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摘要:小說《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著名的代表作,這部小說的背景發(fā)生在文革期間。本文基于此對王小波《黃金時代》中的陳清揚進行研究和探索。在這個特殊的年代,人性和尊嚴幾乎泯滅,知識分子也遭遇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小說中的陳清揚就是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承受著諸多歧視與詆毀,但她通過自己特殊的抗爭,以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譏諷當時的社會,并在生活的歷練中敢于追求真實自我,表達真實情感,最大化展現(xiàn)女性應有魅力。
關鍵詞:王小波;《黃金時代》;陳清揚;反諷
前言:王小波作為當代著名作家,其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獨具風格,其筆下的女性形象也不僅個性鮮明、且特立獨行,敢于追求內心的認知?!饵S金時代》中陳清揚用自己的行動展現(xiàn)了女性生存的價值,展現(xiàn)了黑白顛倒時代如何率真的生活,讓人折服不已。下文從“反諷”的抗爭精神、孤獨的靈魂和鮮明的女性意識這三個方面對陳清揚形象進行分析。
一、“反諷”的抗爭精神
《黃金時代》雖然是王小波早期的作品,但是其對于陳清揚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還是立體、豐富的??梢哉f對于陳清揚這個女性,王小波傾注了一腔熱情。為了更好的突出這個在他看來十分完美的人物形象,其充分賦予了其一直“反諷”的抗爭精神,這“反諷”的抗爭精神,看似荒謬,但這更是陳清揚生活境遇無奈抗爭的一種表現(xiàn)。
陳清揚的性格的發(fā)展是隨著生活背景的發(fā)展而有所變遷,但是無論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難,其還是勇于面對,并通過自身特有的“反諷”行為來表達一種抗爭精神。下文從與社會輿論抗爭,與傳統(tǒng)觀念抗爭,自我抗爭和抗爭的“反諷性”這四個方面對陳清揚的“反諷”的抗爭精神進行細致分析。
(一)與傳統(tǒng)觀念抗爭
對于被冠以破鞋的稱號,對于普通女性而言不僅會感到極大的羞辱,甚至內心會感到無比的恐懼。破鞋的名號實在不好聽,甚至可以摧毀一個人的生存意志。但是面對突來的破鞋,陳清揚雖然內心也感到了幾許羞辱和折磨,但是其并沒有為此自暴自棄,甚至鄙視破鞋,經(jīng)過細致地觀察和分析,陳清揚得出如下結論:破鞋都很善良,樂于助人,而且最不樂意讓人失望。為此其打心眼里對于破鞋是有所欽佩的。 由此可見,陳清揚的個性與眾不同。作為一個知識女性,陳清揚在認知事物上有自己的是非觀,其不隨波逐流,敢于同與傳統(tǒng)觀念相抗爭,并且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1]
作為一個已婚婦女,當自己丈夫不在身邊之際,其應該恪守婦道,安分守己的等待自己丈夫的歸來。但是在被冠以破鞋的帽子之后,陳清揚卻沒有這樣做,反而大膽地喜歡上了王二。這顯然和中國傳統(tǒng)夫妻倫理相違背,但是其卻沒有過多的內疚,敢于承認這是自己的真實的罪孽,坦承自己會早晚會為此受到報應。面對傳統(tǒng)社會的壓和自己所愛的擇決,其義無反顧選擇了和傳統(tǒng)觀念相抗爭,并通過自己的實際行為去譏諷這個社會,真正做到了尊重內心的需求,這在當下看來也極具挑戰(zhàn)力和抗爭力。
(二)自我抗爭
陳清揚的個性也有矛盾之處,小說的開篇就直接討論她是不是破鞋的問題,在眾人的觀念里,一個已婚女子的如果不偷漢,那么她的乳房必定下垂的,且臉色黝黑。但陳清揚卻是正好相反。為此眾人認為其一定是破鞋,為此眾人便順理成章地成為她的敵人。不過其在看來王二是唯一不具備成為她敵人條件的人,事實上她也讓她成為自己的敵人,為此其三番五次找王二來證明她和王二的清白,這種自我的抗爭也是無奈之舉,其想得到別人更多的肯定,但是最后這一點希望也逐漸破滅了。
不管現(xiàn)實環(huán)境多么殘酷,多么不盡人意,但是至少陳清揚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抗爭過了。在這種孱弱的自我抗爭中其僅僅要尋找更為真實的自我,力爭拜托人們對她的歧視和偏見,但是這點希望也“一江春樹向東流”了。陳清揚去找王二的本意是要證明自己的無辜,但是王二給她的建議是:如果不想吃虧,那就去偷個漢來。既然業(yè)已不能證明自己是無辜的,那么就應該證明自己不無辜。 對這看似荒誕的建議,陳清揚經(jīng)過慎重的考慮,便以“偉大友誼”之名接受了王二的建議,從此以后她發(fā)現(xiàn)在沒人關注她是否是破鞋,她開始發(fā)現(xiàn) “那里的人習慣于把不是破鞋的人說成破鞋,而對真的破鞋放任自流?!盵2]
二、孤獨的靈魂
由于陳清揚對于友情、愛情都抱有真摯的態(tài)度,為此一些期望便會落空,這會進一步凸顯她內心的落寞。下文從家庭的生活的孤獨;社會的生活的孤獨;情感生活的孤獨這三個方面對陳清揚孤獨的靈魂進行分析。
(一)家庭的生活的孤獨
家庭對于一個人的生長很重要,和諧溫暖的環(huán)境可以讓人奮進,尤其是成年女性更為渴望家庭的溫暖。陳清揚26歲之際,已經(jīng)有了幾年的婚齡,但是她的婚姻說不上美滿,和大多數(shù)女性的婚姻一樣,處于一種溫水煮青蛙的狀態(tài)。陳清揚這個人其學歷較高,接受過先進的教育思想,為此對于情感和婚姻要比普通人有更為深刻的認知,她的婚姻不是單純的尋找一個伴侶,其更多的希望通過家庭來收獲一種情感的交流,希望和自己愛人在婚姻里共同進步,但是這樣的希望在當時來說有些過于奢侈了。為此陳清揚家庭生活的孤獨,讓她失意義不已。
作為一個風華正茂的女人,其本來該享受家庭的溫馨和丈夫的呵護。但是她的丈夫卻被關入了監(jiān)獄。面對寂寞的歲月,無人傾述的煩惱,她竟然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別人家的媳婦遇到煩惱,至少可以向自己的丈夫傾訴,但是陳清揚卻沒法享受這常人忽視的這的福分。事實上,即便是她的丈夫在她身邊又能如何呢?一對夫妻同床異夢的人很多,她的婚姻也不是例外。但是即便是同床異夢的婚姻有時至少還有一絲吵鬧、喧囂,讓其不至于更多地感知生活的冷清。[3]
當其還被下放到條件極為惡劣的鄉(xiāng)下當隊醫(yī),這更加助長了其孤獨無助之情,正是這種家庭的生活的孤獨為其不懼當破鞋, 追求真實生命的體驗提供了土壤和基礎。
(二)社會的生活的孤獨
人是群居動物,作為一個個體其希望其可以融入這個社會,并得到社會的認可,這樣一個人才活的有價值,有意義。陳清揚也希望可以被這個社會所理解,所認可,不過這實在是遙遠不可及的夢想。從《黃金時代》中我們可以深刻地感知陳清揚發(fā)自內心和情感上的孤獨。
事實上,陳清揚不僅家庭生活孤獨,其社會生活也非常孤獨。由于陳清揚貌美、身材好,丈夫又不在身邊,且生處于那樣一個特殊的時代,為此不可避免地成為眾人眼里的猜疑對象。對于這樣“特殊”的女人,如果她不偷漢子,不是破鞋是不符合人們的猜想的,在這種情形之下,陳清揚想交個知心朋友也難,為此她的生活也是孤獨的。但是陳清揚內心是清高的,她也不屑于外界對她的評價,依然我行我素,并通過自己特有的方式來表達對這個社會的不滿和抗爭。
陳清揚說過渴望和外部的世界融為一體,全身心的融入到這個天地之中。如果這個世界上只剩下她一個人了,那實在是無聊寂寞的事情。作為一個普通人,陳清揚渴望和外界交流,渴望和人交往,正是由于這種社會對其的冷漠,使得其絕意要逃避世人的猜疑,獨自穿過一片片樹林,一道道河流去找尋王二,但是最后她發(fā)現(xiàn)即便是王二也不能給她帶來全部的情感歸宿。為此對于人生其給予自己的見解: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自己身死。 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對于生活和情感陳清揚可以更為泰然地面對,由此可見其社會情感的孤獨。
(三)情感生活的孤獨
一個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都希望有人關愛,有人可以給其情感上的支持和幫助,尤其女人更希望有人對其進行溫暖的呵護。事實上當一個女人沒有家庭的依靠,沒有社會的幫助,其情感生活必然會處于一種孤獨的狀態(tài),為此她內心是渴望別人可以理解她,并帶給她一絲生活和情感的慰藉。王二的出現(xiàn)猶如及時雨的出現(xiàn),使得其干枯的心靈得到滋養(yǎng),也為其暗淡的生活帶來了一絲光明和信心,其也毫不猶豫的抓住了王二傳遞的友誼之光。
因而當王二用《水滸傳》中的義氣來闡述其“偉大的友誼”思想之際,她就毫不猶豫地選擇接受這特殊的“偉大的友誼”。在她看來幾乎周邊的人都不尊重她,自己覺得“做人沒意思”之際,竟然還有人樂意將其當朋友,其受寵若驚不已。雖然他和王二敦行了“偉大的友誼”,王二也該給了其久違的溫暖,這并不代表其內心已經(jīng)不孤獨了,比意味著其內心情感不孤獨,事實上其內心還是充滿著絕望和荒蕪之感。[4]
這種情感的孤獨導致其性格生活的孤獨,雖然其從“偉大的友誼”之中得到了幾許肉體狂歡之感。但是其精神世界的荒蕪并沒有完全從孤獨的境遇中解脫出來,盡管其如愿以償?shù)卦谀欠N特殊的環(huán)境下?lián)碛辛宋ㄒ坏呐笥?,至真的愛情,但是其內心依然感到孤獨、寂寞,飄逸的情感依然沒有得到理想的歸宿。
三、鮮明的女性意識
陳清揚之所以有著超越常人的抗爭精神,不僅在于她有情,也充分說明她有著與時代不符的鮮明的女性意識, 因此其積極地通過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追求真實生命的體驗來表達自己對于生活的認知和敬畏。
(一)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
在《黃金時代》中多數(shù)人為了生活壓抑這理想、情感,壓抑著自己內在真實的需求,不僅無從實現(xiàn)自我價值,更是無從提及“性”的歡娛。陳清揚不僅敢于追求開放、偉大的“友誼”生活,也力求在那種窒息的環(huán)境下,有所作為,即便她的作為是用一種看似荒誕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恼Q社會,一個人所做的正常行為,反而顯得不正常。而一些荒誕行為卻顯得的有其合理性。為此陳清揚就覺得按自己的新意來做事,要通過一些行為來反抗社會的冷漠、歧視。
作為一個有個性的女性,陳清揚即便生存困境,但是其沒有放棄自我,仍然非常地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在她看來,女人不能盲從地依附男人生活,女人應該具有一定的獨立意識、抗爭意識。要把握自身命運的主動權,而且女人也有權利去爭取和維護自身的基本權利。
作為有強烈的維權意識的女人,陳清揚堅信自己的是無辜的。但是周遭的人幾乎都認為她是破鞋,認為她應該是破鞋。即便在這種沉重的社會壓力下,其依然將證明自身清白放到王二身上。當王二對她說“所謂破鞋者,乃是一個指稱,大家都說你是破鞋,你就是破鞋,沒有什么道理可講。大家說你偷了漢,你就是偷了漢,這也沒什么道理可講?!标惽鍝P還是心里極為不悅,氣的臉色發(fā)紅,差點給王二來一個大耳光。即便她不認同王二荒誕的邏輯,但是在那種特殊的時代下王二的邏輯竟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一些真實的邏輯在荒誕的輿論下卻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二)追求真實生命的體驗
陳清揚之所以給人感覺“怪異”,在某種程度上在于其敢于放飛自我、放飛心靈。敢于和世俗做抗爭,通過追求生命真實的體驗來反抗社會,反抗傳統(tǒng)道德,即便是當了破鞋,她也無怨無悔。在她看來她做破鞋是“偉大的友誼”,是真實的友情,是真摯的愛情,這才是其在特殊環(huán)境下?lián)陨娴膭恿Γ非笏^真實的生命體驗也是人生價值所在,作為女人價值所在。
在那個年代里,人們不僅避諱談論客觀事實,甚至刻意地偽裝和隱藏自己內在的情感。陳清揚在和王二建立所謂“偉大的友誼”之后,慢慢被王二真實的人性所感動。王二固然有點“混蛋”,但給她的感覺很真實,和這樣的人相處,她不僅可以感知到人性的真實,也可以感知到久違了真實生活,為此她開始慢慢喜歡上了王二,并大膽向社會宣稱她是破鞋。其在這種對真實情感 追尋,在那個特殊的時代下顯然是異類,是極為敏感的話題。[5]
在那個談性色變的年代,人們都刻意回避這個敏感的問題,壓抑自己的生理本能,但是陳清揚就不認為談性是可恥的,在她看來正視性問題,姓生活是一個健康的話題,她和王二的“偉大的友誼”是干凈、健康的。但她敢于直面表達對性的需要,直面正視對于性的體驗,很好地詮釋了其追求真實生命的體驗價值觀和道德觀。
總結:以上是本人關于淺談王小波《黃金時代》中的陳清揚的論文論述。通過上文的分析,可觀王小波用自己獨特的思維,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個性獨特、鮮明的陳清揚的形象。作為一個具有女性抗爭意識的女子,陳清揚面對生活的困境和社會的冷漠一直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她注重內心體驗,尊重內心真實情感,通過自己的特立獨行,真正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作為王小波早期作品女性形象,陳清揚敢愛敢恨敢踐性,可以說是女性愛與希望的象征,這個獨特女性形象的塑造也為我國當代小說女性人物形象塑造增添了一抹亮色,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菲:《<黃金時代>中自由主義如何體現(xiàn)》,《大眾文藝》,2019年第3期,第10-11頁。
[2]范志雄:《女性的覺醒與救贖——淺析<黃金時代>陳清揚女性意識,《文學界(理論版)》,2012第2期,第33-35頁。
[3]喻越:《淺析王小波<黃金時代>的語言特色》,《文學教育(上)》,2010年第6期,第65頁。
[4]陳三保:《自由精神的獨行者——從<黃金時代>看王小波的創(chuàng)作姿態(tài)》,《哈爾濱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第12-16頁。
[5]符瓊菊:《真與偽對立的必然結果——評王小波<黃金時代>男女主人公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