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年
前幾天閨蜜過生日,7歲的小女兒要為她買花。兩人去了小區(qū)附近的花店,女兒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幾枝玫瑰和一束小雛菊?;丶液髢扇伺d致勃勃地剪枝、插瓶,女兒的陪伴和體貼令閨蜜心里美美的。晚飯時閨蜜老公打電話說:“今天我有事,晚飯不能回去吃了,明天再給你補過生日。”閨蜜嘴上說好的,心里卻想:好奇怪呀,我根本就沒盼望你給我過生日好嗎?
到了第二天下午,閨蜜早早做好了晚飯,每個人喜歡吃的菜都好好地擺在餐桌上。閨蜜老公比平時晚回來半小時,回家后便說:“我下午本打算訂一家西餐廳的,沒想到一直到下班我工作才剛忙完?!遍|蜜笑笑,說:“收到,謝謝?!崩瞎恢^腦。閨蜜解釋說:“你這話就算送我的禮物了,話比禮重要。”她老公本來是個靦腆的人,聽她這么說,不太好意思地撓撓頭。事后他才告訴閨蜜,明知道她生日還沒有為她操辦,他真害怕她不高興、賭氣啥的,因為以前她就是個難纏的主兒,誰要是忽視了她,她一定會鬧個沒完。
可是閨蜜跟我說,以前太年輕,覺得能嫁給所愛的又愛自己的人,這本身就是個很隆重的事,只有轟轟烈烈的承諾、表白、重視,才配得上那份不平凡。但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這個印象開始改變了,生活趨于平淡,她覺得那些小安穩(wěn)、小確幸、小歡喜更能讓美好的心情持續(xù)發(fā)生作用。它們像糖,白開水喝久了,稍微加入一點,就有了不一樣的滋味。
小晴嫁了一位“鳳凰男”博士老公,起初幾年倒還過得順風順水,后來隨著博士老公的事業(yè)發(fā)展壯大,他們家的收入也水漲船高。小晴老公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都生活在農(nóng)村,今天姐姐家的孩子要接受更好的教育,明天妹妹家要蓋房,后天公婆的身體又出毛病了,這些花費都是小晴老公在承擔。小晴特別不滿意,吵得家里雞犬不寧。后來她想了一個很極端的辦法,在42歲高齡上又生了一個孩子,以為有這個孩子“補缺”,她老公就不再把家里的錢拿出去給姐妹和父母了。
誰知老公的想法是孩子還小,稍微給孩子存點錢夠用就好了,父母家的事他還是該怎么管就怎么管。另外由于小晴的年紀稍大,身體素質(zhì)跟不上,帶孩子就有些吃力,她心里經(jīng)常充滿著怨氣,覺得是老公導致了她現(xiàn)在困難的生活。一旦有任何不快,她都會將原因歸結(jié)到“老公不顧家”這件事情上來,繼而大發(fā)脾氣,甚至歇斯底里,弄得兩個孩子也戰(zhàn)戰(zhàn)兢兢。
其實小晴老公拿去照顧父母和姐妹的那部分錢只是他收入的很少一部分,并不影響自己家庭的正常運轉(zhuǎn)。但小晴在意的是,老公的底限不是自己的底限,換句話說,假如她可以改變老公的底限,她就滿意了。但現(xiàn)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因此小晴就無休止地陷入了“改變他人而不能”的挫敗和憤怒中,致使自己的生活變成了燃爆現(xiàn)場。
蘭蘭前段時間無意中在她老公的手機上看見有陌生女人發(fā)的微信,問“你什么時候可以過來”,她便認為他出軌了。我問她:“你有證據(jù)嗎?”她說沒有,自己就是看到了那條微信,質(zhì)問他,他說那就是一個歌廳的客戶經(jīng)理,隔段時間就會發(fā)消息催促她的客戶們過去消費、辦卡什么的。
我又問:“你信嗎?”她久久不說話。兩個小時后她給我發(fā)了許多條語音,言語間全是憤怒。但她的憤怒不是針對老公,而是針對自己的媽媽。原來蘭蘭在看到那條微信之后給她媽媽打電話,媽媽很生氣地責問她:“他說什么你就信嗎?男人哪有承認自己出軌的?這個事你得時刻不停地逼問他,他才會對你講真話?!彼緛碛X得自己沒有證據(jù),老公的說法也很誠懇,之前他也沒有發(fā)生過這樣的惡劣行徑。她想要不事情就這么算了,可是媽媽的話讓她覺得自己很糟糕。我又問她:“你想干什么呢?”
蘭蘭真是聰慧的女人,從那以后她再沒給我發(fā)過微信。直到有天我逛街偶遇她,問起令她糟心的那件事,她說:“都過去了?!碧m蘭說,她不想離婚,老公也不想離婚,既然這樣,追問他到底有沒有出軌有什么意義呢?有證據(jù)就擺證據(jù),沒有證據(jù)就只能選擇相信他。相信是真的信,而不是一邊說相信一邊疑神疑鬼。這是不給自己添堵,也不給生活添苦的唯一可行的辦法,畢竟婚姻中不是只有出軌這一件事值得探究。
蘭蘭的聰慧在于,她在面對出軌這種婚姻中比較大的事情時,并沒有把它當成過不去的困難,她的做法(選擇相信)是為她的目標(維護親密關(guān)系)服務(wù)的,然后她的生活才沒有因吵鬧和憤怒而變得痛苦。
看淡痛苦、回味幸福,這是深諳婚姻的良性運轉(zhuǎn)比例之后,自然誕生的看待事物的內(nèi)在法則。有了這個法則的保駕護航,那些人生中大多數(shù)的平淡歲月將會變得熠熠生輝。
(萬泉湖摘自《好日子》2020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