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學 李文平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構建高效課堂,應圍繞學生的問題對學生指導,給學生解開學習的壓縮空間,讓學生看到數學學習更廣闊的前景。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圍繞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構建高效課堂,可以借助生活的力量,為學生解開生活的壓縮包,培養(yǎng)學生數學抽象的能力,促進學生的思考和分析,把握數學的實質。數學,對于學生來說,就像一次漫長的旅程一樣,需要學生準備好旅行的物品,擁有旅行的精神。生活,就是學生旅行過程中的補給站,給學生提供學習數學的能量。教師在教學中挖掘生活的源泉,能夠幫助學生感悟數學的深度和廣度,讓學生重視生活的作用。
在學習“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條件”時,我為了使學生了解相似三角形的特點、經歷相似三角形判定的探索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在教學中為學生展示了生活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圖案和標志等的案例,讓學生通過觀察這些案例來了解三角形相似的內容,知道三角形相似在生活中應用的意義。學生觀察案例后,對相似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了相似三角形的表現。接著,我?guī)ьI學生探索兩個三角形相似的條件,讓學生能夠掌握判斷三角形相似的技能。學生通過對不同的三角形進行分析,找出了自己認為相似的三角形,并嘗試說明理由。我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判斷進行驗證,讓學生能夠在實際分析中,找到判斷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學生圍繞三角形的邊、角進行了討論,對一個角、兩個角、三個角對應相等的情況展開了實驗,發(fā)現要想判斷兩個三角形相似,需要兩個三角形的兩個角對應相似,學會了根據三角形的兩個角來分析三角形相似的問題。這樣,我通過為學生解開生活的壓縮包,培養(yǎng)了學生數學抽象思維能力。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圍繞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構建高效課堂時,可以借助情境的力量,為學生解開情境的壓縮包,培養(yǎng)學生直觀想象的能力,讓學生揮墨數學的畫卷,感受數學的價值。數學中蘊含著豐富的符號和數字,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以想象,熟悉數學的內涵。情境,能夠給數學內容加上飛翔的翅膀,讓數學知識有了連接的途徑,擴大了學生學習的空間。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情境,可以讓學生疲憊的心態(tài)有所緩解,使學生擁有了直觀想象的意識。
在學習“視圖”時,我為了使學生了解視圖的主要內容,知道如何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幾何體來分析視圖,培養(yǎng)學生數學想象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繪畫不同組合體的視圖,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列舉了不同類型的幾何體及其平面圖形,讓學生在觀察中了解如何將幾何體抽象成圖形,促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相應的學習場景。學生通過多媒體觀察了幾何體及其平面圖形后,知道了如何通過圖形來確定幾何體的類型。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我還組織學生對幾何體的平面圖形進行繪制,使學生在繪畫中把握幾何體,豐富學生的想象。在此基礎上,我將不同的幾何體組合一起,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說出自己心中的圖形并對比。學生分享自己的觀察意見后,發(fā)現站在不同角度進行觀察,能獲得不同的圖形。我適時為學生引出視圖的概念,使學生了解主視圖、俯視圖和左視圖的含義,能夠畫出組合體的三視圖。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畫出了不同的組合體的三視圖,形成了幾何直觀和空間想象的能力。這樣,我通過為學生解開情境的壓縮包,培養(yǎng)了學生直觀想象的能力。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圍繞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構建高效課堂,可以借助問題的力量,為學生解開問題的壓縮包,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的能力,讓學生找到數學學習的一般步驟,經歷數學的摸索。數學,因其本身的嚴謹性和邏輯性,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立足數學的特點進行學習。問題,是一盞盞釋放光明的油燈,為學生驅散了數學的黑暗,使學生有了前進的勇氣。教師在教學中引出問題的線索,可以幫助學生把握數學知識的脈絡,加強學生的邏輯推理。
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時,我為了使學生形成化歸意識,讓學生學會將平行四邊形的問題轉化為三角形的問題,使學生了解平行四邊形判定的方法、掌握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在教學中帶領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判定進行了學習,讓學生在課本探索中思考:你還記得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嗎?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是什么?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有哪些?你在分析的過程中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你在探索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學生綜合以上問題后,對平行四邊形展開了探究,經歷了平行四邊形判定的過程。學生先是對平行四邊形進行了繪畫,畫出了兩組對邊分別相等和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了解了平行四邊形的含義。接著,我為學生提供了不同的三角形的例題,讓學生在觀察中找出其中的平行四邊形,說一說自己是如何判斷的。學生提出了兩組對角分別相等、兩組對邊分別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的猜想,并對其進行了思考,借助輔助線和性質等,證明了平行四邊形、解決了問題。這樣,我通過為學生解開問題的壓縮包,培養(yǎng)了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圍繞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構建高效課堂,可以借助實踐的力量,為學生解開實踐的壓縮包,培養(yǎng)學生數學運算的能力,引導學生深入課堂探究中,體驗數學。數學,需要回歸到學生的生活中,需要學生在應用中驗證數學知識的真假。實踐,就像是學生在戰(zhàn)場征戰(zhàn)的武器,學生只有加入戰(zhàn)斗中,才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與武器的契合度,才能感受到武器的屬性。教師在教學中設置學生實踐的環(huán)節(jié),可以幫助學生熟悉數學運算。在學習“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我為了使學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組解的含義,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消元”思想,學會驗證一對數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在教學中按照學生的具體情況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組,為學生設置了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完成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發(fā)現自己學習的潛力。學生分組后,與組內成員一起合作,對現實問題進行了分析,熟悉了二元一次方程組,嘗試利用加減消元法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掌握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原理和一般步驟,加強了數據分析的意識,提高了自身的運算能力。這樣,我通過為學生解開實踐的壓縮包,培養(yǎng)了學生數學運算的能力??傊?,本文通過為學生解開生活的壓縮包、解開情境的壓縮包、解開問題的壓縮包、解開實踐的壓縮包,培養(yǎng)了學生抽象思維、直觀想象、邏輯推理、數學運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