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曄
小時候看《西游記》,以為就是師徒四人取經(jīng)的故事,他們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著實不容易,妖怪總是那么厲害,而令人欣慰的是孫悟空更厲害。長大后逐漸明白,原來《西游記》不只是神話故事那么簡單。西天取經(jīng)遭遇的苦難,原來就是我們?nèi)松飞系目部?。然而我們現(xiàn)實中的困難都如妖怪般有強大的靠山,而我們沒有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和觀音菩薩的指點迷津。
那么我們該如何是好呢?電影《風(fēng)雨哈佛路》的主人公麗斯說:“我要更努力,更努力地把自己推到另外一個世界中去?!爆F(xiàn)實中的我們也只有如此,除了加倍努力而別無選擇。
仔細想來,動植物的延續(xù)哪一個不是憑借努力去求取生存呢!蟬從深厚的泥土里鉆出來,沒有領(lǐng)路人,只能憑自己跌跌撞撞爬過草叢,尋找樹木,攀爬上去。背部撕裂的苦痛沒有誰能幫它打止痛劑,只有不斷的撕裂,更深的苦痛,它才能羽翼成蟬。小鹿剛一出生,就掙扎站起來,母鹿也愛莫能助,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直到顫顫巍巍來到母鹿的身邊。一片向日葵,站在最后一排的向日葵總是長得最高,因為不高它就會被淹沒其中,它就得不到陽光的沐浴。
雞蛋從外打破是被人食之的命運,從內(nèi)打破是生命的突破。別人的踏步踩不出你的足跡,別人的槳也渡不了你的船。若要實現(xiàn)生命突破,就要勇敢撞破困難之墻;若要抵達成功彼岸,只能自己邁步啟程。這世上,有路可遵循已萬分幸運,不要埋怨道路崎嶇荊棘遍布,因為從來就沒有一馬平川的坦途讓你直達終點;這世上有??珊叫?,也是機會難得,不要祈禱波瀾不驚的一帆風(fēng)順,因為也從來沒有永久的風(fēng)平浪靜任你揚帆遠航。
有很多人堅守不下去了,放棄當(dāng)下的一切,甚至是生命。其實,靜下心來思考,沒有誰不是負重前行,歲月靜好永遠是一種心境或憧憬。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童話的天真,現(xiàn)實的甘苦淹沒了憧憬的浪漫,江湖不在武俠小說里,人生處處有江湖。前行中無人為我們護航扛難,所以我們必須做自己的擺渡人。
張愛玲說:“笑,全世界與你同笑,哭,你便獨自哭?!蹦愕目嗤此藷o法感悟,苦樂全憑你自己去渡。所以陶淵明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方式歸隱,以“心遠地自偏”和“復(fù)得返自然”的心態(tài)渡自己,所以即使“結(jié)廬在人境”,也達到“而無車馬喧”的境界。面對2次官場被貶,蘇東坡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豁達處世,以 “一衰煙雨任平生”的瀟灑渡自己,從而達到“人生有味是清歡的境界”。
行走在黑夜里,即使沒有照亮前行的燈,繁星不會辜負趕路人,以清醒心看世態(tài),以干凈心處世,不被諸相迷惑。佛語“佛不渡人,人自渡”,意思就是佛救不了你,人是未來佛,佛是未來人,人只可自救,自救即可成佛,“自助者天助”也正是此意。
大漠無邊,駱駝可以載你過去;大海無邊,輪船可以載你到彼岸。心靈之海浩蕩無邊,慈航引渡的人只能是你自己;生活之海浩瀚無垠,迎風(fēng)遠航的人也只能是你自己。這世上,誰都做不了你內(nèi)心的主人去為你導(dǎo)航,只有自己是你最好的擺渡人。
做自己的擺渡人吧,先渡心,拋棄繁雜,在心底世界種植蘅蕪香草,方可不讓雜草叢生;再渡念,放棄雜念,安于一隅品茶悟禪,遠離攀比爭斗;復(fù)渡身,拒絕逐流,保持自己潔身自愛。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