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許立 馬志遠
【摘 要】我司成品件煙輸送系統(tǒng)主要由雙履帶輸送機、鏈條機、分揀機等構成,用于合流、分揀、輸送件煙。原有件煙分揀后件煙定位裝置故障率高,造成分揀道故障頻次為3.76次,維修工作量大。對此,我們通過優(yōu)化分揀后件煙輸送裝置,基于滴水節(jié)流算法設計件煙輸送控制方式,對輸送機控制程序進行優(yōu)化。自改造后,設備運行情況良好,故障頻次降為0.73次,有效提高設備運行效率。
【關鍵詞】滴水節(jié)流算法;件煙;輸送
1.存在問題
件煙分揀后通過帶有輥子附件的鏈條進行輸送定位,由于該輸送方式定位不可靠,易出現(xiàn)件煙歪斜等定位故障,且需頻繁維護輥子附件,經統(tǒng)計改造前3個月分揀道故障頻次為3.76次(故障次數(shù)/入庫件煙數(shù)量(萬件)),直接影響車間生產。通過對件煙定位裝置進行試驗,發(fā)現(xiàn)存在以下問題:裝置定位方式不穩(wěn)定、控制方式不合理,是造成分揀道故障頻次高的根本原因。
(1)定位方式不穩(wěn)定
輥子采用固定和自由轉動兩種形式,并采用角度安裝,實現(xiàn)件煙自動靠邊定位。件煙向前輸送時,受到摩擦力f作用,運行到末端擋板后,受到向后的推力。由于定位輥子軸線與擋板間存在一個斜角α,定位輥子與件煙之間存在滾動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合力使件煙向側邊護欄靠緊,到達抓煙定位點。
(2)控制方式不合理
現(xiàn)有定位裝置采用一個驅動電機,通過鏈傳動輸送。定位裝置緩存件煙數(shù)量為3件,件煙先后到達定位裝置后,鏈條持續(xù)輸送,待第3件件煙到位后停止運行,輸送機采用一段式控制方式。
通過分段控制試驗,在第1、2件煙到位后,將第3件煙用緩存氣缸頂起,使其停止在緩存輸送機,以達到分段式控制效果,由單因子方差分析得出,P值小于0.05,說明分段控制同定位故障二者之間存在顯著性相關性。
針對上述問題,通過優(yōu)化輸送裝置和控制,提高設備運行穩(wěn)定性。
2.改進方法
(1)定位裝置優(yōu)化
采用電動輥筒輸送定位方式,將帶輥子附件鏈條輸送方式更換為柔性度更高的電動輥筒,重新設計了6個通道的控制電路圖。根據(jù)電動滾筒的功率及電流需求情況選擇了雙通道冗余電源輸出,確保電源供應穩(wěn)定,當某個分揀道或電源通道出現(xiàn)故障后,不影響另外的分揀通道,提高了系統(tǒng)冗余性能。
(2)控制流程優(yōu)化
在綜合考慮設備低功耗性及確保流程順暢性后,對PLC電控程序重新設計,采用了滴水式節(jié)流控制算法。與原有流水式控制相比,該控制算法定位更加精準,能降低設備運行時長,降低能耗,提高設備使用壽命。
3.改造效果
改造后定位輥筒共3分段進行控制,每段由一個電動滾筒通過多楔帶帶動若干個從動輥筒輸送。3個電動滾筒分別控制件煙1、件煙2、件煙3的輸送和停止,所有件煙均能獨立控制,運行定位測試情況如圖所示1。
通過對6個緩存通道分別進行了72次測試,測試件煙分段運行定位準確率達到100%,同時經測算,全年可產生71292元的經濟效益。
通過改造,件煙輸送裝置實現(xiàn)分段控制,電機間歇運動,同設備之間相對摩擦時間縮短,件煙定位準確。改造后電動棍運行穩(wěn)定,定位不準問題顯著改善,件煙定位故障頻次明顯降低。經統(tǒng)計,改造后3個月件煙分揀道故障頻次降為0.73次,降低80%以上,有效提高件煙輸送分揀的穩(wěn)定性,滿足件煙碼垛需求,保障車間正常生產。
參考文獻:
[1]李銀華,趙凡,姜克森,王博.煙箱分揀自動控制系統(tǒng)研究.包裝工程,2015,36(3).
作者簡介:
黃許立(1985-),男,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自動化物流系統(tǒng)的維護。
通訊作者:
馬志遠(1987—),男,本科,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自動化物流系統(tǒng)的維護。
(作者單位:龍巖煙草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