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一百多年前,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小鎮(zhèn)上,有一位賣菜的老人,每天都會在路邊售賣新鮮蔬菜。當時生活物資很匱乏,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十分流行。
當時,鎮(zhèn)上一些窮人家的孩子經(jīng)常來到老人的菜攤前轉(zhuǎn)悠,一個小男孩也是其中的一位。一天,他來到老大爺?shù)牟藬偳?,看到上面擺放著西紅柿,說:“老大爺,這些西紅柿看起來真新鮮?!薄笆堑?,小家伙。你媽媽的身體好點了沒有?”老人熱情地打著招呼?!罢诤棉D(zhuǎn)。”“那就好,你想要買點什么?”他有點不好意思,說自己想買點西紅柿,但沒有錢。老人開口道:“你可以用東西交換啊。你有什么東西跟我換嗎?”小男孩害羞地說,自己只有幾顆剛從小伙伴那里贏來的紅色玻璃球。
老人接過玻璃球,仔細看了看,說自己喜歡黑色的玻璃球,如果男孩家里有,可以先拿走幾個西紅柿回家吃,不過下次要記著帶黑色的玻璃球過來。男孩開心地回答“一定”,興沖沖地接過幾個西紅柿跑回家中。
每當老大爺和他“討價還價”時,坐在一旁的老奶奶都會安靜地看著,面帶微笑。她很熟悉自己老伴的這些“交易”,也很理解。那個男孩家里很窮,拿不出錢來買菜,也沒有值錢的東西用來交換,為了幫助他而又顯得自然,老伴總是假裝和他為了一個玻璃球進行談判。就像這次,小男孩有紅色玻璃球,老伴卻想要黑色的一樣。而下次他帶來黑色的,老伴卻想要紅色的。當然,每次打發(fā)這個男孩回家時,都少不了讓他帶上一些新鮮蔬菜。
許多年后,賣菜的老人去世了,向他告別的人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在隊伍最前面,站著一個身穿西裝的年輕人,他從口袋里掏出幾個五顏六色的玻璃球,輕輕地放在老人旁邊,最后眼含熱淚行了一個禮。其實,他一開始就知道老大爺?shù)男囊?,并把這種善意牢牢記在心里?,F(xiàn)在他已經(jīng)長大成人,而且還成了一名出色的作家,他也要像老大爺那樣,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原載《生命時報》】
插圖 / 那個孩子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