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立煥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fā)展,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也在快速提升,所以對于食品衛(wèi)生與食品安全方面越來越重視。隨著需求的改變,對綠色食品的關注度也在增加,這也讓綠色食品在當今社會得到較快發(fā)展。以天然、無農藥無污染等為生產標準的綠色食品已經獲得大眾認可。綠色水稻也是本著健康無農藥、無公害的標準進行生產工作,綠色水稻也在慢慢成為水稻種植的發(fā)展趨勢。本文對綠色水稻如何科學施肥進行簡單說明,并詳細闡述了綠色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技術工作。
關鍵詞:綠色水稻;施肥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也在快步提升,對于食品要求標準也在提高。在要求食品味道的基礎上又要求食物健康,種植生產中要求無污染無公害。這也是綠色食品一經出現就受到大眾認可的原因。綠色食品已經在快速占領市場,綠色食品、綠色生產種植也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趨勢。水稻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進行綠色水稻種植又不減少水稻的產量,就需要對水稻進行科學施肥,對水稻常見病蟲害如稻瘟病、水稻立枯病、水稻三化螟等進行科學防治,利用生物防治技術,減少綠色水稻種植中病蟲害對水稻的影響,保證水稻綠色健康的同時保證產量。
一、綠色水稻的科學施肥
(一)化學肥料與有機肥相結合
我國在傳統(tǒng)農作物種植中,都會直接選用化肥作為主要肥料?;视址Q無機肥料,里面有農作物所需要的營養(yǎng)元素,它的主要特點是養(yǎng)分含量高,肥效發(fā)揮快,可以促進農作物快速生長。但化肥中以氮肥為主,長期使用會讓土壤營養(yǎng)失衡,對土地造成污染,破壞原有土壤的環(huán)境。而有機肥可以促進土壤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生活活性,增加土壤有機物質,是綠色食品種植中主要吸收養(yǎng)分。有機肥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很少,肥效發(fā)揮效果慢,但能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yǎng),不會對原有土壤造成破壞。所以在綠色水稻生產過程中應該將化肥肥料與有機肥搭配使用,將兩種肥料的優(yōu)點最大化發(fā)揮出來,既能促進作物生長又能改善土壤環(huán)境。
(二)綠色水稻的科學施肥技術
綠色食品的生產與種植都有較高標準,綠色水稻也一樣,對如何施肥有嚴格要求。在水稻培育過程中不能隨意施肥,不適當時間不適當分量的施肥都會對水稻造成危害。水稻在不同生長時間對于肥料的需求是不同的。如返青肥,返青肥是在水稻插秧7天左右使用的,主要作用是快速恢復根系在插秧過程中造成的損傷,并加速返青。肥料不能多次使用也不能過量使用。一般情況下,綠色水稻在初期培育中就要進行施肥,并在肥料中適當加入硫酸鋅,增加水稻抗逆性與水稻結穗數量。綠色水稻進入分葉后期為增強綠色水稻的抗倒伏性就必須停止氮肥的使用。分蘗肥是在綠色水稻返青10天左右開始使用,可以有效增加水稻結穗數量。通常氮肥1公頃施用58.3kg左右,可以根據水稻苗情況選擇搭配硫酸鋅,一般1公頃使用25kg左右。
二、綠色水稻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一)水稻常見病蟲害防治
稻瘟病防治。稻瘟病是綠色水稻生產中一種常見病危害極大,會導致水稻不斷減產,甚至產量為零。對稻瘟病防治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選用抗病品種的水稻進行種植,從根本上降低稻瘟病發(fā)生的可能。在施肥過程中選擇可以增加水稻抗病性的肥料,如磷肥。對水稻秧苗進行科學澆灌,選擇適當時間,適當水量,避免稻田長期處于過多水量狀態(tài),有效降低水稻秧苗患病的幾率。施肥時將有機肥與化肥進行科學合理搭配,為土壤提供養(yǎng)分,增強水稻抗病力。在水稻生長過程要注意及時清理稻田產生的雜草與不健康的稻苗,將菌源扼殺在萌芽中。第二種方法是進行藥劑防治。對于已經發(fā)現稻瘟病的稻田要進行藥劑防治,徹底消除稻瘟病,防止稻瘟病以真菌感染的方式傳染給其他健康秧苗,造成更大損失。根據稻瘟病情況進行藥劑藥量選擇,通常情況下,在稻瘟病發(fā)病初期,1公頃稻田可以選擇濃度在1/5左右的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700~1000g,或是濃度在1%左右的春雷霉素液體85~95mL,加水后均勻噴灑在秧苗上。
水稻紋枯病防治。水稻紋枯病是水稻常見病害,這種病害會直接導致水稻產量下降。選擇抗病性強的水稻品種進行培育,可以減少水稻紋枯病發(fā)生的可能性。在日常對綠色水稻培育過程中要及時施肥,增加水稻生長中的養(yǎng)分供應,增加水稻抗病性。紋枯病主要癥狀是水稻葉面產業(yè)淡褐色斑點,對已經產生紋枯病的作物可以選擇井岡霉素進行葉面噴灑。
水稻惡苗病防治。水稻惡苗病主要發(fā)病原因是種子帶菌。對這種常見病防治只需對種子進行消毒或選用無病種子就可以有效預防。
(二)水稻常見蟲害的防治
稻飛虱防治。稻飛虱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白背飛虱,出現在早稻前期,這種白背飛虱的危害最大。另一種是褐飛虱,主要出現在中晚稻。稻飛虱以吸食植株汁液為生,一旦水稻植株中汁液被吸食,水稻株苗會變黃,無法結穗,嚴重時會導致整株稻苗發(fā)黑并產生紋枯病。當稻飛虱數量超過40只就要噴灑藥劑進行控制。在水稻抽穗期每公頃稻田選用1/4濃度的呲蟲辛琉磷乳油850~950g進行噴灑,在結穗后期每公頃稻田選擇使用1/4濃度的甲萘威可濕性粉劑1900~2500g,兌水550kg進行均勻噴灑。
稻苞蟲防治。稻苞蟲是主要以吃稻苗葉片為生,危害極大,會造成綠葉面積不斷減少,導致水稻減產。當稻苞蟲成災時甚至會吃光整個稻田的稻葉。稻苞蟲在幼蟲初期,可以采用拍、捏等基礎的人工除蟲的方法消滅稻苞蟲。大稻苞蟲數量較多時,就需要采取滅殺范圍比較大的藥物方法進行全面防治,比如每公頃稻田可以使用45%左右的辛硫磷1000g兌水500~600升進行噴灑。
(三)水稻常見雜草的防治
對雜草較少的稻田,最優(yōu)辦法是通過人工進行除草。有效除草的同時又不會對水稻產生不良影響。雜草比較多的稻田,可以利用無害藥劑與人工搭配,除去雜草。對稻田中生長的雜草要及時清除,不能任由其生產,雜草生長可能攜帶病菌引起水稻發(fā)病。雜草生長過程也會與水稻爭奪土壤養(yǎng)分與生存空間。及時清除雜草可以減少對水稻的危害。
三、結束語
水稻是我國人們主要糧食作物。人們對食品安全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綠色水稻已經成為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在綠色水稻種植中,病蟲害會嚴重影響水稻的產量與質量。對綠色水稻種植中常見的稻瘟病、水稻紋枯病、水稻惡苗病等常見病可以利用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等技術進行有效控制。在保證綠色水稻安全無公害的同時提高綠色水稻的產量。
參考文獻:
[1]包靈豐,林綱,趙德明等川南水稻無公害栽培技術探究[J].四川農業(yè)科技,2018,12(6).
[2]汪曉明.優(yōu)質水稻栽培技術要點與病蟲害防治分析[J].農業(yè)與技術,2018,25(12).
[3]盧孝忠.優(yōu)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探究[J].農業(yè)與技術,2018,26(12).
[4]尹顯洪,王軍,高占營,紀方青,耿德宏.綠色水稻生產施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8(0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