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水鄉(xiāng),對青蛙自不陌生。記憶中的那個村子,被一個狹長的水塘繞著,塘外是田地,田地以外,便是孩子們的“遠(yuǎn)方”了。夏天的時候,水塘邊最是熱鬧,多是半大的孩子,隨手拿個樹枝能在水里劃拉半天。偶然“嘩啦”一聲,一條大魚亮白的身影躍出水面,便引得孩子們大聲歡叫。
“呱——”,水塘里響起一聲、兩聲蛙鳴,有種試探性意味。再慢慢地,成了三五只青蛙的小合唱,到最后,就變成滿塘大合唱了。待到荷葉舒展亭亭如蓋時,經(jīng)常會有一只只青蛙在葉間跳來跳去,也有呆子般地立在葉間,瞪大眼睛,鼓著個腮,和岸上的孩子們對視著。曾經(jīng),和朋友聊天,意見不合,對方半天沒有聲音,我問:“生氣了?”“你當(dāng)我屬青蛙??!”我“噗嗤”一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一只綠衣大眼蛙,白色的腮幫子正在一鼓一鼓地充氣著。
雨聲、蛙聲從不擾人清夢,和鳥鳴山更幽如出一轍。以前的老家有個院子,院內(nèi)有一株梔子花樹,整個樹冠要三個人才能合圍過來。春天,經(jīng)年的葉子綠得滄桑,葉間有黃綠的新葉羞怯地探頭探腦。及至夏天,整個院子,整個家,便是梔子花香的世界了。梔子花樹的旁邊是一條窄水溝,與外面的水塘相通,那也是母親澆菜的水源。少時那交織著雨聲、花香、蛙鳴的夏夜,說不出的喜歡。細(xì)雨打在窗外的梔子花葉上,沙沙有聲,突然地,“呱——”一聲蛙鳴,仿佛有個輪值的領(lǐng)唱啟動了小夜曲,接著便此起彼伏,蛙聲一片。室內(nèi)的我,或?qū)懼鳂I(yè),或讀著閑書。草香、花香、水汽香悠然地飄進(jìn)室內(nèi),視覺、聽覺、嗅覺匯聚成一場妙不可言的盛宴。當(dāng)初只道是喜歡,如今更是常常追思懷念。
經(jīng)年以后的這個中午,幾聲不經(jīng)意的蛙鳴更是激起了我內(nèi)心深處的那些少年歲月。一顆悠悠蕩蕩的心,到今天,仍翩然似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