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立,馮 曦,馮衛(wèi)兵,江晨輝
(1.海岸災害及防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河海大學),江蘇 南京 210098;2.河海大學 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8)
沙質(zhì)海岸約為全球海岸線總長度的13%,在全球范圍內(nèi)分布廣泛[1]。波浪作用會對沙質(zhì)岸灘形態(tài)造成影響。近年來,全球70%的沙質(zhì)岸灘處于不同程度的蝕退狀態(tài),隨著岸灘蝕退進程的加快,我國沿海地區(qū)的社會經(jīng)濟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到威脅。沙壩的存在會使波浪在離岸較遠的地方破碎,具有保護海岸的作用,沙壩運動是海岸泥沙運動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2]。海岸經(jīng)過長時間的波浪作用和沙壩運動后,與波浪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即為平衡剖面[3]。研究沙壩運動和平衡剖面有助于認識海岸的形態(tài)變化,對于了解海岸長期的動力穩(wěn)定狀態(tài)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沙壩運動是海岸形態(tài)變化的表現(xiàn)形式,平衡剖面是海岸形態(tài)變化的最終歸宿,研究沙壩運動有助于認識海岸達到平衡狀態(tài)前的運動形式。對于沙壩運動,目前存在2種理論,即強迫響應理論[4]和自組織理論[5]。強迫響應理論認為,沙壩的形成是流體動力強制作用的被動響應,波浪破碎會影響沙壩的離岸位置和高度;而自組織理論則認為,海岸剖面形態(tài)本身具有不穩(wěn)定性,任意微小的擾動都會對其造成影響,其自身不斷發(fā)展最終形成沙壩剖面。
國內(nèi)外學者對海岸形態(tài)開展了深入研究:Hsu[6]提出任意角度的波浪均可以使海岸形成平衡剖面,總結(jié)出離岸沙壩運動的計算公式;Günaydin[7]在此基礎上研究沙壩在波浪作用下的運動規(guī)律,系統(tǒng)考慮不同類型的波浪對沙壩運動和平衡剖面的影響。隨著對沙壩運動認識的提高,許多學者提出海岸平衡剖面模型,主要包括有Dean模型[8]、Bodge模型[9]、Lee模型[10]、Larson-Kraus模型[11]。國內(nèi)學者也對海岸形態(tài)的變化進行了研究:茍大旬等[12-13]對沙壩的產(chǎn)生和運動規(guī)律進行研究,同時對海岸剖面的恢復展開討論;蔣昌波[14]對不同的波浪動力因素下沙質(zhì)岸灘的演變規(guī)律進行深入研究。
本文對沙質(zhì)岸灘的形態(tài)變化展開研究,綜合考慮水深、周期以及海岸植被對沙質(zhì)岸灘剖面演變的影響,旨在探究沙質(zhì)岸灘在不同情況下的演變規(guī)律,得出最大沖刷深度、最大淤積深度、沖刷面積和淤積面積的變化情況。
試驗在河海大學海工實驗室波浪水槽中進行,試驗水槽全長80 m,寬0.5 m,高1.2 m,水槽配有造波系統(tǒng)。試驗布置如圖1所示,設斜坡的起點為原點,波浪傳播方向設為x軸正方向,豎直向上為z軸正方向,建立平面二維坐標系。試驗中采用DJ800型波高采集系統(tǒng)測量沿程波高值,采用武漢大學開發(fā)的URI-IIU型高精度河床模型地形測量儀進行地形剖面測量。
圖1 試驗布置
試驗采用概化模型,以1:10的單一沙質(zhì)斜坡為岸灘地形,斜坡起點為設定原點,使用中值粒徑0.34 mm、密度2.65 t/m3的天然沙,沙子的不均勻系數(shù)Cu=d60/d10,為1.173,曲率系數(shù)Cc=d30/(d60/d10),為0.995。
本次試驗設定水深h=30、45和60 cm,周期T=1和2 s,波高H=10 cm,采用光灘和有植被覆蓋2種形式,有植被覆蓋的覆蓋率為9.43%。植被覆蓋方法采用剛性小木桿模擬剛性植物,木桿半徑為0.5 cm,在每100 cm2分布有12根木桿。植被覆蓋實物與計算如圖2所示。
圖2 植被覆蓋(單位:mm)
試驗組次命名方式如下,以水深h=30 cm,周期T=1 s,波高H=10 cm的光灘為例,試驗組次命名為GT-h30T1,GT代表光灘,h30代表水深為30 cm,T1代表周期為1 s,因波高均為10 cm,故在此命名方式中不體現(xiàn)波高的大小,植被覆蓋率9.43%的前綴則為ZB,后綴數(shù)字與前面命名方式相同。不同組次試驗工況均以此方式命名。需要注意的是,有植被覆蓋時水深不取h=30 cm條件,因為在有植被覆蓋的情況下,h=30 cm時的試驗效果不明顯。試驗工況如表1所示。
表1 試驗工況
通過預備試驗,發(fā)現(xiàn)波浪作用60 min后岸灘剖面形態(tài)趨于穩(wěn)定,形成平衡剖面。因此,每組試驗均進行60 min,因波浪在試驗水槽中會形成反射波,故試驗中規(guī)則波采用斷續(xù)造波的方式,每次造波1 min后即停止造波,待水面穩(wěn)定后繼續(xù)造波,重復以上步驟60次,測量每1 min造波后岸灘的形態(tài)變化。在每組試驗結(jié)束后,將沙坡進行攪拌并重新鋪設,恢復原始狀態(tài),再進行下一組試驗。
根據(jù)地形數(shù)據(jù),以每10 min為1個變化周期,繪制0~60 min的岸灘形態(tài)變化(圖3),以期得到岸灘形態(tài)的變化規(guī)律。在圖3中,每10 min的岸灘形態(tài)變化的坡面起點均為0點,將每個時刻的沙壩峰連接,可以得到沙壩的運動軌跡,運動軌跡代表沙壩峰在x方向的運動。
圖3 岸灘形態(tài)隨時間變化
從圖3可知,沙壩形成后并非靜止不動,而是隨時間變化存在離岸和向岸的往復運動,岸灘存在單一沙壩峰或雙沙壩峰,沙壩峰的位置會隨著水深和周期的變化而改變。對于光灘,當h=30 cm和h=45 cm時只存在單一沙壩峰,而當h=60 cm時沙壩出現(xiàn)了雙沙壩峰,且第2個沙壩峰都位于灘肩處(距坡面起點500 cm處即為灘肩)。對于植被覆蓋率為9.43%的岸灘,岸灘始終存在雙沙壩峰。當植被覆蓋率為9.43%、h=60 cm、T=1 s時,隨著時間的增大,雙沙壩峰逐漸消失,整個沙質(zhì)坡面的變化最為平穩(wěn),沙質(zhì)坡面達到平衡剖面狀態(tài)。
影響岸灘形態(tài)變化的因素有水深、周期等(圖4、5)。
圖4 水深變化時岸灘形態(tài)變化
圖5 周期變化時岸灘形態(tài)變化
從圖4可知,對于光灘面,h=30 cm時只存在單一沙壩峰,沙壩峰x坐標為214 cm,在x=350 cm后沙質(zhì)坡面平穩(wěn);h=45 cm時岸灘第2個沙壩峰有出現(xiàn)的趨勢,但不明顯,第1個沙壩峰高度增加,同時開始向岸運動,從x=214 cm運動到x=332 cm處,在x=520 cm后沙質(zhì)坡面平穩(wěn);h=60 cm時,第1個沙壩峰高度減小,第2個沙壩峰開始凸顯,兩沙壩峰相對高度基本一致,在x=660 cm后沙質(zhì)坡面平穩(wěn)。對于植被覆蓋率為9.43%的情況,h=45 cm和h=60 cm情況下均存在雙沙壩峰,h=60 cm的沙質(zhì)坡面更紊亂。可以發(fā)現(xiàn),隨著水深的增大,單一沙壩峰會演變成雙沙壩峰,整個沙質(zhì)坡面越來越紊亂,且對岸灘的影響也越來越靠岸。
從圖5可知:對于光灘,周期的改變對整個沙質(zhì)坡面基本無影響,沙壩峰位置基本不變;對于植被覆蓋率為9.43%的情況,隨著周期的增大,整個沙質(zhì)坡面變得紊亂,沙壩峰高度增加,對沙質(zhì)坡面的影響略微靠岸。
為了更清晰地反映植被對岸灘形態(tài)變化的影響,取灘面相對變化量Y0=Y最終-Y原始,Y0為正時代表岸灘淤積,Y0為負時代表岸灘沖刷。圖6為光灘和植被覆蓋率9.43%岸灘形態(tài)相對變化的比較。
圖6 光灘和植被覆蓋率9.43%時岸灘形態(tài)相對變化
從圖6可知,在h=45 cm、T=1s時,有植被覆蓋情況下岸灘的淤積和沖刷都明顯減小,岸灘淤積的相對高度從42 cm減小到35 cm,岸灘沖刷的相對高度從63 cm減小到31 cm,在x=200 cm之前,岸灘整體淤積向離岸方向運動。h=45 cm、T=2 s時,對比光灘,有植被情況下岸灘在x=350 cm前基本無明顯變化,但是x=350 cm后岸灘的淤積顯著增大,岸灘的沖刷略微增大,岸灘淤積的相對高度從39 cm增大到94 cm,岸灘沖刷的相對高度的絕對值從41 cm增大到63 cm。h=60 cm、T=1 s和T=2 s時,在有植被覆蓋的情況下,岸灘的淤積和沖刷均減小,但是減小程度不大。
根據(jù)岸灘形態(tài)的測量結(jié)果,通過matlab計算分析得出最大沖刷深度、最大淤積深度、沖刷面積和淤積面積。表2為不同工況下沖刷與淤積參數(shù)的最終值。
表2 不同工況下沖刷與淤積參數(shù)最終值
圖7為光灘時0~60 min最大沖刷深度和最大淤積高度的變化,圖8為植被覆蓋率9.43%時0~60 min最大沖刷深度和最大淤積高度的變化。
當岸灘為光灘時,對于最大沖刷深度,水深為45 cm、周期為1 s(GT-h45T1)的最大沖刷深度最大,最終值為6.269 cm;水深為60 cm、周期為1 s(GT-h60T1)的最大沖刷深度在前20 min達到6 cm以上,但隨著時間的增加,最大沖刷深度逐漸減小,在60 min時為2.687 cm。其他試驗工況下最大沖刷深度呈波動狀態(tài),最大沖刷深度的最終值始終在1.8~3.8 cm之間,相差不超過2 cm。
對于最大淤積高度,水深為60 cm、周期為2 s(GT-h60T2)的最大淤積高度初始達到最大,即10 min時達到6.368 cm,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最大淤積高度逐漸減小,最終值為4.179 cm。對于光灘時的6種試驗工況,最大淤積高度的最終值始終在3.0~4.2 cm之間,相差不超過1.2 cm。
圖7 光灘最大沖刷深度和最大淤積高度
圖8 植被覆蓋率9.43%時最大沖刷深度和最大淤積高度
總結(jié)得出,除水深為45 cm、周期為1 s(GT-h45T1)的最大沖刷深度達到6.269 cm,其余試驗工況的最大沖刷深度的最終值相差始終不超過2 cm,最大淤積高度的最終值始終相差不到1.2 cm。
當植被覆蓋率為9.43%時,其變化較大,尤其是水深為45 cm、周期為2 s(ZB-h45T2)試驗工況,最大沖刷深度和最大淤積高度的初始值均較小,分別為4.378 cm和3.134 cm。隨著時間的增加,其最終值分別達到6.269 cm和9.353 cm。其他試驗工況下最大沖刷深度和最大淤積高度變化較小,最終值相差均不超過2 cm。
圖9為光灘時0~60 min淤積面積和沖刷面積的變化,圖10為植被覆蓋率9.43%時0~60 min淤積面積和沖刷面積的變化。
光灘的沖刷面積和淤積面積隨時間的變化不大,整體呈波動狀態(tài),無明顯的上升或下降。對于沖刷面積,GT-h45T1試驗工況時最大,GT-h30T1試驗工況時最小,分別為481.35和109.75 cm2。
圖9 光灘沖刷面積和淤積面積
圖10 植被覆蓋率9.43%時沖刷面積和淤積面積
對于淤積面積,GT-h45T2試驗工況時最大,GT-h30T1試驗工況時最小,分別為539.19和149.96 cm2??梢园l(fā)現(xiàn),無論是沖刷面積還是淤積面積,GT-h30T1試驗工況均為最小值。
當植被覆蓋率為9.43%時,ZB-h45T2試驗工況時沖刷面積和淤積面積變化較大,其初始值較小,分別為373.84和364.18 cm2。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其最終值均達到最大,分別為571.73和659.40 cm2,均超過570 cm2。ZB-h45T1試驗工況的沖刷面積和淤積面積均為最小,分別為115.43和277.53 cm2。
當水深最小且周期T=1 s時,沖刷面積和淤積面積始終最?。欢谥芷赥=2 s試驗工況時,沖刷面積和淤積面積總是較大,除光灘時水深45 cm、周期1 s(GT-h45T1)試驗工況的沖刷面積為最大,其余沖刷面積和淤積面積最大和較大的情況均為周期T=2 s時。
1)在規(guī)則波作用下,沙質(zhì)岸灘會出現(xiàn)沙壩峰,為單一沙壩峰和雙沙壩峰2種存在形式。隨著水深的增加,沙壩峰從單一沙壩峰變化為雙沙壩峰,整個沙質(zhì)坡面越來越紊亂,且沙壩峰發(fā)生向岸運動。周期的增大會使沙質(zhì)坡面變得紊亂,但整體影響不大。
2)當植被覆蓋時,岸灘的淤積和沖刷均減小,但當水深為60 cm時,植被對岸灘基本無影響。原因如下:①水深過大時,波浪的作用太明顯,已達到風暴潮的效果,植被的影響微乎其微;②植被覆蓋率過小,達不到維持岸灘平穩(wěn)的效果。
3)當植被覆蓋率為9.43%、水深h=60 cm、T=1 s、H=10 cm時(ZB-h60T1),隨著時間的變化,雙沙壩峰逐漸消失,整個沙質(zhì)坡面的變化最為平穩(wěn),沙質(zhì)岸灘達到平衡剖面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