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岷陽鎮(zhèn)第一中心小學 馬滿全
要想將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有效引導是必不可少的。對小學生來說,小學語文的教學語言所帶來的影響非常大。因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以小學生的年齡特性、學習情況等為依據(jù),通過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的充分發(fā)揮,實現(xiàn)對學生良好的語言教學。
科學的傳播知識就是教育教學的本質。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就要將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作為教學宗旨,并在將詞語的含義、語體和感情色彩等語言元素正確掌握好后,通過對合乎科學情意細膩準確的傳達,將語言知識為學生更加深刻、準確地分析和講授出來,以此來實現(xiàn)對學生語文知識的有力擴充。就比如說,教師在對《落花生》這一文進行講解時,首先就需要知道,“落花生”并不是望文生義的“種花生”的意思,而是花生的別名。再比如,在理解“對于這位同學的解釋,有人堅決不同意,而我認為是對的”這句話時,有兩種不同的解釋。第一種解釋就是,我認為“對于這位同學的解釋”是正確的;第二種解釋就是,我認為“有人堅決不同意”是對的。在這樣兩種解釋當中,如果教師不清楚表達語言的意思,那么也就很難讓學生理解這句話。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表達出語意,沒有歧義的語言,以此加強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另外,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還需要在把教學重點抓起來的情況下,將其中的精華凸顯出來。
首先,教師在日??谡Z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熟悉的方式為基礎,將口語教學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貼近來。其次、教師需要利用生動形象的表達形式,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口語教學,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從而實現(xiàn)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充分掌握。比如,小學生都比較喜歡想象,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簡單化和淺顯化語法,并在有趣的語言表達中,有意識地拓展學生的抽象思維,促進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而面對一些有基礎的高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因而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利用更加嚴謹?shù)目谡Z表達,來對高年級學生進行口語教學。例如教師在對《望廬山瀑布》這一首詩進行教學時,就可以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有見過瀑布嗎?瀑布是什么樣子的呢?為什么瀑布明明是水,卻被叫作‘布’呢?”當學生深思并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之后,教師又可以詢問學生:“全詩當中,都有寫到哪些景物呢?其中的‘紫煙’是真的煙嗎?詩中第二句‘遙看瀑布掛前川’是什么意思?說明了瀑布像什么?詩中有哪些字詞表明了瀑布極快的流動速度?”這個時候學生會陷入沉思當中,此時、教師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將“從高處山峰傾瀉而下的瀑布”情境創(chuàng)設出來。然后在情境學習當中,引導學生對整篇課文的意思進行思考和分析。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把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激發(fā)出來,還能夠加強學生對課文中字詞的理解,從而在強化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時,實現(xiàn)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生動性意思就是說,教師在教學中的語言必須形象生動而有活力。李燕杰曾經說過:“應該細致的刻畫出最為典范的人物,有聲有色地講解出最為動人地事例和最為吸引人的情節(jié),使聽眾能夠在聽之如見其人時,能夠如聞其聲,如臨其境?!逼鋵嵱纱司涂芍?,形象生動的語言能夠具體化、風趣化和淺顯化那些抽象和深奧的知識。因此為了能夠使小學語文教學與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教材內容相符合,教師應該利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來進行教學。還有,正所謂生動形象的作品在小學教材中比比皆是,而為了讓學生對教材當中的意境形象等進行實際體驗,教師就需要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加強學生對作品當中道理的領悟,從而促進學生形象思維的形成。譬如,教師在教學《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時,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對詩中的意思進行講解,雖然的確能夠讓學生掌握到詩的意思,但是卻無法讓學生對其中的意境和內涵進行理解。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chuàng)設出“初春時節(jié)的情境,在爛漫桃花的竹林中,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河面上有幾只鴨子在戲水?河灘上,已經長滿了蔞蒿,蘆筍也開始慢慢抽芽。此時河豚竟從大海逆流而上回游到了小河里”。學生在這樣生動形象的描述當中,不僅能夠對詩中的意思進行理解和掌握,還能夠將學生的思維調動出來的情況下,促進學生對“仲春景色”展開意境體會,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領悟能力,達到學生思維情感的有效提升。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語言特點,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其次教師應該結合起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并在利用教學語言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對教學語言進行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在將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體現(xiàn)出來的情況下,展現(xiàn)出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也才能在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斷地提升起來的前提下,實現(xiàn)對學生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內涵的培養(yǎng),從而達到對學生素質修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