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袖榮
摘 要:利用數字技術、保護數據類比推理分析傳統(tǒng)壁畫的制作過程,以珂羅版技術復原敦煌壁畫的存真性和稀見性,有利于解決敦煌壁畫的色彩虛擬復原應用與敦煌壁畫保護和傳播。珂羅版技術泥板復原敦煌壁畫,為考古和藝術史研究提供原始資料和技術數據支持,成功應用到壁畫保護和修復領域,成為文物保護與傳播新的手段和方法。
關鍵詞:珂羅版技術;敦煌壁畫;復原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省社科聯和甘肅社會科學學術活動基金會項目“珂羅版技術在敦煌壁畫保護中的應用研究”(19ZZ26)研究成果。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佛教文化的寶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極高的藝術價值。然而經過歲月的洗禮,莫高窟的壁畫正面臨著多種病害的侵蝕。由于時代變遷以及敦煌研究院石窟壁畫穿越歷史滄桑而產生斑駁的歷史厚重感,物理手段的修復方法存在難度大、周期長、成本高等挑戰(zhàn)。綜合數字技術、壁畫保護數據色譜分析、壁畫臨摹體系、計算機科學等學科領域知識,當下如何建設敦煌壁畫珂羅版技術復原系統(tǒng)的設計范式,實現利用壁畫的圖像數據信息,對破損敦煌壁畫進行復原并推廣到文化遺產的保護實踐當中迫在眉睫。
一、珂羅版技術在敦煌壁畫保護與傳承中的歷史溯源與面臨問題
珂羅版是一種誕生于德國的印刷技術,對于文物的復制保護和文化傳承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珂羅版是Collotype的音譯詞,作為一項古老的書畫復制技藝,主要用來復制古代藏畫、書法、碑拓、璽印。1986年中央責成國家文物局作為技術性實驗項目在敦煌研究院建立珂羅版工作室,珂羅版工作室擁有國內最完備的技術與價值60多萬的珂羅版多色印刷設備,由信息采集室、制版室、分色修片室、印刷室、繪制室、裝裱室六個部門構成,開啟珂羅版工藝間接保護敦煌莫高窟壁畫的歷史(圖1)。在國家文物局支持下,敦煌研究院在20世紀90年代,開創(chuàng)性地將珂羅版技術與敦煌壁畫臨摹相結合。時至今日全國僅有北京國家文物出版社、上海博物館、敦煌研究院三個機構完整保留珂羅版工作室的設備與技術,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博物館珂羅版工作室主要從事古代藏畫、書法、碑拓、璽印等數量不多的復制工作。日本便利堂株式會社改良了印刷使用的紙張和油墨提高印刷作品的保存時間和印刷效果,基于傳統(tǒng)技法創(chuàng)新,改進珂羅版制作繁復的工序,縮短制作時間與成本,開發(fā)多樣的珂羅版產品,擴大消費者受眾面。上海博物館的珂羅版制作技藝可以說保留了更多傳統(tǒng)技法,相較于上海博物館傳統(tǒng)的壓式印刷機,日本便利堂株式會社使用的是大型的滾筒式印刷機,將玻璃板固定在印刷機上后,由負責印刷的專業(yè)人員根據原作自行調制顏色。顏色的調制和微調全靠結合其多年的經驗來完成。目前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范圍能夠掌握珂羅版全套技術人員不超過20人,人才匱乏是現在珂羅版技術面臨最大的問題,珂羅版技術的掌握需至少10年以上的學習,且珂羅版技術強調團隊的高度配合與和默契,隨著老一輩工作人員面臨退休,珂羅版技藝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嚴重問題。
目前敦煌研究院壁畫檔案、傳播、展示手段,一般采用圖像志記錄闡釋加數字中心制作高保真印刷品和美術研究所工作人員臨摹復制品。這些方法無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至少存在如下缺失:臨摹由于參與者的知識、認識的水平不同以及技藝水平的高下而造成“再創(chuàng)造”的偏差,不能反映對象的本真狀態(tài)。使用照片反映壁畫,與壁畫原作在尺寸和材質上有明顯不同,容易產生“心理距離”。高保真印刷品由于本身的特點和限制,線條和色彩略顯“輕薄”,壁畫上的一些精致微妙之處也表現得不夠充分,與壁畫原作在質感、量感的厚重品質上存在著差距。20年來,敦煌研究院珂羅版工作室潛心研究應用珂羅版技術復制、復原敦煌壁畫。在科技發(fā)展的今天,敦煌研究院珂羅版工作室建設敦煌壁畫珂羅版技術復原系統(tǒng)的設計范式,依托數字中心的圖像數據和古代壁畫保護研究中心提供的保護數據,實現利用壁畫的圖像數據信息對破損敦煌壁畫進行修復建立敦煌壁畫珂羅版技術復原系統(tǒng)數據集。突破珂羅版?zhèn)鹘y(tǒng)工藝材質,選用泥草為壁畫復原基底,實現敦煌壁畫原色、原貌復原。在壁畫選材、照相制版、電腦分色、修版、曬版、印刷制作各個環(huán)節(jié)做技術改進,突破珂羅版紙本印刷技術,實現泥板印刷,達到形象準確、色彩豐厚、體現壁畫復原視覺與觸覺的真實感(圖2、3)。當然我們也欣喜地發(fā)現2005年12月山西省委宣傳部與文物局在北京文化宮舉辦“華夏文明看山西”藝術周系列活動之一的“山西古代壁畫珂羅版復制精品展”,珂羅版壁畫復制品的成功應用和傳播,展示了山西古代壁畫的杰出成就。北京東方寶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李東方利用珂羅版技術紙本復原敦煌壁畫,利用珂羅版技術復原壁畫并推廣到文化遺產的保護實踐,為此2016年李東方榮獲全球華人影響力人物“文物保護終身貢獻獎”。
二、珂羅版技術在敦煌壁畫保護與傳承中的啟示與展望
目前,敦煌石窟壁畫數字化保護和珂羅版技術研究性復原臨摹結合,成為無損復原敦煌石窟藝術的新手段,拓寬文化遺存的保護與研究新途徑。珂羅版技術在復原敦煌壁畫,實現科技創(chuàng)新與文物保護方面得到實質性進展與突破,使得敦煌壁畫在圖像研究、科學復制和文化傳承方面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提供可能,展現文化遺產保護和可持續(xù)性創(chuàng)新。利用珂羅版工藝壁畫復原敦煌壁畫,由于采用了傳統(tǒng)手工印制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手段,以科技與藝術的核心理念來展現對文化遺產保護和可持續(xù)性創(chuàng)新的多元化、系統(tǒng)性的研究成果,不僅保證了壁畫復原的技術含量和有限數量,又能客觀反映出壁畫的真實面貌,使觀者無論從藝術史的角度還是從審美欣賞和學術研究切入,都能獲得有價值的感悟和收獲。文化遺產除了保護,更重要的是“讓文物活起來”,推動文物交流互鑒,給它更廣闊的舞臺,讓更多的人接觸,傳播文物背后的歷史文化價值,這才是我們保護文物的初心。珂羅版技術以數字、科技與藝術的核心理念來展現對文化遺產保護和可持續(xù)性創(chuàng)新,使敦煌壁畫所具有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得到更深的挖掘,研究領域得以拓展,同時為我們考察歷史上發(fā)生過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現象,提供更多豐富而珍貴的形象資料和新的研究思路。
哈佛大學亞瑟賽克勒博物館保存著11幅敦煌莫高窟壁畫,目前流失海外的敦煌壁畫,在回歸不現實的前提下,經敦煌研究院溝通實現了文物“數字化回歸”。珂羅版技術利用數碼影像技術與電子分色機實現敦煌壁畫的信息轉換,結合珂羅版技術復原了流失海外的這批敦煌壁畫,無論是材料材質還是色彩的層次感都能達到壁畫原作的厚重感和質感。珂羅版技術復原流失海外的敦煌壁畫,突破珂羅版?zhèn)鹘y(tǒng)工藝材質,選用泥草為壁畫復原基底。敦煌壁畫的承載載體是砂礫巖層地仗,敦煌壁畫珂羅版復原選用最接近壁畫底仗的泥草為基底,實現傳統(tǒng)技術紙本突破,實現泥板印刷,達到形象準確、色彩豐厚、體現壁畫復原視覺與觸覺的真實感的效果,實現敦煌壁畫原色、原貌復原。“線”“色”“神”是敦煌壁畫的靈魂所在?!熬€”是敦煌壁畫的造型基礎,借助數字化技術提取壁畫線結構復原?!吧笔嵌鼗捅诋嫻妍悹N爛的核心,借助數字化保護技術做色彩分析,實現色彩還原,研究壁畫的顏料運用與繪制方法。“神”是敦煌壁畫的核心,在深刻領悟和理解敦煌壁畫的前提下,完成手工修版、繪制,從原真性、完整性、可識別性、藝術性四個角度實現流失海外敦煌壁畫技術復原。珂羅版技術復原流失海外的敦煌壁畫,通過大量文獻調查研究使得原稿的層次、形象、色彩真實而逼真地反映,且層次和色彩的損失率可以人為控制在最低限度。敦煌壁畫珂羅版復原以原大、原色、原貌,再現古代壁畫的面貌和神韻,讓流失海外敦煌壁畫復原回歸。這對于完善敦煌莫高窟文化遺產的圖像研究、科學復制和文化傳承是非常有意義的。
三、結語
以數字、科技與藝術的核心理念展現文化遺產保護和可持續(xù)性創(chuàng)新,為敦煌壁畫在圖像研究、科學復制和文化傳承方面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提供可能。只有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敦煌壁畫復原所蘊涵的豐富信息、壁畫質感、繪畫性、資料存檔才具有可靠性與可行性。珂羅版復原流失的海外敦煌壁畫,為考古和藝術史研究提供原始資料和技術數據支持。珂羅版壁畫復原對學者而言,成為古代壁畫學術研究的輔助工具。對于普通民眾而言,珂羅版技術復原的敦煌流失海外壁畫藝術品能夠擴大文物的受眾面。珂羅版技術將使敦煌壁畫所具有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得到更深的挖掘,研究領域得以拓展,同時為我們考察歷史上發(fā)生過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現象,提供更多豐富而珍貴的形象資料和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單位:
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