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粗淺的印象中,與老師的相處是一件循序漸進的事。
剛開始是懼怕,因為老師總比我們懂的知識多一點??珊髞戆l(fā)現,有時也未必如此,有一次歷史老師說起“張獻忠江口沉銀”的故事,當時覺得他說得還不錯,可當我讀過與此相關的文章后,才知道史實并非如老師所說。張獻忠失敗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需要還原歷史背景才能清楚其中一二,而不是簡單下個結論就可以的。這也是我與老師交往的一種方式。從前,班主任教代數幾何,或許是欠缺理科思維的緣故,這門功課我無論如何努力都難以達到理想的分數,班主任老師一直給予我極大的鼓勵。這樣的情感在今天似乎很少見了,所以他們的形象一直深深地銘刻在我的記憶中。
我讀的初中是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學校,多虧有這些老師的幫助,再加上個人的努力,我才順利升入高中。
當我看到這幅漫畫,不由得浮想聯翩。這種師生關系,有些像古時候學徒與師傅的關系,學生在訓練中日積月累,努力學習各種技能;老師在教導學生時,嚴厲又不乏溫情。這樣的“匠人”生活繁復、無趣,卻也是在磨煉我們的意志。試想,若是沒有老師恰到好處的指點,我們在學習的路上是很有可能會走彎路的。
最近有一部電影《老師好》,我從影片中感受到尊師重教的美好氛圍。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此教育理念在中國傳承了一代又一代。在我的讀書生涯中,遇見過形形色色的老師。比如曾經的物理老師,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知道他還是小說家,有著自己獨特的精神和情感世界??梢哉f,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我,讓我從知識中汲取營養(yǎng)。
這師生況味,所追求的是相得益彰,不愛學習的老師就是教育中的落伍者,有被淘汰的危險。如今社會上所倡導的文化復興,需要老師與學生共同完成。
具體怎樣與老師交流或交往?此處語焉不詳。
在今天,師生間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語焉不詳。
作文開頭寫了初中老師給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但缺點也是很明顯的:一是敘事不詳,該交代的未交代清楚;二是未能揭示主題,給人入題過晚的感覺。
這種引用命題材料的方法有些生硬,會讓文章沒有獨立感和整體感。
這里還是沒能點出漫畫的主題和作文主旨,“匠人”式的師生關系也不是漫畫中溫情脈脈的師生關系。
此處重點寫了老師在傳授知識之外給自己的影響,但情感因素被忽略了。
這一段是對全文的總結,也是考生對漫畫主題的解讀。但從這幅漫畫中抽象出這樣一個立意作為作文的主旨,是不夠準確的。
病文診斷
這篇作文的主旨不夠鮮明,所揭示的主題與絕大多數人對漫畫的理解相去甚遠??忌鷱穆嬛欣斫獾降氖菐熒虒W相長、相得益彰,這樣的解讀令人費解。對命題材料的解讀可以求新,但對考場作文而言,精準才是最關鍵的。
升格建議
1.糾偏。即矯正作文的主旨,將原文贊美“師生間相得益彰”這一主題調整成歌頌“新型師生關系”。
2.充實。即充實文中多處語焉不詳的內容,將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展現得更加細致充分,以彰顯出師生之間的美好情感,進而凸顯作文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