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琨[韶關(guān)學院文學院,廣東 韶關(guān) 512000]
學者趙毅衡說,當中國當代作家還在和人對話,史鐵生早已經(jīng)在和神對話史鐵生將命運比作上帝構(gòu)設的劇本,認為人在其中的角色不容更換,在早已被預設好的劇情里,自我在不被告之下一步劇情的狀況下,只能虔誠地演好自己眼下的角色。在輪椅上待了近二十年,在最初的歲月他也曾有過彷徨無助、祈求神跡的心路歷程,但真正支撐他一路走來的精神力量,實則是強大的個人信念:“在以后的年月里,還將有很多我料想不到的事發(fā)生,我仍舊有時候默念著‘上帝保佑’而陷入茫然。但是有一天我認識了神,他有一個更為具體的名字——精神。”無形中佐證了他的人本主義立場。人本主義一詞,即英文的Humanism,也可譯為人文主義、人道主義等,這個詞因時代不同而顯出迥異的解釋,但最基本的人本主義,是以人為基礎和出發(fā)點來闡述問題,它偏向于一種思想態(tài)度,認為人和人的價值具有首要的意義,承認人的價值或尊嚴,以人作為衡量萬物的尺度。史鐵生在具體踐行那日復一日的生之瑣碎與磨難中,在冗長而艱難的日子里,他具體發(fā)揚了西緒弗斯推巨石上山的堅忍不拔精神。法國哲學家加繆把西緒弗斯視為一位悲劇英雄,他用虔誠的勞作換取的只是徒勞的周而復始,而這正是與命運搏擊的人類的偉大象征?!凹涌姷奈骶w福斯卻缺少發(fā)生在史鐵生身上的內(nèi)心沖突——西緒福斯獲得的是一種幸福的寧靜,而史鐵生則顯示出一種生命的憂慮”。
對愛欲的尊崇是人本主義理論的代表觀點,在史鐵生遼闊而波瀾起伏的心魂疆域里,他認為若是沒有“愛”,那么個體將失去存在的依據(jù)。信仰在他看來也“恰是人面對無從更改的生命困境而持有的一種不屈不撓、互愛互助的精神”,史鐵生在創(chuàng)作中大肆弘揚愛欲在人生旅程中的重要性,認為行走在這世間的心魂需要愛與被愛,而愛的能力是最寶貴的生命禮物,“愛的問題存在與否,對于一個人、一個族、一個類,都是生死攸關(guān),尤其是精神之生死的攸關(guān)”,在對困境的突圍過程中“愛”所喻示的生存智慧,彰顯了人性的光輝。這種生存觀與海明威的硬漢哲學如出一轍,命運永遠打不敗一個熱愛苦難、滿懷愛心的人。有關(guān)于愛的施予,史鐵生認為無論個人的理由多么正當,個人的條件如何優(yōu)渥于被施予者,都不可以將施愛當成是自我凌駕于他人的籌碼,對所有提倡愛并自信懷有愛愿的人來說,如何將一腔愛愿落到實處?如何將愛愿與最終的偽善分隔開來?在互愛互助的時候,面對彼此物質(zhì)上的差異,史鐵生提醒世人,不應帶著仇富的心態(tài)去辨別愛愿的真?zhèn)?,真正應該譴責的是“為富”卻“不仁者”,提倡愛愿,并不意味著貧富的扯平。平均從來不會平均到富裕,只會帶來一致的貧窮。作為一個時代的過來人和親歷者,史鐵生深刻地洞見那一時代中平均主義對于生產(chǎn)規(guī)律的破壞,認為唯有提倡良性競爭才能真正實現(xiàn)貧富差距的消弭,他對競爭肯定的前提是呼喚將競爭引入一個良性的方向,如比誰更簡樸、更節(jié)儉、更環(huán)保。史鐵生對簡約生活的向往,體現(xiàn)了對個回歸人本真的渴望。
“殘疾”與“愛情”是貫穿史鐵生創(chuàng)作生涯的兩個主題,它們是史鐵生的人生密碼。在史鐵生的筆下,愛情是孤獨的證明,起源于人與人之間的孤獨與由此而生的尋找,他認為要想得到愛,至為關(guān)鍵的是誠實,然而他也疑惑誠實是否就是萬能的解藥?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體系,人性錯綜復雜,在一對一的愛情模式中,二者能否做到完全的誠實?因為神秘,所以想要探尋的好奇成就了愛情的美妙,當一段關(guān)系失去了必要的顧忌與遮蔽,它所走向的圓滿是值得推敲的。“有時候,我們甚至渴望罪惡,盼望魔鬼重新降臨死國,興風作浪,搗毀這膩煩的平靜,把圓滿打開一個缺口,讓欲望回來,讓神秘和未知回來,讓每個死靈心中的秘密都回來吧,讓時空的阻礙、讓靈與靈之間的隔膜統(tǒng)統(tǒng)回來!”徹底的誠實也許只能通向徹底的虛無,因此在史鐵生的筆下,愛情往往被告以悲劇結(jié)局,因為愛情隨時可能丟失,愛永遠被尋找著。史鐵生探尋存在意義,以人的理念和欲望為本位的出發(fā)點,與理想主義正相契合。理想主義者推崇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看重真誠、正直、善良等這些人類的高尚品性,注重對自我的要求,善于從情感去判斷世界。理想主義者在具體的現(xiàn)實人生中必然要面對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而這種關(guān)系的構(gòu)成基底是人的欲望。作為理想主義者,史鐵生正視人的欲望,認為人的欲念、追求這些東西都是客觀存在,其中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念頭還可能是無論怎樣教育、改造,也壓抑不了的,無論是忽略還是掩飾,最終它都要以各種方式流露出來。
那么應當如何去面對這些欲望,把它們妥善安置?以史鐵生自己為例,在很多人看來命運對史鐵生很不公平,在最狂妄的年紀徒然失去了雙腿,當周圍的年輕人正在求學、戀愛、工作意氣風發(fā)的時候,他只能黯然地坐在輪椅上,為基本生存而焦慮。史鐵生也有過自己最為慘烈的掙扎和反抗,例如他曾經(jīng)試圖自殺,拒絕一切溫柔和善意的安慰,視命運為仇敵。據(jù)朋友回憶,有人嘲笑他的腿,他便恨不得想抱著炸藥包沖過去,和那些人同歸于盡。但是在經(jīng)歷過內(nèi)心煉獄般的洗禮后,他終于明白,“任何災難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他將生病比作放假,以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來對待病痛所施予生活的種種疑難,“四十幾歲時,我忽然聽懂了上帝的好意,不由得心存感恩。命運把我放進了疑難,讓我多少明白了些事理,否則到死我都會滿腹驚慌”。他將這肉身所經(jīng)歷的苦海當作是靈魂的錘煉之地,縱使命運對“史鐵生”有千百般寵愛或者萬種磨難,作為心魂的“我”最終只是途經(jīng)這里。
對史鐵生而言,寫作既不是消遣,也不是動員社會的宣傳工具,更不在于風花雪月、兒女情長的淺吟低訴。寫作的意義在于:在不確定的人生中,探尋生活的意義和精神資源的過程。寫作在一定程度上幫史鐵生舒緩了厄運重創(chuàng)所帶來的精神刺痛,通過寫作中的精神開拓,他越發(fā)感恩于命運。尼采主張的愛命運,便是要求我們必須有英雄的氣概和健康的心靈去接受現(xiàn)實——無論它多么不堪。
在給友人的信中,史鐵生說:“我的寫作多是出于疑難,或解疑的興趣。可是,所解之疑在增加,未解之疑卻并不減少?!边@種生生不息的疑難,是因為探索不息的心魂,人生在世為人所做的一切歸根結(jié)底都是從“心”出發(fā)的。來自靈魂的“真誠”的呼喚,令史鐵生成為當代最有資格成為描畫靈魂的寫作者。在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史鐵生并不認同一個作家可以塑造任何完整的人物,因為任何完整只是一段時間存在于一個人的生存階段,不可能跟隨他自始至終,而作為塑造者的作家,與人物是平行的,作者只是經(jīng)過人物,“從一個角度張望他們,在一個片刻與他們交談,在某個地點同他們接近”,作者的心緒只是在人物的心魂空間里游蕩過,作者的寫作只是在貢獻自己的迷途。
米蘭·昆德拉說,生命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為自我的存在。史鐵生專注于自我的思考與探索,不忘初衷,并沒有被大眾文學的浪潮所裹挾迷失。史鐵生的哲思寫作包融所有文體,容納哲學與科學理性,又不失從容感性。他的創(chuàng)作亦不局限于技法的約束,融合古今,現(xiàn)實主義、現(xiàn)代主義等創(chuàng)作手法統(tǒng)統(tǒng)信手拈來。他不追趕時髦,亦不故步自封,一切手法的運用都是為了符合心魂探索的需要。
《病隙碎筆》看似是一個人的病中玄談,充滿著形而上的哲思,但這些看似玄虛的高論,卻蘊涵著史鐵生本人的生存體驗和思悟,雖然史鐵生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輪椅上,對世間的直觀接觸受到了限制,但是他對人類普遍靈魂領(lǐng)域的洞察,卻帶有普遍性特征。而這部寫于病中的散文,因為疾病所帶來的生存體驗,使得他對自己的精神境況有了更為細微與深刻的梳理。他敢于一步步直視自己靈魂深處的孱弱,孤守于自己的精神園地,以誠實和善思為種子,孕育出了充滿智慧結(jié)晶的精神果實。
①③ 史鐵生:《我與地壇》,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83頁,第325頁。
② 吳?。骸懂敶骶w弗斯神話——史鐵生小說的心理透視》,《文學評論》1989年第1期。
④ 史鐵生:《命若琴弦》,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427頁。
⑤ 史鐵生:《病隙碎筆》,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3頁。
⑥ 許紀霖:《另一種理想主義》,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433頁。
⑦ 史鐵生:《務虛筆記》,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