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旭
摘 ?要:本文針對2019年世界健美操錦標賽前三名和2019年全國健美操錦標賽前三名的成套錄像,使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訪談法和數(shù)據(jù)分析法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我國健美操選手在操化數(shù)量,難度動作方面與國際水平相接近。但是,個性化舞蹈的創(chuàng)新性、托舉動作的復雜性、過渡與連接動作的空間轉(zhuǎn)變方式和高低層次變化方面的表現(xiàn)明顯不如世界健美操選手,有待進一步改進。
關鍵詞:有氧舞蹈 ?優(yōu)秀選手 ?成套編排
中圖分類號:G83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b)-0240-02
Abstract: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set of videos of six teams in the top three of the 2019 Aerobic Gymnastics World Championships and the top three of the National Aerobics Championships in 2019, and it is analyzed using the literature method, video observation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and data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aerobics players are close to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in the number of exercises and the value of difficult moves. However, the innovation of the individualized dan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Request Lift movements, the spat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nsition and connection movements, and the high and low level changes are obviously inferior to those of the world aerobics players, and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Key Words: Aerobic dance; Outstanding players; Routine arrangement
1 ?研究對象
競技健美操有氧舞蹈項目的成套編排。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依據(jù)關鍵詞“有氧舞蹈”“成套編排”通過圖書館、中國知網(wǎng)等進行檢索,選擇與有氧舞蹈成套編排相關的資料。并以2017—2020年健美操規(guī)則為依據(jù),進行對比研究。
2.2 錄像觀察法
觀察2019年世錦賽和全國錦標賽有氧舞蹈前三名共6套成套動作。世錦賽前三名分別是韓國隊、中國隊和俄羅斯隊。全國錦標賽前三名分別是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廈門理工大學。
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Excel軟件,各項數(shù)據(jù)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進行整理。
3 ?研究結(jié)果與分析
3.1 操化數(shù)量及復雜性分析
6支隊伍都保證一定操化的數(shù)量,而不對稱動作可以體現(xiàn)動作的復雜性和運動員身體的高度協(xié)調(diào)。全國錦標賽3支隊伍的對稱動作遠多于世錦賽3支隊;不對稱動作則反之。由此可見,加大不對稱操化的比重且注意美感,可以提高成套的藝術分。
3.2 難度動作分析
剪式變身跳轉(zhuǎn)體180°,屈體分腿跳躍轉(zhuǎn)體180°成俯撐,依柳辛成垂直劈腿3個難度6支隊伍均有選。所以,這6支隊伍都有一定的技術水平但選擇上較為相似。
3.3 第二風格舞蹈分析
由于競技操化多為橫平豎直,易造成觀賞者的疲勞問題,而第二風格操舞可以很好地解決這樣的問題。世錦賽的第一名搭配相對應的服裝加上類似演奏指揮、拉小提琴等動作,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創(chuàng)新性得個性化舞蹈是比賽制勝的重要因素。
3.4 托舉類型及時長分析
世錦賽第一名隊伍完成動力性托舉及托舉總數(shù)最多的隊伍,相較而言全國錦標賽的3支隊伍的托舉動作較為簡單,我國的健美操運動員需要加強自身的能力。
3.5 配合動作分析
動力性配合是隊員溝通的橋梁,體現(xiàn)隊員之間良好的默契。世錦賽的3支隊伍的次數(shù)基本相同,而全國錦標賽3支隊伍配合次數(shù)較少。所以我國健美操運動員的能力和默契需加強。
3.6 過渡連接動作的數(shù)量與空間類型分析
世錦賽第一名隊伍完成的數(shù)量最多。過渡與連接動作需要一定的體能,所以,我國運動員在運動員在體能上還需要加強。世錦賽第二名與第三名選用“騰空—站立—騰空—地面”形式的過渡與連接動作,有強烈的高低層次的對比。其余還是單一過渡連接的形式,顯得復雜性不足。
4 ?結(jié)論與建議
4.1 結(jié)論
(1)操化動作需要一定的數(shù)量保證,但是創(chuàng)新性舞蹈是比賽制勝的重要因素。
(2)難度動作可以展現(xiàn)運動員能力,但是各參賽隊伍在選擇上,都較為相似。
(3)第二風格操舞動作是有氧舞蹈所獨有的,創(chuàng)新是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重要因素。
(4)復雜、多樣的托舉組合,既可以提高觀賞性,還對取得優(yōu)異成績有重要作用。
4.2 建議
(1)建議加強運動員的各種舞蹈的訓練,提高表現(xiàn)能力,注重舞蹈的運用及創(chuàng)新。
(2)建議有針對性地加入體現(xiàn)運動員能力的難度動作。
(3)建議加強街舞風格舞蹈的訓練,增加運動員在街舞方面專業(yè)性。
(4)建議使用復雜、創(chuàng)新的托舉組合,使人耳目一新。
參考文獻
[1] 李芳菲,趙靜曉,凌晨,等.健美操有氧舞蹈項目成套動作編排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5):79-81.
[2] FIG國際體操聯(lián)合會.健美操競賽規(guī)則2017—2020[Z].北京:中國健美操協(xié)會印制,2017.
[3] 樂嚴嚴.第26屆世界大運會有氧舞蹈決賽成套動作編排特征[J].運動.競技體育,2014(5):46-4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