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穎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祈福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1495)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臨床婦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由白假絲酵母菌為主的酵母菌暴發(fā)性生長引起。其中臨床癥狀嚴重,外陰或陰道皮膚黏膜有破損,VVC評分≥7分為重度VVC[1]。重度VVC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我院院內制劑清舒洗劑從2010年投入臨床應用至今,治療重度VVC效果良好?,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祈福醫(yī)院婦科門診收治的重度VVC患者79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9例,平均年齡(30.7±7.5)歲,平均病程(3.6±0.8)個月,平均發(fā)病次數(1.68±0.73)次。觀察組40例,平均年齡(32.6±6.5)歲,平均病程(3.8±0.6)個月,平均發(fā)病次數(1.75±0.78)次。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發(fā)作次數等基本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VVC)診治規(guī)范修訂稿》中復雜性VVC診斷[1]。癥狀:外陰瘙癢、灼痛,可伴尿痛及性交痛,白帶增多;體征:外陰潮紅、水腫,可見抓痕或皸裂,小陰唇內側及陰道黏膜附著白色膜狀物,陰道內可見較多白色豆渣樣分泌物,可呈凝乳狀;實驗室檢查:菌絲陽性;VVC評分≥7分。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年齡18~50歲;病程在2年以內。
1.4 排除標準 妊娠期女性;不愿意參加臨床試驗或不配合治療者。
2.1 對照組 采用氟康唑膠囊治療。氟康唑膠囊(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0960164,150 mg/粒)150 mg頓服,第1、4日服用,治療1周。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清舒洗劑。清舒洗劑(廣東在田藥業(yè)有限公司,粵藥制字Z20130002,100 mL/瓶)50 mL加入溫開水1 000 mL中,坐浴,每日1次,每次20 min。治療1周。
3.1 觀察指標 治療后行白帶常規(guī)檢查,未見霉菌為有效,見霉菌為無效;治療前后進行VVC評分,瘙癢、疼痛、充血和水腫、抓痕、分泌物量,按照輕重程度計為0~3分。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據。正態(tài)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3 結果
(1)VVC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VVC總評分、瘙癢、疼痛、充血和水腫、抓痕、分泌物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患者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患者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瘙癢 疼痛 充血和水腫 抓痕 分泌物量 總評分觀察組 40 治療前 2.00±0.39 0.70±0.14 1.63±0.59 2.93±0.47 2.50±0.60 9.55±1.40治療后 0.48±0.21△▲ 0.15±0.04△▲ 0.23±0.02△▲ 0.43±0.19△▲ 0.48±0.21△▲ 1.63±0.48△▲對照組 39 治療前 2.00±0.39 0.85±0.27 1.78±0.48 2.78±0.80 2.23±0.77 9.63±1.25治療后 1.03±0.47△ 0.35±0.11△ 0.53±0.20△ 1.08±0.48△ 0.78±0.23△ 3.78±1.27△
(2)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1%(P<0.05)。見表2。
表2 兩組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患者療效比較(例)
重度VVC治療推薦使用氟康唑。氟康唑能有效抑制真菌麥角固醇的合成,使細胞色素P450的激活和合成酶的功能喪失,進而改變真菌細胞膜的通透性,使真菌死亡[2]。但由于抗真菌藥物自身具有的不良反應及真菌耐藥菌株的出現,限制了藥物的應用及療效。居學豐等[3]研究顯示,由于抗生素的濫用及抗真菌藥物的單一,常用藥物的耐藥率偏高,如氟康唑(14.6%)、特比萘芬(42.6%)、咪康唑(47.0%)。因此,推薦使用復方中藥制劑聯合抗真菌藥協同治療重度VVC。
重度VVC屬中醫(yī)“帶下”“陰癢”范疇,多由肝經濕熱和肝腎陰虛引起。嶺南地區(qū)北依五嶺,南臨大海,氣候炎熱,雨量充沛,夏長冬短,四季溫差小,屬于典型的南亞熱帶氣候,因此該地區(qū)人們多為濕熱體質。如謝雪雁等[4]所述:“VVC好發(fā)時令以春夏潮濕多雨炎熱的季節(jié)為主,濕邪損傷任帶二脈,使任脈不固、帶脈失約而發(fā)生帶下病。”患者感受濕熱外邪,濕熱損傷沖任二脈,帶脈失約,出現帶下增多,色黃或膿性、豆渣樣,并伴有臭味,外陰、陰道局部皮膚瘙癢、充血、水腫、皸裂、糜爛等癥狀。
清舒洗劑是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祈福醫(yī)院生產的中藥制劑,是在蛇床子散的基礎上結合嶺南地區(qū)氣候濕熱的特征加減而成。蛇床子散出自《金匱要略》:“(蛇床子散方)溫陰中坐藥。”清舒洗劑由苦參、黃柏、敗醬草、百部、蛇床子、地膚子、白鮮皮、三白草、土茯苓、白礬、車前子、蒼術、薏苡仁組成。方中苦參、黃柏、蒼術清熱解毒,燥濕殺蟲;蛇床子、地膚子、百部、白鮮皮、白礬祛風燥濕,殺蟲止癢;敗醬草、土茯苓、三白草清熱解毒,利濕;薏苡仁、車前子健脾利濕,排膿。諸藥共用,共奏清熱祛濕、殺蟲止癢之效。黃柏可抑菌抗炎,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都有抑制作用[5]。苦參通過抑制炎性細胞因子及白介素受體的表達,從而產生抗炎作用[6]。三白草含三白草酮,能抑制巨噬細胞中炎癥因子的產生[7]。薏苡仁的提取物對細菌、真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8]。
蛇床子素是蛇床子的主要藥理活性物質,蛇床子素通過抑制巨噬細胞釋放炎癥介質,抑制肥大細胞釋放過敏介質,從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人表淺型真菌類、單純皰疹病毒等發(fā)揮抑制作用[9]。施高翔等[10]通過實驗研究表明,苦參與蛇床子聯用可通過下調白色念珠菌菌絲和生物膜形成相關基因的轉錄水平,從而抑制酵母-菌絲二相性轉換,影響其代謝活性,抑制生物膜的形成,破壞生物膜的完整性,從而發(fā)揮抗真菌作用。中藥抗真菌作用機制較為復雜,有實驗表明,單味中藥無或有較小抑菌活性,組成復方后抗真菌活性明顯增強[11]。本研究發(fā)現,清舒洗劑外用配合氟康唑口服治療重度VVC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純氟康唑口服,能提高治療效果,明顯減輕患者局部癥狀,是對中醫(yī)外治法的進一步運用。
綜上所述,清舒洗劑外用配合氟康唑口服治療重度VVC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