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好問
綠葉陰濃,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海榴初綻,朵朵簇紅羅。乳燕雛鶯弄語,對高柳鳴蟬相和。驟雨過,似瓊珠亂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窮通2前定,何用苦張羅。命友3邀賓玩賞,對芳尊,淺酌低歌。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1.驟雨打新荷:曲牌名,此曲調(diào)名本為“小圣樂”,或入雙調(diào),或入小石調(diào)。因為元好問之作“驟雨過,似瓊珠亂撒,打遍新荷”幾句膾炙人口,故人們又稱此曲為“驟雨打新荷”。
2.窮通:失意、得意,命運的好壞。
3.命友:邀請朋友。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據(jù)說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后代,金代著名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少時聰穎過人,7歲能詩,有神童之譽。他11歲時得到翰林侍讀學士路擇的賞識,路擇“愛其俊爽,教之為文”。14歲,元好問又師從郝天挺問學,博通經(jīng)史、淹貫百家,六年業(yè)成。后來避亂河南,詩才名震京師,被稱為“元才子”。
元好問從16歲起開始參加科舉考試,到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方中進士,因科場糾紛,被誣為“元氏黨人”,他憤然不就選任。正大元年(1224年),元好問又得到趙秉文等人的貢舉,宏詞科登第,才正式就選,授儒材郎,充國史院編修。后又歷官尚書省掾、左司都事等。金亡后不仕元,他痛心金國的淪亡,以詩存史,二十余年間潛心編纂金國已故君臣詩詞總集《中州集》。以“中州”命名,寓有緬懷故國和以金為正統(tǒng)的深意。
元好問是一代文宗,文章獨步天下三十年,詩文多為后世稱道。其文學成就以詩歌創(chuàng)作最為突出,并以“喪亂詩”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他還是金代作品最多的詞人,留下詞作377首,其詞在藝術上以蘇軾、辛棄疾為典范,兼有豪放、婉約諸種風格。著有《元遺山集》,詞集為《遺山樂府》。其散曲今存小令9首。徐世隆《元遺山集序》云:“(遺山)樂府則清雄頓挫,閑婉瀏亮,體制最備,又能用俗為雅,變故作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