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丹宜 范丹娜 陳潔瓊 秦鴻濱
摘要:刷牙習慣不當,了解牙膏牙刷知識甚少,飲食生活習慣不良,家庭和個人護牙意識差,多數高校無護牙健康課程,是大學生牙疾產生的主要原因。要預治牙疾,大學生要養(yǎng)成健康的刷牙護牙習慣,科學的飲食生活習慣,高校也要營造愛牙護齒氛圍。
關鍵詞:大學生;牙疾;成因;防治
牙齒的好壞,會影響身體健康,對個人的吐字發(fā)音和面容美觀也有影響。如今,健康的牙齒,會增加顏值,提高個人的自信心,便于去企業(yè)形象要求高的單位求職。在“顏值至上”時代,牙齒健康問題不容忽視,但仍有不少大學生不重視它,因而患有牙菌斑、牙結石、齲齒、牙齦出血、牙齒過敏和口臭等口腔疾病。
一、大學生當前牙疾問題的主要成因
(一)刷牙習慣不當,了解牙膏牙刷知識甚少
1.沒養(yǎng)成早晚刷牙習慣。一些大學生要么早上起床太晚來不及刷牙,要么晚上睡前忘記刷牙,要么因為懶惰每天早晚會少刷1次牙。
2.刷牙方法不正確。天天都刷牙,但很多大學生不知刷牙的正確方法,刷牙時都是隨便刷刷就完事,導致牙齒沒刷干凈。
3.使用牙膏功能類型單一。不同的功能型牙膏,針對的是不同的牙齒疾病,因而含有不同的材料和藥物成分。若長時間使用同一種牙膏,會造成一些口腔細菌無法清除干凈,就容易引發(fā)牙疾。
4.不會選好牙刷。好牙刷的特點是:刷頭比較小,刷毛比較細軟,刷毛質量好。但許多大學生沒意識到選用好牙刷,對牙齒健康更加有利的問題。
5.不知道定期更換牙刷,也無牙刷保養(yǎng)意識。牙刷用久了,刷毛縫隙里會產生細菌,刷毛也會卷翹變形,刷牙效率會降低,因此,一般最好是3個月左右就要更換牙刷。此外,每次刷牙后,要把牙刷刷頭朝上放置在通風干燥地方,避免刷頭上細菌繁殖。然而,多數大學生都不注意與牙刷相關的這些細節(jié)問題。
(二)部分大學生有不良飲食生活習慣
1.忽略漱口細節(jié)。餐飲之后不及時漱口,口腔內殘渣易滋生大量細菌,嚴重時會引發(fā)牙齦發(fā)炎和蛀牙。
2.挑食。挑食會造成維生素C、維生素D以及鈣和磷的缺乏,導致營養(yǎng)不良,從而引發(fā)牙齒等口腔疾病。
3.愛喝含糖飲料。常喝奶茶和碳酸飲料等含糖飲料,既容易造成牙齒被侵蝕,也增加體內鈣的流失。
4.吸煙。吸煙會導致牙齒變黃,既影響美觀造成口臭,又會引發(fā)牙齦炎和牙齦萎縮。
(三)多數大學生護理牙齒健康的意識差
1.缺乏自覺主動到醫(yī)院檢查牙齒的意識。大學生在中小學時期,接觸牙齒健康的知識少,對牙齒健康重視程度低,長大后自己到醫(yī)院去檢查牙齒的主動性也差。
2.不洗牙補牙矯牙。多數大學生對牙垢、牙菌斑和牙結石都沒有關注甚至不了解,更沒有意識到它們在口腔中長期堆積會導致各種口腔疾病,而要去將它們清洗掉。有的大學生,即使牙齒不齊,缺牙,牙頸部有齲洞,也沒有及時去矯正或修補牙齒。
(四)多數大學生家庭護牙意識薄弱
多數大學生家庭口腔保健知識缺乏,沒有形成良好的口腔保健習慣。因家長沒能很好地發(fā)揮在牙齒健康方面對子女的引導作用,造成大學生護齒防病意識比較差,日常也不注意自己口腔衛(wèi)生習慣和牙齒健康問題。
(五)多數高校無口腔護理課,缺專業(yè)牙醫(yī)
目前,多數高校對大學生口腔健康和牙齒護理的重視程度不高,沒有積極地宣傳有關牙齒健康的知識,也沒有開設口腔健康護理的公選課和愛牙護齒講座,導致在校大學生了解到的護牙知識太少,愛牙護齒意識差。此外,因高校醫(yī)院大多是全科醫(yī)生,醫(yī)療設備也不全,使一些有牙齒疾病的同學在校投醫(yī)無門,加上對校外醫(yī)院不了解或缺乏治牙經驗,除非嚴重,他們常不去治療牙病。
除以上五方面因素外,因經濟拮據,牙齒不適卻久拖未治,也是部分大學生牙疾產生的原因之一。
二、防治當前大學生牙疾的主要策略
(一)大學生要養(yǎng)成健康的刷牙護牙習慣
1.牙具準備方面。在牙刷的選擇上,要選擇刷毛面積小和刷毛質地軟一些的牙刷。在牙膏的選擇上,建議不要買大號的牙膏,最好買容量可以在1-2個月能用完的牙膏。購買牙膏時,可考慮平時交替用含氟與不含氟兩種類型的牙膏,而且在購買時,要選擇摩擦劑顆粒小的牙膏。因為顆粒越小的牙膏在刷牙時,對牙齒表面損傷越輕。另外,刷牙用的漱口杯要定期進行清洗;牙刷要3個月左右換一次;每天最好用兩種功能不同的牙膏交替著刷牙。
2.刷牙過程方面。正確的刷牙方法是每次只刷幾顆牙齒,刷上牙時從上往下刷,反之,刷下牙時從下往上刷。刷牙時,切記不要大力橫掃牙齒,以免損傷牙齦,而是要輕微用力,讓刷毛的一部分進入牙齒的縫隙,并在同一個地方來回輕刷幾次。刷牙的合理時間,是吃完飯后,先漱口,等三五分鐘后再刷牙。刷牙時要慢慢來,不能太快,刷牙時間三分鐘為宜。每天刷牙次數一般三次為最佳,即早、中、晚,各一次。若繁忙時,記得早晚刷兩次牙即可。
3.牙齒護理方面。每年去醫(yī)院洗1次牙,并檢查牙齒的健康,對檢查結果要及時處理。若發(fā)現牙齒有輕微蛀牙現象時,不要忽視,而是要盡快治療,避免蛀牙程度加深。若是女生,不要月經期間去治牙,以避免“并發(fā)癥”隱患。
(二)大學生要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
1.少吃少喝傷牙腐牙污牙的食物和飲料。少食含糖量高的甜制品,少喝奶茶、果汁和碳酸飲料,限制強酸性食物消費,多吃纖維豐富的蔬菜,以避免牙齒被腐蝕或被色素污染現象發(fā)生。
2.餐飲后要及時漱口刷牙。為防止蛀牙和牙菌斑,一定要記得在吃完零食和正餐后或喝了傷牙腐牙飲料后,用清水及時多漱幾次口。然后,要及時刷牙,就可有效防止細菌滋長,也避免口腔異味。
3.注意給牙齒補充營養(yǎng)以保持牙齒堅固。牙齒營養(yǎng)的補充,只需做到每天飲食均衡,適量選擇吃含鈣質、磷質和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與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即可。此外,盡量不要飲酒,喝濃茶和甜度高的飲料,以避免體內鈣等元素流失傷牙。
4.避免咀嚼堅硬食物。牙齒雖然堅固,但也會受傷。若常吃很硬的食物,容易導致牙齒損毀。日常可咀嚼不太堅硬、韌性適當和纖維含量高的蔬菜與食物,以保護牙齒防止損傷。
5.不吸煙或少吸煙。吸煙有害牙齒健康,想要擁有一口大白牙就要少抽煙,甚至要戒煙。有煙癮者需要知道:不管什么牌子的香煙,都對牙齒和身體有害,不存在名貴香煙就安全這一說法。
6.用牙線代替牙簽。飯后用牙簽清潔食物殘渣,牙縫會越變越大。大學生要改變用牙簽的習慣,選擇用直徑小的牙線,清理口腔內牙縫中的食物殘渣。
(三)高校要營造愛牙護齒的環(huán)境
1.開設牙齒健康護理公選課。各高??煞e極主動開設有關口腔健康的公選課,鼓勵大學生積極選修此類課程,以增加他們的護牙意識。
2.邀請專家舉辦護牙健齒講座。各高校可邀請當地牙科類相關精英進校舉辦愛牙實用知識講座,以提高大學生對牙齒健康的關注力度。
3.圖書館要有牙齒護理書籍。各高??少徺I與牙齒健康有關的報刊和書籍置于圖書館,以吸引大學生閱讀,并提高他們的口腔健康意識。
4.在校園內張貼護牙海報。高??刹粫r在校園公告欄里,張貼有關愛牙護齒海報供學生瀏覽,以提醒大學生注意牙齒健康,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
5.定期在校內提供治牙機會。有條件的高校醫(yī)院診所可外聘專業(yè)的牙科醫(yī)生進校,定期以優(yōu)惠的價格為大學生進行牙齒護理和治療,也節(jié)約他們外出治牙的時間和經濟成本。
三、結語
國家衛(wèi)健委《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目標,是把“成人每天2次刷牙率從2016年的36.1%,上升到2020年的40%,到2025年達到45%”。然而,目前,國內許多地方的民眾還錯誤地認為“牙病不算病”,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除要有愛牙護牙意識外,更應積極地做愛牙護齒新生活的示范者、傳播者和倡導者,以提高全民牙齒健康的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源.大學生口腔健康現狀、知識及行為的調查研究[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8(3):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