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津津 謝夢春
摘要:受國外趣味交通的啟發(fā),為緩解現(xiàn)代人們在快節(jié)奏生活下的壓力,打造城市特色魅力,提升城市知名度,美化城市形象。理論上,趣味交通依舊缺乏充分的專項研究;實踐上,該項目在國內還未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本項目以南寧市為例,對相關交通體系進行探索與研究,以公交站候車點和地鐵候車臺為主,以此分析趣味候車在國內交通體系實行的可行性。根據(jù)當前現(xiàn)狀與文化、科技、藝術等相結合,例如:3D廣告投影、趣味拍照、網紅地打卡等,提高經濟效益,增加城市魅力,在低成本的情況下,增加相關趣味候車休閑體驗,減少等車的煩惱,給人們帶來片刻的放松與愉悅。
關鍵詞:趣味交通;經濟效益;休閑體驗
(一)選題背景
公交車候車亭的設計與現(xiàn)代科技的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圍繞人們新的需求,在公交車候車亭的功能性設計上做出了大量的改良。例如:美國舊金山市修建了一種太陽能公交站候車亭,鼓勵人們乘坐公共汽車旅行。這個太陽能公交站,有一一個紅色的光伏板,可以利用太陽能來實現(xiàn)整合對講、LED照明,甚至覆蓋整個城市的Wi-Fi無線路由器。除了這些功能,這種公交站還有用按鈕操作的更新系統(tǒng)和其他一些可以傳遞信息的空間,而多余的電量將被發(fā)送到城市的電力網格。隨著設計理念的更新,國內對城市公交候車亭的設計中也開始逐步關注人的心理感受,出現(xiàn)了一些比較人性化的設計案例。但是,這種設計還未廣泛開展,因此還需要進一步設計研究。
(二)研究的意義與目的
公交車,地鐵是專為解決城市和城郊運輸而設計的用車。最早的公共交通工具出現(xiàn)在1829年的英國倫敦,是一輛馬拉式公共馬車。如今,公共交通工具車快速發(fā)展,它已不再是令人厭煩的擁擠空間,而是感受人與人之間溫暖的移動空間。候車亭的設計是不同于一般的設計,公交候車亭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設計,是一個協(xié)調的整體,是解決人與環(huán)境、結構與功能、格局與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使設計與周圍環(huán)境統(tǒng)一結合,設計出與城市環(huán)境和諧、整體的外部空間環(huán)境。
一、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一)國內研究現(xiàn)狀
我國公交 候車亭的特點造型設計缺少新意,形式比較單一,根據(jù)我們的調查,大多數(shù)候車亭都是以“T”型或倒“L”型的結構造型為主,無論大小城市、發(fā)達與不發(fā)達城市,這些造型的設計是日前我國候車亭的主要運用形式。它之所以得到廣泛應用,是因為它具有造型簡潔、施工技術要求不高、方便、費用較低等優(yōu)點。
(二)國外研究現(xiàn)狀
國外公交候車亭的創(chuàng)意設計特點:一是集娛樂性與休閑性一體的候車亭。這類候車亭在造型設計上并無突出之處,它的創(chuàng)意點在于體現(xiàn)候車亭設計與人們生活的密切性。讓人們充分體驗到生活的樂趣,解除等車的煩惱,給人們帶來片刻的放松與娛樂。二是特色突出,適于環(huán)境的候車亭。這類候車亭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到地域文化的特征和周邊環(huán)境的變化使候車亭在外在形式上表現(xiàn)出強烈的地方特色,很好地表達了地方文化的內涵。三是高技派的候車亭。此類候車亭設計運用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結合人機交互設計的最新成果,使候車亭的設計體現(xiàn)出高科技、交互交流的特點。四是雕塑感較強的候車亭。這些候車亭設計的具有很強的空間感,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建筑小品,其藝術欣賞性很強。
二、對人性化的定義
人性化設計是人的設計,既要滿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也要滿足物質和精神的需要。影響公共候車亭的人性化設計的因素有幾個方面:環(huán)境因素、文化因素、政策財力因素、人的因素,公車候車亭的人性化表現(xiàn),應當包括安全性、舒適性、通俗性、識別性、地域性和美觀性,設計者在對公車候車亭進行人性化設計應當把這些因素融入到設計中。
三、本文研究內容和方法
(一)研究內容
1.當前“趣味候車”項目在國外現(xiàn)狀,通過查詢大量資料和實地調查,準確了解國外“趣味候車”的現(xiàn)狀。
2.國外現(xiàn)有的有關案例對促進“趣味候車”發(fā)展的啟發(fā),收集國外關于“趣味候車”的相關案例以及相關數(shù)據(jù)。
3.國內現(xiàn)有的相關政策、政府相關舉措及其效果的分析。在實地調研收集南寧市“趣味候車”的數(shù)據(jù),清晰了解“趣味候車”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實施狀況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文獻資料了解現(xiàn)狀,為探索“趣味候車”體系的問題提供真實有效的資料佐證和知識基礎。
通讀國內外文獻資料,發(fā)現(xiàn)“趣味候車”普遍引起重視。目前我國候車形式單一、缺乏創(chuàng)意,尤以仍處于傳統(tǒng)候車模式的南寧市為例。
2.通過實地調研,精確了解南寧市候車模式存在的漏洞。
整合已收集數(shù)據(jù)資料,實地走訪相關政府部門和公交、地鐵候車點,對市民發(fā)放調查問卷,充分了解候車現(xiàn)狀;了解市民對于趣味候車的看法及參與程度,得出客觀真實的調研數(shù)據(jù),找出阻礙項目實行的客觀因素。
四、公交候車亭、地鐵候車站人性化設計的思維與方法
(一) 公交候車亭、地鐵候車站人性化設計的思維
1.候車亭的結構與組成
候車亭的基本結構主要包括:頂棚、框架、廣告燈箱、部分附屬設備(照明設施、坐凳、靠欄、垃圾箱、地圖和時刻表框架、ATM自動取款機、公用電話等)。
2.候車亭設計基本要求
(1).候車亭設計要滿足乘客候車時避雨遮陽、臨時休息的需要,這一點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建造候車亭最根本的目的。
(2).候車亭作為沿街建筑要盡可能美化街景與城市風格相吻合。
(3).重視開發(fā)和利用公交候車亭的其他附屬功能。
(4).候車亭應采用安全、簡單、方便的結構形式。
(5).候車亭設計應滿足自身的一-些特殊要求。如候車亭頂棚的自潔能力等。
(6).候 車亭設計必須有符合現(xiàn)代城市居民出行的功能需要,比如電話設備、ATM、無線電視以及無線網絡來實現(xiàn)信息資源的共享,應急電源的功能為電子數(shù)碼設備戶外應急充電。
(二)公交候車亭、地鐵候車站人性化設計的方法
在國內大力發(fā)展公共交通的今天,公交候車亭作為社會公共交通重要功能元素需要得到運營單位與設計者更多的重視,因此探索其設計方法與策略對滿足民眾出行需求、提升乘車便利度與舒適度有著積極的意義,符合國家民生發(fā)展政策方向。針對國內公交候車亭的設計現(xiàn)狀,在進行設計時可以注意一下幾個方面的方法與策略。
1.設計理念“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一直是現(xiàn)代設計的主要理念,但在國內公交侯車亭設計中仍然不得不提醒關注。“以人為本”的候車亭設計需要立足生理和心理2個方面去研究"。生理層面上的“以人為本”設計,可以以人體工程學和環(huán)境行為心理學知識為切入點,深入研究各類不同受眾在公交候車亭候車、乘車過程中的行為特點與行為規(guī)律,合理安排候車亭的功能設置,各類設施參照國內受眾的人體尺度進行科學設計,保障受眾在候車亭進行的各種活動的可行性、便利性和舒適性。心理層面 上的“以人為本"設計則更多的從環(huán)境行為心理學角度出發(fā)",考察使用者所在國家、地域的文化特征、風土人情、民族情感、審美傾向及各種視覺喜好與禁忌,將這些影響因素結合到具體的設計中去,讓設計作品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民族、地域文化,能夠更好地滿足受眾視覺審美和精神歸屬的雙重需求。
2.設計元素地域化
地域化設計是改變國內公交候車亭設計干篇一律的有效手段,中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民族文化、建筑風格、民間藝術,內容極其豐富,這些元素將為公交候車亭設計帶來豐富的靈感來源,是原創(chuàng)設計的豐厚土壤。當然,多數(shù)民間視覺元素相對較為具象和復雜,直接的“拿來主義”方式不僅無助于設計創(chuàng)新,更容易因為表現(xiàn)手法的單調呆板而引起受眾反感,因此在設計中,要將地域文化藝術元素與候車亭的現(xiàn)代功能、現(xiàn)代社會的審美取向進行有機結合,借助現(xiàn)代設計理念,利用簡化、抽象、剪切、拼接、變形等現(xiàn)代設計手法,加工和處理地域文化藝術元素" ,不僅能體現(xiàn)設計作品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精神,同時也能滿足現(xiàn)代受眾求新求變的個性化審美取向。
3.設計過程公開化
就國內設計行為來看,絕大部分設計體現(xiàn)的都是運營單位和設計者自身的主觀意志,真正的使用者很少甚至從未接觸到設計的具體過程和行為,設計過程的封閉性帶來的后果是作品不符合受眾審美、功能設計不合理等令受眾不滿意的情況。要真正實現(xiàn)設計以人為本,就需要變革設計與管理觀念,保證設計過程公開化。
設計過程公開化,不能是表面作秀,而需要貫穿設計過程始終"。在設計之初,需要深入社會民眾中了解需求,面向社會公開征集設計方案,利用社會投票和專家科學分析相結合的方式,篩選出多個方案為受眾提供豐富、可行、合理的選擇;在修改、確定設計方案時,在專家引導下給予受眾充分的選擇權與決定權,選擇出令多數(shù)受眾滿意的方案;在設計實施后,繼續(xù)深入受眾收集反饋意見,進行適當調整或為以后的設計提供信息參考。
五、南寧市公交候車亭的現(xiàn)狀以及存在問題
(一)站點空間布局不合理,效益低
對于公交車站的建造,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財政資金,南寧各城區(qū)間分布較為分散,開發(fā)的時間也不同步,從站點的分布情況來看,存在著站與站之間“近又太近,遠又太遠”的現(xiàn)象。其次,南寧市公交候車空間整體偏小,設施陳舊,且候車椅清潔措施做得不到位,人們的出行選用公共交通意愿低,經濟效益低。
(二)人性化功能不齊全
當前,公交車站的候車亭大部分都是完全開放式的,不具備足夠的擋風遮雨的功能,在偏僻的線路,站牌只能提供指示功能,沒有實現(xiàn)自身功能與人性化的服務,沒有體現(xiàn)城市特色文化和人文關懷。此外,南寧市當前的公車候車亭沒有方便殘疾人的設施,有些車站設計有階梯,坐輪椅的人很難進入候車亭;對于失明人士而言,到了公車候車亭很難知道車輛的方向以及往后的站點是什么。
(三)設計構造不能凸顯城市特點
目前南寧公交候車亭設計理念落后,廣西存在有很多特有的壯鄉(xiāng)文化,南寧市作為廣西的首府,是交通樞紐轉化最高的城市,但目前南寧市的公車候車亭設計過于簡單,公共設施設計意識中缺失與地域文化相結合的理念,未能講壯鄉(xiāng)文化融入在其中,從設計、構造方面都顯得單一乏味。
六、對南寧市公交候車亭、地鐵候車站的人性化創(chuàng)新設計的建議
(一)候車亭設計與城市文化相融合
作為城市公共環(huán)境的一個元素,候車亭的設計已經成為都市文化的表象之一,南寧市的城市風格特點與人文內涵從候車亭這一個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應該有著息息相關的聯(lián)系。因此,南寧市的候車亭設計不能單獨作為一個環(huán)境空間元素老考慮,要結合南寧市的歷史、壯鄉(xiāng)文化等諸多方面來考慮,才能夠體現(xiàn)南寧市的城市特點。
(二)增加一些附屬功能。
目前南寧市公交候車亭、地鐵候車站基本僅僅只有候車、避風雨的功能,但是南寧市經濟發(fā)展迅速,已經逐步發(fā)展成為了一個較現(xiàn)代化的大都市,所以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也逐步增多了起來,而南寧市的公交候車亭、地鐵候車站除了廣告基本沒有什么特別豐富的信息。所以,我們可以增加信息提供功能,讓南寧市民或者其他人們在南寧候車亭、候車站就能獲取到許多信息。。
(三)合理布局站點,增加經濟效益。
人們乘坐公交地鐵的目的大多都是為了便利,但若是站點布局不合理,那人們很有可能會選擇其他的出行方式,而經濟效益也會隨之降低,所以合理布局站點,是南寧公交候車亭、地鐵候車站必須要做到的事情之一。
七、結語與展望
公共交通候車亭的設計優(yōu)劣關系著數(shù)量眾多的使用者的切身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同時對社會公共交通事業(yè)與和諧文化也會產生-定的影響,因此需要得到公交運營單位和設計者的更多重視,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fā),利用先進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方法,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滿足受眾需求,推動可持續(xù)思想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進步。以前的設計缺少與“人”的互動性,缺少用戶體驗,在號稱”體驗經濟”“體驗時代”的今天,優(yōu)秀的設計需要把人的體驗放之首位才能設計出與自然環(huán)境、人的生活相和諧的產品。
參考文獻:
[1]張東初從工業(yè)設計看城市公共設施的設計[J]城市問題, 2003.
[2]張東初.創(chuàng)造設計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2.
[3]程能林工業(yè)設計概論[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
[4]伊利爾沙里寧城市:它的發(fā)展、衰敗與未來[M].顧啟源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6.
[5]柳冠中.設計文化論[M].哈爾濱: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7.
[6]周敬編著, 《公共藝術設計》[M],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
[7]文艷群,董繼先,李倩.探討“從一般到特殊”的無障礙設計思想小包裝工程,2011.32(6):78- -81.
[8]張莉娜,王宗雪煙臺城市VIS設計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包裝工程.2011.32(8):1-4.
項目基金:
廣西財經學院2019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區(qū)級立項,項目編號:201911548089
作者簡介:
粟津津(1998-2-)女,漢族,廣西桂林,廣西財經學院,本科,學生,研究方向財政學。
謝夢春(1998-8-)女,漢族,廣西橫縣,廣西財經學院,本科,學生,研究方向財政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