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時期,有一個名叫戴淵的人,年輕時游手好閑,不愛學習,還經(jīng)常帶領(lǐng)一伙小混混打架鬧事,騷擾鄰里百姓,是出了名的無賴,氣得他父親將他趕出家門。沒有人管束,戴淵更加無法無天了。他糾集了一群和他一樣的無賴少年,在長江、淮河一帶以襲擊、搶劫商人和旅客的財物為業(yè)。
陸機乃東吳名相陸遜之后,是當世名士,在司馬氏政權(quán)中擔任要職。有一次,陸機回老家度假后坐船返回都城洛陽,因其隨身帶的行李較多也值錢,就被強盜戴淵盯上了。戴淵遙坐在岸邊的馬扎上,指揮手下人去陸機的船上實施搶劫。雖然是指揮搶劫這類違法犯罪、不登大雅之堂的齷齪事,但戴淵安排得頭頭是道。其氣定神閑之態(tài)根本讓人想不到這是個搶劫犯頭目,倒更像是位名士在河邊陶冶情操。
陸機在船艙里將戴淵所為看得一清二楚,就遠遠地對戴淵說:“我看你指揮手下,神情如同指揮作戰(zhàn)的將軍一樣。你既然有這么大的才能,為什么不做點有益于國家的事,而去干偷雞摸狗、見不得人的事呢?”
聽了陸機的勸導,戴淵覺得很感動,從沒有人這樣友善地關(guān)心過他,于是他連忙扔掉手中的武器,對陸機下拜,懇求拜陸機為師。從此,戴淵真心誠意地隨陸機讀書學習,十分勤奮,進步很快,成了一個為人正派、言談舉止嚴肅認真的人。陸機和他結(jié)為好友,并推薦他到軍隊任職。后來戴淵指揮軍隊打了許多勝仗,成為深受官兵愛戴的大將軍。
【拓展延伸】
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實踐仁德,全憑自己,難道還憑別人嗎?可見,在孔子看來,雖然外在的環(huán)境對人有很大影響,但我們自己的意志是最重要的。這里充分表達了孔子對人自由意志的肯定。
戴淵從一個劣跡斑斑的汪洋大盜變?yōu)槿艘娙速澋拇髮④?,除了陸機的勸誡外,更主要的是因為他自愿改正錯誤,真心學習向善。正是這種向善的意愿勝過了他所處環(huán)境的影響,使他改變了不好的行為習性,最終完成了從大盜到大將軍的轉(zhuǎn)變。這正應了孔子的那句話:“我欲仁,斯仁至矣?!?/p>
其實,樹立德行并不難,只要我們愿意做,就能夠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