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友芹
古詩詞意韻深遠,跨越時間的維度直抵人心。筆者以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為例,通過反復誦讀,引導學生習得朗讀詩歌的技巧和方法,用朗讀的方式去“觸摸詩人的
脈搏”。
一、讀出自己的體驗
1.引讀
師:你有多久沒有朗讀了?你有多久沒有被一首古詩所感動了?無聲的文字,有聲的傾訴,我們是朗讀者!這里是“鹽城市中學生朗讀者”節(jié)目錄制現場,本期關鍵詞是—
生(齊聲):風雨。
師:誦讀的作品是—
生(齊聲):《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屏顯〗
關鍵詞:風雨。
誦讀作品:《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師: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長河中,有太多的古詩詞描繪著風雨。“風雨”在孟浩然的《春曉》里是“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在杜甫的《春夜喜雨》里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風雨”還在—
生1:在杜牧的《清明》里是“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生2:在張志和的《漁歌子》里是“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生3:在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里是“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生4:在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里是“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生5:在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里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2.扶讀
師:我們的“朗讀者”已經躍躍欲試了!第一首,齊—
〖屏顯〗《夜雨寄北》(略)。
(生齊讀)
師:這是封家書。家書往往在平白的話語中,包含著細膩豐富的感情。默讀第二遍,在注釋中,勾畫、圈點出關鍵信息。
(生默讀)
師:這首詩中有哪些感情?
生1:歸期不定的苦澀與無奈、孤獨與凄涼等。
師:怎樣用聲音傳達情感?我們先看看古人是怎樣讀詩的。
〖屏顯〗
古人讀詩,有誦有歌。歌指的是把詩當音樂一樣唱出來;誦則是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注意輕重緩急,有節(jié)奏地反復讀。
師:我們朗讀吧!如果要表現“君問歸期”中包含著的盼歸的熱切期望,同學們可提快語速、提高語調讀;如果要表現歸期不定的苦澀與無奈,同學們則可把調子壓下去,輕輕地、慢慢地,甚至嘆一口
氣。齊—
生(齊):君問歸期未有期。
師:平常的問答,已觸動淚點。下一句?
生2:巴山夜雨漲秋池—
師:今夜,夜雨漲滿了秋池,詩人的思念之情也表現得淋漓盡致。漲要重讀、拖音、上揚,齊—
生3:巴山夜雨漲秋池—
師:巴山一帶荒涼偏遠,作者獨處異鄉(xiāng)又逢寒夜大雨,“巴山夜雨”怎么讀?
生4:低沉、緩慢,讀出孤寂的感覺。
師:我何時才能和你一起啊,“何當”還要讀出—
生5:期待團聚的迫切心情,提高音量并拖長“何當”,何—當—共剪西窗燭。
師:剪燭西窗時談談今夜思念之苦吧,這句—
生6:讀得輕一點、慢一點,卻話巴山夜雨時。
師:未來的歡樂更反襯了今夜的思念之苦。讓我們一起吟誦出這家書中情緒的起伏、跳躍!
〖屏顯〗
(輕、急地)君問歸期—
(輕、緩、失落地)未—有—期—
(低、緩地)巴山夜雨—
(揚聲、重讀)漲—秋—池—
(急切地)何當。
(揚聲,喜悅地)共剪—西窗燭。
(抑聲,苦澀地)卻話—巴山—夜雨時。
(生齊讀)
3.自讀
師:李商隱的思念中有著無盡的凄楚,默讀陸游的詩及頁下的注釋,勾畫重要信息:這首詩要讀出什么?
生1:陸游愛國的豪情和悲壯。
師: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生2:收復失地,臨死時還寫了《示兒》。
師:請同桌共同揣摩:如何吟誦出詩中的悲
與壯?
〖屏顯〗
仔細揣摩,“吟誦”悲、壯。
“輕”讀還是“重”讀。
“緩”讀還是“急”讀。
聲“抑”還是聲“揚”。
聲“斷”還是聲“連”。
(小組合作)
師:準備好了嗎?我們朗讀吧!
生3:僵臥孤村不自哀。我用重讀“不自哀”突出詩人不以衰老自棄的樂觀豪邁。
生4:僵臥孤村不自哀。我平靜地抑讀“僵臥孤村”,讀出詩人晚境凄涼,凸顯他的偉大心愿。
師:是的,年雖老而志不衰。
生5:尚思為國戍輪臺?!笆喤_”突出詩人的偉大志愿!
生6:尚思為國戍輪臺。我提高“尚思”聲調,并且把“思”字拖音,突出對屈辱求和的人的嘲諷!
師:山河破碎,我一老朽猶思殺敵,你堂堂兒郎怎能偷生?讀出對主和派無情的嘲諷,齊—
生(齊讀):尚思—為國—戍輪臺!
師:讀出殺敵衛(wèi)國的熱切渴望!
生(齊讀):尚思為國—戍—輪—臺!
生7:夜闌臥聽風吹雨。我重讀“風吹雨”,這暴風驟雨的聲音很像戰(zhàn)場上的拼殺吶喊。
生8:夜闌臥聽風吹雨。我輕讀“風吹雨”,國家命運如風雨飄搖。
師:“夜闌”是什么意思?
生9:夜深了。
師:夜將盡,人未眠。“夜闌”要怎么讀?
生10:夜—闌—臥聽風吹雨。低沉、拖音,讀出夜不能寐的焦灼與痛苦。
生11:鐵馬冰河入夢來。我重讀“鐵馬冰河”凸顯詩人渴望殺敵衛(wèi)國的豪情!
生12:鐵馬冰河入夢來。我重讀“入夢來”凸顯詩人壯志難酬的悲憤!
師:“入夢來”輕一點?
生13:似乎更能突顯報國無門的傷痛。
師:通過聲音的抑揚頓挫來演繹詩歌情感的方式,叫“吟誦式”誦讀。
二、讀出自己的想象
師:吟誦一首詩,遇見一段故事。請同學們自由誦讀詩句,講講你想象到的故事!老師先任選一首做示范—
〖屏顯〗
示例:我是孟浩然。那個春日清晨,我怡然醒來。窗外,鳥鳴啁啾,清脆婉轉,她們在歡歌,還是在點評這大好的春光?一陣花香沁入鼻息。哦,想必,昨夜那柔柔的輕風、蒙蒙的細雨,已讓我的小院落紅遍地。有多少花被這春雨打落呢?于是,我欣然提筆寫來—(領,全班齊讀古詩)
師:無聲的文字,有溫度的故事,我們聽,你說!
生1:我是李商隱。那夜秋雨纏綿,漲滿秋池。我獨坐書房,又一次展開家信,“何日歸來”剛讀一句我已淚目。此刻,“你”一定也在家中思念我吧?何時能重聚?到那時,我們剪燭西窗,說說今夜的思念、今夜的你和我。于是,我傷感地提筆寫來—
(全班齊讀)
師:重情重義李商隱!下一位。
生2:我是陸游。那晚,年邁多病、僵臥孤村的我躺在床上,窗外雨大風狂,屋內冷如地窖。我一心想去保衛(wèi)邊疆啊!夜深了,我輾轉反側。窗外的暴雨聲,多像戰(zhàn)場上的拼殺吶喊??珊藿鹳\入侵、可恨奸人當道,而我空有一腔報國熱血,只能在夢中的戰(zhàn)場拋灑。于是,我悲憤地提筆寫來—
(全班齊讀)
師:亙古男兒一放翁。這份豪情與心痛,讓人熱淚盈眶。這種進入詩歌故事情境中誦讀的方法,叫“聯想式”誦讀。不一樣的故事,一樣有“風”有“雨”,“風雨”有著怎樣的作用?
生3:李商隱的“風雨”渲染了孤寂悲涼的氣氛。
生4:融情于景,更顯思念的深切。
師:這寒夜苦雨,契合了詩人的思念。
生5:陸游的“風雨大作”像極了戰(zhàn)場的吶喊拼殺,聯想沙場征戰(zhàn)就很自然。
生6:“風雨”象征南宋王朝風雨飄搖的命運,寄托了陸游對國事的憂慮。
師:很顯然,這些“風雨”已不只是自然界的風雨,它寄托了特定的情感,就叫作詩歌的“意象”。自然萬物都可以傳情達意,齊—
師:把握常見意象,有助于揣摩詩作情感,感受含蓄之美。
三、讀出厚度
師:孩子們,讓我們盡情地讀吧,讀出厚度,開啟更遠的“風雨詩”誦讀之旅。
(印發(fā)4首課外風雨詩)
〖屏顯〗
小組合作,設計朗讀。
選擇你喜歡的古詩,細品詩中情感,小組朗讀演繹。
師:準備好了嗎?我們朗讀吧!
生1:我們選讀《謝亭送別》,用“聯想式”朗讀:深秋午后,離別的弦歌中,好友的小船漸遠。兩岸風光很美,可我無心欣賞。我喝醉了,醒來時已是傍晚,友人的船早已消失在江面。陪伴我的只有滿天風雨。于是,我傷感地提筆寫來—
全組齊: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師:把握得非常好?!八绷鳌边€可以略高一點,表現出詩人內心的波動。
生2:我代表我們組讀《如夢令》,這首表達思念的詞,只適合一個人低沉地吟詠:木葉紛紛歸路,殘月曉風何處。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幾許。秋雨,秋雨,一半西風吹去。
師:曉風寒,秋雨涼,襯托得這思念更加濃烈。
生3:我們組選的是《天平山中》,雨細細的,風暖暖的,花香甜蜜。我悠閑地在山中走著,忘記走了多遠,黃鶯婉轉歌唱一路送我。我高興地提筆寫來—
小組齊: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師:“茸茸”“樹樹”是疊詞,要讀出節(jié)奏感。細雨、暖風、果樹香,讓人陶醉!
生4:我們組讀《定風波》,它充滿正能量。
師:說來聽聽?
生4:在外面玩的時候下雨了,別人慌亂他卻“吟嘯”“徐行”,他想到面對人生風雨也要坦然淡定。我們準備領讀、齊讀—
(領)莫聽穿林打葉聲,
(齊)何妨吟嘯且徐行。
(領)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齊)一蓑煙雨任平生。
(領)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齊)山頭斜照卻相迎。
(領)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齊)也無風雨也無晴。
師:你們已經讀懂了蘇軾!孩子們,讓我們記住這首詞。成長路上偶遇“風雨”時,讀一讀這首詞吧。齊—
(全班齊)
師:風雨之中,人生百味。
〖屏顯〗
風雨,有時是恬淡閑適的自得。
風雨,有時是離別相思的惆悵。
風雨,有時是思親憂國的心痛。
師:風雨,其實是一種……
生(齊):心情!
師:這種由一首讀到多首的方法,就叫“拓展式”誦讀。
四、課堂總結
師:今天,黃老師做了一個“課外古詩誦讀”的示范。
〖屏顯〗
課外古詩誦讀,
確定一些誦讀的專題,
運用一些誦讀的技巧,
選擇一些誦讀的方式,
1+X……
師:誦讀前,我們可以確定專題,這樣既不零散又有助于深入?!帮L雨詩”是按—
生1:詩歌意象歸類。
師:還可讀“李白詩”“杜甫詩”等專題,這是按—
生2:作者歸類。
師:“愛情詩”“田園詩”等專題,這是按—
生3:主題歸類。
師:“詠春詩”“詠秋詩”等專題,這是按—
生4:季節(jié)歸類。
師:孩子們,今后,你們要有計劃、有步驟地由一首讀到一群,去美美地享受這獨有的中國符號。本期《朗讀者》到此結束。課后,請同學們收集、誦讀“鄉(xiāng)愁類”古詩,當青春遇見鄉(xiāng)愁,一定會有一些“愛與哀愁”,會牽絆住你的心。
責任編輯: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