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展(武漢市第一醫(yī)院針灸科中醫(yī)師)
天熱想喝水很正常,可有些人發(fā)現,自己不停喝水卻仍不解渴。這是為什么?
中醫(yī)認為,暑為陽邪,是炎熱之氣所化,陽邪最容易傷的就是陰津。這個時候,陰虛(表現為形體消瘦、五心煩熱、口燥咽干等)之人會感覺格外不舒服。這些人體內的陰津本來就不足,加上大量出汗,有人會變得脾氣煩躁,有人會出現血壓升高、舊疾反復發(fā)作等狀況。
其實,補充津液是有竅門的。常見的馬蹄汁、梨汁、西瓜汁、蓮藕汁就有很好的生津止渴的功效。此外,暑熱還會以另外一種情況表現出來,有時天氣變得潮濕、悶熱,這就叫作暑濕。這種天氣的危害更大,很多人會因此而生病。很多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會覺得很難受,出現胸悶、心絞痛;經常待在空調房里的人,若再吃生冷食物,容易出現嘔吐、泄瀉癥狀;還有一些患有皮膚病的人,比如濕疹,會反復發(fā)作,這都是因為暑濕搗亂的緣故。建議大家平時在做飯時可放入一把薏米,這味藥其實也是糧食,有祛除濕氣的作用。還可以去買點白蔻仁,炒菜時拿幾個搗開后放進去,也可起到行氣化濕的作用。
另外,酸味主收斂,適當多食一些酸性食物可以防止津液耗傷。平時,可選上一兩種味酸食物,泡上一杯茶飲,如烏梅、酸棗仁、山楂、百香果、檸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