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暉 劉智 張學芳
摘要:輔導員工作業(yè)績決定著學生發(fā)展的質量,但由于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對象的多樣性、工作內容的復雜性,對于輔導員日常工作的考核面臨著不夠系統(tǒng)、細致的挑戰(zhàn)。如何確定一些日常工作的重要指標,化繁為簡,更有利于隊伍的質量提升。
關鍵詞:輔導員;質量;考核
一、 日??己斯芾憩F狀
1、 重理論輕實踐
眾所周知,輔導員工作瑣屑繁雜,在高職院校中除了直接受管與兩級學院以外,還需要接受學工部門的領導,屬于“雙管”人員。既要完成學生的日常管理、獎學助學、心理健康、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等工作,同時也要完成學院、學工部門布置的行政工作,很多工作沒有重點,一經布置立即執(zhí)行。在制定輔導員日常管理相關指標的時候,很過高職院校追求面面俱到,考核體系建立龐大而繁雜,不但讓輔導員工作“亞歷山大”,同時也使得考核本身難以正常進行,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同時占據很長一個時間段,讓考核變得使人厭煩[1]。
2、 考核制度不完善
在過去長期存在,高校輔導員工作的考核制度不完善,建立了專門的考核制度,但考核的主觀性偏大,政策傾斜嚴重,輔導員與普通老師混合考核,失去了考核的意義,考核的優(yōu)秀在很多時候就是幾年一輪,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明顯。這種制度導致輔導員工作失去積極性,不要不犯原則性錯誤,榮譽不會“跑掉”。對于一些積極工作、勤勤懇懇的輔導員非常不公平,很容易使得他們喪失工作的熱情與激情,長期以往,淪為前一類人,從而影響整體學生工作的育人效果[2]。
3、考核指標不科學
高職院校屬于高等院校范疇,但有區(qū)別于一般本科院校,本科院校以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以導向,高職院校重點培養(yǎng)實踐性人才,更加注重應用型、技能型。在日常學生管理過程中,偏向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與較強的技能,過程考核的指標一般參照于普通本科院校,缺乏對現有自身的檢視,選取與設計不太科學,在考核反饋時,輔導員群里意見較大。
4、考核結果不重視
考核的目標是為了表彰工作中出色、優(yōu)秀的輔導員,從而樹立優(yōu)秀典型,號召大家向優(yōu)秀輔導員學習[3],從而形成學優(yōu)、趕優(yōu)、超優(yōu)的氛圍,促進整個隊伍的良性健康發(fā)展。因此,日??己私Y果形成之后,要及時分析數據,把考核結果反映出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相關分院與輔導員,讓輔導員在工作中及時改進、調整??己私Y果應該與輔導員的評優(yōu)、評級、職務晉升、崗位晉升等獎懲掛鉤。在很多高職院校中,考核結果沒有反饋機制,等同于一次工作總結撰寫,更沒有將結果與輔導員的晉升緊密聯系,這些都不利于輔導員職業(yè)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輔導員整體隊伍質量管理。
二、 日??己斯芾淼乃伎寂c建議
在輔導員工作的日??己斯芾碇?,建立相對科學、簡單易操作的考核體系,同時又應該在其中體現一定的“人文因素”,建議采用目標管理理論和KPI考核。
由百度百科查詢可知:
目標管理理論是指把人視為“社會人”,強調管理的目的是體現效益,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管理工作上,提高工作效率。不應只看重任務完成,同時兼顧輔導員的需求,并充分信任基層輔導員,實現“自我管理”,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激情,挖掘工作潛力。
KPI考核(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考核法,這里特指激勵型績效管理,激發(fā)輔導員工作積極性,需要將考核指標策略性分解,使輔導員個人價值實現與高職院校發(fā)展愿景緊密結合,達到兩、者和諧統(tǒng)一,工作步驟為:KPI提取、KPI分解、跟蹤和優(yōu)化(過程跟蹤和KPI優(yōu)化)[4]。
根據以上理論,在“以人為本”的理論之下,遵守簡便性、可操作性、具體性、時效性原則構建KPI指標體系。日??己斯芾淼腒PI指標體系,首先應該根據具體學校的發(fā)展愿景、整體規(guī)劃、領導教師座談確定關鍵指標;其次,各二級分院結合工作實際具體篩選出下一級指標;最后通過輔導員隊伍以定量優(yōu)先、定性為輔的工作原則確定終極指標。通過走訪蘇中片高職院校,實地考察、走訪座談、問卷調查下,根據以上原則建立輔導員日常考核管理指標體系。(見表1)
三、 優(yōu)化后的前景
1、 變定性為定量
在以往的考核體系中,定性部分占比較大,人為因素影響較重,這不符合當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趨勢,變定性為定量,這是新理論、新技術、新手段的應用成果。在輔導員日常工作中,采集相關關鍵數據作為考核內容,使得結果由抽象變?yōu)榫唧w,更加具有說服力和參考意義。
2、 變學期考核為過程考核
輔導員工作日??己梭w系主要考量過程管理,以往考核往往以學期為單位,這種固定考核時間的模式使得考核形成一種局限性,輔導員的努力也會發(fā)生階段性的變化。體系建立之后,以過程代替結果,可選取月份、季度、學期、年度、跨年度為考核時間單位,記錄了整個輔導員工作的歷程,為客觀評估輔導員工作帶來科學的依據,為輔導員的晉升提供了數據基礎。
3、有利于調動輔導員積極性
考量指標簡單明了,考核過程清晰可見,增強了透明度,增加了公平、公正性,輔導員通過實時的數據反饋可及時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效果進行改進,再應用于工作中,以此形成良性循環(huán),必將極大地調動輔導員工作積極性,促進工作發(fā)展。這種公開、透明、全過程的制度必將受到輔導員群體的歡迎,長期堅持下來,輔導員隊伍質量會有顯著提升[6]。
4、有利于促進輔導員全面發(fā)展
考核制度是指揮棒,在指揮棒的引領之下,在關鍵考核指標的指導下,輔導員能夠結合自身,重新確定努力方向,并為之努力。在努力過程中,圍繞著指標各方面的素質必然會有提高,而自我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會更加清晰、明確,職務晉升、職稱晉升的條件不再成為捆綁的“枷鎖”而會成為前進的動力,美好的愿景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
[參考文獻]
[1] 張樂春.高職輔導員隊伍現狀調查與職業(yè)化機制構建[J].現代交際,2019 (17):178+177.
[2]李曉丹,李亞楠.獨立學院輔導員“減負”問題研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19,3(27):177-178.
[3]陳禮仁.目標管理與高校輔導員考核體系構建研究[J].才智,2019(27):246.
[4]陳娉婷.建立高校輔導員工作考核數據體系探索——以海南政法職業(yè)學院為例[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0(03):125-131.
[5]朱小曼.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工作考核評價體系的優(yōu)化[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32(18):91-92+99.
[6]趙文娟.生源多元化背景下提升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探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32(16):73-74.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題項目思政專項《高職院校輔導員質量提升工程的體系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SJB820)
(作者單位: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