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東旭
作文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xiàn),在語文高考題目中占據(jù)著很大的分值,作文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一、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作文教學已經引起了教師們的普遍關注,但是在教學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
(一)教師方面的問題
首先,從課前準備上來說,很多學校采取的是集體備課的形式,雖然大家能夠集思廣益,但是并沒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尤其一些經驗不足的年輕老師容易在教學中落入前人的“窠臼”之中。
其次,從教學內容中來說作文教學中呈現(xiàn)出不夠系統(tǒng)的問題。統(tǒng)編本高中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專家精心挑選并且進行編寫的,每單元后的作文部分又與本單元的內容相匹配,也就是說寫作教學必須與語文課的文章講解之間有一定的必然聯(lián)系,這樣才能從閱讀教學進一步走向寫作教學。
再次,從教學方式上來講作文教學存在著模式化的教學方式,很多教師總是在出示題目、分析題目、學生練習和教師講評的固定順序中進行教學。使用多媒體的時候不過是將之前在黑板上寫的內容挪到了PPT上,多媒體的功效不能完全發(fā)揮,使得整個課堂死氣沉沉。
最后,教師對作文的評價也不夠科學。因為現(xiàn)階段高中班容量相對較大,一名語文教師往往面對兩個班百名左右的學生,所以很難將所有學生的作文都進行細致批改。
(二)學生方面的問題
首先,學生進行寫作的積極性不高,在日常教學中可以發(fā)現(xiàn)每個班除了個別同學基本上對寫作都不感興趣。很多同學寫作都是為了完成教師的人物或者為了參加考試,因為寫作目的功利性自然會導致學生相關意識也很薄弱。
其次,在學習方法上來說,學生沒有良好的寫作習慣,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一邊構思一邊布局一邊寫作,沒有一個提前的計劃。與其相對的是學生們寫完了作文之后也不修改,這在平時的作文練習中也是常見的問題。
再次,在寫作內容上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是枯燥無味,集中體現(xiàn)在使用例子的貧乏,學生們離開屈原、司馬遷、史鐵生、海倫·凱勒之后就無法進行寫作了。由此產生的文章在情感上自然也無法“動人”。
二、作文教學策略
通過上邊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那么我們將采取怎樣的策略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一)教師教學方面的策略
首先,教師應當進行細致深入的課前準備。《禮記·中庸》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從教師本身的理念上來說,我們應當首先解決思想問題,保證自己對寫作教學的熱情程度。同時,教師應當設置科學的課程目標,結合教材中每個單元的篇目和內容設置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再設置一冊書總的教學目標,然后將高中三年的總目標設置好。這樣使得整個課程具有體系性。同時,每位教師面對的教學對象各不相同,教師應當因地制宜、量體裁衣,設置適合自己班中學生特征的教學方案。
其次,從內容上來說我們力求在教學中形成較強的系統(tǒng)性,配合上述高中三年內的教學目標設置長遠的教學內容,同時一一安排每學期寫作課程的具體內容。比方說高一(上)冊課本為我們提供了文學類作品的寫法,那么在教學中老師就應該沿著初中階段學生形成的記敘文思維進行鞏固教學。
再次,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比方說教師在審題的時候不用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我們可以采用討論法、重難點點撥法、實踐法、閱讀借鑒法等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然后再進行必要引導。當然,教師還可以有效地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利用其直觀顯示的特點。
最后,寫作教學要有更加合理的評價方式。為了避免教師一對白的評價量,可以運用教師為主的學生互評方式,這樣一來可以充分顯示出學生寫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評其他同學作文的時候知道什么樣的文章才是有感情的內容充實的作品。
(二)學生寫作方面的策略
首先,從內容上來說學生應該進行各種素材的積累。比方說課文的學習、豐富的課外閱讀,對生活的資質觀察、充分運用網(wǎng)絡等媒體方式。然后再明確作文的內涵,從而形成豐富的作品內容。
其次,從寫作過程來說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列提綱、善修改這些都有主意提高學生作文的質量。同時,學生要能夠選擇適當?shù)谋磉_方式、重視語言的使用。這樣一來,文章的形式才能夠提升。
綜上所述,現(xiàn)階段高中作文課堂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只要我們有的放矢就能夠實現(xiàn)作文課堂的高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