擺地攤其實一點兒也不高大上,網傳一天一千、月入幾萬,弄得很多人想辭職去擺地攤,這不正常,更有違市場規(guī)律。地攤經濟似有變質的嫌疑。某些投機主義者“大起大哄”或“亂起哄”引大量生活無憂者入局,讓真正靠地攤生存者何以為生?擺地攤的初衷本是讓身處社會邊緣的貧苦百姓維持生計的,是窮人最后的飯碗,但現(xiàn)在不明就里地過度吹捧擺攤,還拿出商業(yè)大佬馬云和任正非說事,說二十年前,馬云從義烏批發(fā)鮮花靠擺地攤維持公司的運營;43歲時任正非靠擺攤賣火災報警器、減肥藥品湊資金成立公司,才有了今天的華為??傊?,大佬們都可以擺地攤,也都是從擺地攤一步步走過來的,今天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為什么就不可以?擺攤仿佛已成了全民可參與的重點項目,新一輪的“全民創(chuàng)業(yè)時代”正在拉開大幕。
所謂地攤經濟,其實就是很多售賣商品的小商販于街道旁或公眾場所臨時搭建的小商鋪,沒有固定門面或房屋,具備流動性。所售的商品五花八門,多為小商品、水果、速食餐飲等。具有“三低”特質、兩大特點,即:創(chuàng)業(yè)門檻低,要求學歷低,失敗風險低;兩大特點,一是即興消費,覺得好了就隨手消費,當即發(fā)生,二是價格便宜,基本上都是低端產品。因此,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真正的富民之本,是就業(yè)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是中國的生機,幾乎人人可以嘗試。地攤是一種閑散文化,疫情之后,用這種最古老的方式去激活市場,不僅可以帶動就業(yè),刺激經濟發(fā)展,還能給城市帶來更多的煙火氣和活力。小攤點背后是大民生,帶動的流動性非正式就業(yè)數(shù)字背后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和家庭,承載的是這一個個弱勢家庭的希望。小經濟,大作為,允許他們擺攤,不僅可以讓他們有收入,也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一舉幾得,何樂而不為?一個沒有地攤的城市,無論外在形象多么靚麗,也不會有真正的活力。但放開地攤經濟并不等于放開責任。地攤經濟在發(fā)展過程中難免會引發(fā)一些城市管理難題,如食材是否衛(wèi)生?商品質量是否有保障?地攤流動性大,如果出現(xiàn)問題,是否會影響追責?放開擺地攤,對實體店是利還是弊?地攤經濟,究竟該不該長期合法化?還是說只是疫情期間的臨時舉措?還有交通阻塞、噪音擾民、環(huán)境污染、社會治安和管理費等問題,都需要一一作出有力回應和及時安排,這無疑更考驗城市管理者的水平、能力和智慧。
第一,更深層次理解地攤經濟,政策的“好經”一定“念好”。疫情過后,民生為要。習近平總書記一直說“人民至上”,從允許擺地攤這件事上,說明國家的政策越來越有溫度,一切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fā)點做在了實處,以民為本,更考慮老百姓的利益,更接地氣。李克強總理說:“回想改革開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就一個‘大碗茶解決了多少人的就業(yè)。”“放開地攤經濟,給底層人民一點溫暖?!边@些話同樣樸實而暖心,政府果敢地恢復地攤經濟,這或許是2020年最溫情的一項政令。這項順民意接地氣的善政,是擴大內需,實現(xiàn)“六穩(wěn)”“六保”的根本舉措,更是一種自信大膽的擔當!地攤經濟合法化是最大的民生。允許擺地攤,關乎的是底層人民的生活,既解決了底層群眾的就業(yè)問題,也解決了他們因為消費能力低得不到服務的問題。地攤經濟盡管是疫情之后的無奈之舉、權宜之計,但也并非完全就是擺地攤,地攤是一個符號,釋放地攤經濟,也就意味著更大程度的開放和更深層次的思想解放,無論開放還是放開,都傳遞了一個最鮮明的立場: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說明國家的治理能力在提升,政府的職能在轉化,向著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方向提升,向著如何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轉化。
第二,管理好地攤經濟需要下真功夫,“柔性執(zhí)法”不是“放任不管”。路邊小攤是城市的靈魂,要想讓地攤經濟真正火下去,管理必不可少。上千萬擺攤大軍不可避免地給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驗。放開地攤,城管的任務其實并沒有減輕反而更重。怎樣規(guī)范地攤經濟?怎樣讓地攤經濟成為城市點綴而不是亂象?怎樣在“抓”和“放”之間尋找最合適的平衡點?怎樣善意引導、優(yōu)質服務、科學規(guī)劃?怎樣在允許擺攤的前提下,不阻塞交通、不污染環(huán)境、不產生糾紛、不破壞秩序?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責任心。梁思成先生曾說過,城市是一門科學,它像人體一樣有經絡、脈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學對待它,它會生病的。因此,城市治理也如同烹小鮮,必須精準施策,用心用情,下真功夫、繡花功夫。發(fā)展地攤經濟本來就是個麻煩事,要不怕麻煩,尤其要轉變觀念,把過往的管理思維轉變?yōu)榉账季S,市場在哪里,服務就要在哪里,監(jiān)管就要在哪里。千萬不要再用“堵”和“一刀切”的辦法。目前,包括成都、許昌、杭州、鄭州等在內的多個城市已探索出引導和規(guī)范商戶室外經營的有效舉措,尤其是作為允許流動商販臨時占道經營這項政策“發(fā)源地”的成都,再次出臺城市管理“五允許一堅持” 升級版“八項機制”等,要及時進行總結和提升,要結合本地實際,進行有序引導,通過劃區(qū)域、限定時間、規(guī)范攤位流動范圍、規(guī)范經營范圍、增設“流通營業(yè)執(zhí)照”等辦法,加強衛(wèi)生監(jiān)管,防止欺詐行為的發(fā)生。要把該放開的都放開,該管好的都管好,讓城市治理的精細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第三,全力打造地攤經濟“升級版”和“夜市2.0版”, 讓各種地攤模式形成城市新的文化景觀。過去一說到地攤經濟,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臟、亂、差”,影響交通出行,擺攤者素質低下,地攤貨就是假貨、劣質貨等。因此,在城市“創(chuàng)城”“創(chuàng)衛(wèi)”過程中大多數(shù)城市取締了馬路市場和臨時占道經營,城市干凈整潔了,但煙火氣沒了?,F(xiàn)在重新放開地攤經濟絕不是要回到過去“臟、亂、差”的1.0版本,而是有序、有質的2.0版,攤位要“小而精”,有特點、特色,一定要實行“三包”,包整齊,包衛(wèi)生,包文明,尤其不能加大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工作量,嚴禁影響交通,禁止噪音擾民,禁止煙氣、油污、固體垃圾污染環(huán)境,確保食品安全衛(wèi)生,杜絕假冒偽劣,確保治安秩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煙火氣與文明風同步,才能真正從“貓鼠困境”中走出,才能避免“一放就亂” 和寬嚴失據(jù),才能真正做到讓民眾得實惠、個體贏商機、經濟促發(fā)展、民生有保障,才能讓地攤經濟走得更遠。
第四,應該將擺攤設點長期合法化,而不是僅僅作為疫情特殊時期的一個臨時性舉措。擺地攤,將地攤經濟長期合法化就是一個有效的、大膽的嘗試和創(chuàng)新,突破了城市管理者的固有思維,應該大力提倡,絕不能再因長官意志而隨意改變,尤其不能再出現(xiàn)西安城市執(zhí)法部門要求的所有店鋪門頭一夜間換成黑白“墓地”風格的招牌事件,這無疑暴露出個別管理者的僵化思維以及基本傳統(tǒng)文化的缺失,還有權力的“任性”。這次疫情之下允許臨時占道經營,是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下作出的政策轉變,既體現(xiàn)了城市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又體現(xiàn)了政策的包容性和溫度,使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更加以人為本、為民利民惠民。文明城市不等于拒絕馬路攤點,這不是單向的施惠,只要合理引導、因地制宜,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就能找到更多更好的地攤經濟“打開方式”。因此,擺攤設點與城市文明之間根本就不沖突,關鍵在疏導與管理。擺攤設點是一場牽涉到數(shù)百萬城市邊緣群體生計的變革,絕不能再因一紙文件或某地某個領導的因噎廢食,圖省事兒就對地攤再掀攤子、驅趕,一攆了之,要設身處地進一步考慮底層民眾生活所需,應該永遠開禁,而非今年一年不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