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雨,馮明祥,韋登雄,圖 雅,劉 蘋,楊和俊,陳永翠
(貴州省關嶺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61300)
血液原蟲病是牛最常見的寄生蟲病之一,大多數(shù)通過吸血節(jié)肢動物吸血傳播,導致牛貧血、消瘦、黃疸、血紅蛋白尿,嚴重危害養(yǎng)牛業(yè)的發(fā)展。 常見的牛血液原蟲有附紅細胞體(Eperythrozoon)、 雙芽巴貝斯 (B.bigemina)、 巴貝斯牛巴貝斯(Babesia bovis)、牛分歧巴貝斯(B.divergens)、卵形巴貝斯(B.ovata)、環(huán)形泰勒蟲(Theileria annulata)、瑟氏泰勒蟲(T.sergenti)等[1-3]。 本文對某養(yǎng)牛場個別牛消瘦進行寄生蟲病檢測,并對感染牛進行治療,降低養(yǎng)殖場損失。
1.1.1 實驗材料 2019 年7 月, 關嶺縣某養(yǎng)牛場63 頭關嶺牛,其中有3 頭不明原因消瘦,抽取消瘦牛的糞便和血液樣品。
1.1.2 試劑 尼龍兜、玻片、吉姆薩染色試劑(Solarbio)、染色缸、生物顯微鏡(麥克迪奧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無菌采血管、2×Taq Master Mix 試劑(康為世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瓊脂糖(Amresco)、D5000DNA LAdder (Biomiga)、GoldView 核酸染料(Solarbio)、天根DP318-02 血液基因組DNA 提取試劑盒(北京諾博萊德科技有限公司)等。
1.2.1 蟲卵檢測
按照尼龍兜集卵法[4]篩選蟲卵后,鏡檢。
1.2.2 染色鏡檢
血液推片,吉姆薩染色后,鏡檢[2]。
1.2.3 PCR 檢測
根據(jù)Genbank 上發(fā)表序列設計引物,其中雙芽巴貝斯和瑟氏泰勒斯蟲引物參照文獻[5],見表1。
表1 引物序列
采用同一PCR 擴增體系:擴增10μL 反應體系,其中2×Taq Master Mix 5μL, 上、 下 游 引 物 各0.2μL,DNA 模 板0.2μL,ddH2O4.4μL。 擴增條件:預變性94℃5min,變性94℃30s,退火60℃30s, 延伸72℃60s,35 個循環(huán), 再延伸72℃10 min,4℃保存;同時設立無引物的空白對照。 取PCR 產(chǎn)物電泳,觀察結(jié)果。
1.2.4 治療
用貝尼爾(血蟲凈):按每千克體重5mg,用滅菌蒸餾水配成5%溶液,臀部深層注射;間隔48h 后再注射一次,2 周后血液推片鏡檢。 用0.5%敵百蟲噴灑牛體和圈舍,15d 后再次噴灑。
未檢測出線蟲、絳蟲、球蟲、吸蟲蟲卵。
染色鏡檢后,箭頭指向可見紅細胞內(nèi)含紫色點狀,說明有血液原蟲感染。
圖1 染色鏡檢結(jié)果×1000 倍
PCR 電泳結(jié)果見圖2,擴增出的各條帶大小與預期一致,空白對照無條帶。 1 號樣品雙芽巴貝斯 (1800bp)、 牛分歧巴貝斯(250bp)、 瑟氏泰勒斯蟲 (800bp) 為陽性,2 號樣品附紅細胞體(800bp)、雙芽巴貝斯(1800bp)、牛分歧巴貝斯(250bp)、瑟氏泰勒斯蟲(800bp)為陽性,3 號樣品牛分歧巴貝斯(250bp)、(瑟氏泰勒斯蟲800bp)為陽性。
圖2 PCR 電泳結(jié)果
圖3 染色鏡檢結(jié)果×1000 倍
兩周后,血液推片,染色鏡檢未見蟲體,見圖3。
本次調(diào)查中, 該養(yǎng)殖場定期使用伊維菌素驅(qū)蟲, 并一直圈養(yǎng),未發(fā)現(xiàn)線蟲、絳蟲、球蟲、吸蟲的蟲卵。 該場牛大部分無消瘦、黃疸、茶色尿等臨床癥狀,只有3 頭牛表現(xiàn)出消瘦癥狀,抽取血液鏡檢發(fā)現(xiàn)有血液原蟲感染,后PCR 鑒定為附紅細胞體、雙芽巴貝斯、牛分歧巴貝斯和瑟氏泰勒斯蟲。 血液鏡檢未發(fā)現(xiàn)附紅細胞體和雙芽巴貝斯蟲感染,推測該場牛飼養(yǎng)良好,群體健壯,抵抗力強,感染程度不高,發(fā)病不多,但血液原蟲病長期攝取寄主能量,影響宿主生長,一旦遇到天氣變化、飼養(yǎng)不善等情況,抵抗力變?nèi)?,極有可能大批量發(fā)病,用藥治療后,復查未見蟲體,證明貝尼爾對血液原蟲治療效果明顯。 因此,建議該場因?qū)⒇惸釥査幬镒鳛槎ㄆ隍?qū)蟲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