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能源汽車安全用電與防護》是汽車類專業(yè)必修課程,本文介紹了此課程的立體化學習體系的任務書、學習手冊等資源的建設,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課程學習體系,讓學生能主動學習的同時也樂于學習。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安全用電與防護? 課程? 立體化? 構建
【基金項目】本文為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xié)會課題成果,課題編號為:XJKX18A127。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5-0115-02
在“互聯(lián)網+”時代,網速越來越快,而智能產品也越來越多,為微課的發(fā)展提供了硬件條件,為適應時代發(fā)展,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建設。所以符合移動化、碎片化學習的信息化教學越來越受到了老師和學生們的青睞,吸引了大批教育工作者投身到信息化教學的實踐中。而高質量教學設計,可以吸引學生的專注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主動學習。結合多年的《新能源汽車安全用電與防護》課程教學經驗,對課程教學設計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隨著新能源汽車不斷普及,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在不斷的增加,所以新能源汽車的售后維護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對新能源汽車的維護人員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因此《新能源汽車安全用電與防護》是汽車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必修專業(yè)基礎課。此課的學習效果直接影響新能源汽車維修工作崗位的安全問題。但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存在以下弊端:一是新能源汽車驅動電壓很高,驅動電機是交流電機,操作時具備危險性;二是課程中救火與施救工作等知識點不便于現(xiàn)場操作;三是《新能源汽車安全用電與防護》中涉及的有些部件昂貴實驗中又難免會損壞。因此《新能源汽車安全用電與防護》相關的微課教學資源成為此教學內容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新能源汽車安全用電與防護》教學分成四部分:人身防觸電與緊急救護、車間設備安全用電與防護、維修工具與設備安全使用、車輛安全操作與防護。根據(jù)內容的內部邏輯關系又序化為十個任務,如圖1所示。
根據(jù)教學目標要求設計學生的任務書,在學習任務書中包括學生小組的基本填寫信息,告訴學生所要完成的任務描述,學生所要掌握的專業(yè)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學習目標。并給予學生相應的學習引導,重點難點的提示及相應地完成一些預習練習題。最終要求學生總結一些個人或小組的完成心得等?!缎履茉雌嚢踩秒娕c防護》課程學習任務書模板如圖2所示。
有了學習任務書就要有針對性的開發(fā)學習手冊。在學習手冊中要將任務書的任務細化具體,并進行相關分析。給出學習目標,突出重點難點。然后將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詳細地展示給學生,并對一些重要內容給出相關參考知識鏈接方便學生查看。有相應的動畫視頻附上二維碼。學習手冊充分利用立體化教學資源。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知,學習知識點。在學習手冊中還要給出學生學習的過程序化指導。并說明學習哪一步可以參考哪些資源,最終完成的效果?!缎履茉雌嚢踩秒娕c防護》課程學習手冊模板如圖3所示。
有了任務書與學習手冊后就要進行教學顆?;Y源開發(fā),包括知識點的講解視頻、教學操作視頻、動畫、圖片等。
顆?;Y源開發(fā)完成后就可以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中要根據(jù)學情與實際條件進行資料優(yōu)化組合,并將上課的方法、流程詳細的記錄下來,不但能自己按照教學設計完成一堂優(yōu)秀的課,同樣其他老師按照教學設計也能完成一堂優(yōu)秀的課?!缎履茉雌嚢踩秒娕c防護》課程教學設計模板如圖4所示。
教學設計完成再根據(jù)教學流程制作相應的教學課件,教學課件主要是要體現(xiàn)教學的重點難點及整個教學過程,形式多樣化。
習題庫的開發(fā)對于學生鞏固知識是必不可少的,練習題目不但要覆蓋全知識點,而且還要突出重點難點。練習題目要多樣化。
最后考核評價包括兩部分:網絡學習情況考核與實際操作考核。網絡學習情況系統(tǒng)會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給出評定成績,實際操作考核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操作過程中學習表現(xiàn)在任務工單上給出評定成績。學生的最終成績就按所有成績的綜合得分而定。
根據(jù)以上的教學資源開發(fā),結合學生的線上線下教學情況,充分地利用學生的學習時間,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的效果也得到了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小兵.《新能源汽車安全用電與防護》教學資源的開發(fā)研究[J].科技風,2019(35):52.
[2]劉小兵.“新能源汽車安全用電與防護”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民營科技,2017(12):50.
[3]王鋅桐,王曉波.“安全用電”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04):23.
作者簡介:
劉小兵(1981.1-),男,湖南攸縣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汽車智能與汽車電子方面的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