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楓,閆柄屹,苗 宇,何明思
(大唐東北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長春 130102)
隨著國家環(huán)保產(chǎn)業(yè)政策的日益嚴格和各大電力集團全力推進“節(jié)水及零排放”改造進程,混凝劑的使用已經(jīng)成為了燃煤電廠水處理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目前電廠預(yù)處理階段所采用的混凝劑主要有硫酸鋁、聚合鋁、硫酸亞鐵等,在處理原水時用量大、處理效果一般,隨著節(jié)水及零排放的推進,為減小末端廢水的處理壓力,對于預(yù)處理階段的處理要求越來越高。
長春某熱電廠所用原水為水庫水,平均濁度通常情況下低于60NTU,其水體主要污染物是氮磷等含量超標,水質(zhì)富營養(yǎng)化狀態(tài)在中營養(yǎng)與輕度富營養(yǎng)化之間徘徊,多年來長春某熱電廠采用聚合氯化鋁(PAC)作為混凝劑去除濁度和有機污染物,但其投加量主要依靠經(jīng)驗。此外,夏季投加聚合氯化鋁電廠對電廠原水的處理效果也未見報道
因此,有必要研究PAC-SA復(fù)配混凝劑對火電廠原水的混凝效果并優(yōu)化出配方及用量,保證高效的原水預(yù)處理,避免對設(shè)備造成影響,減小末端廢水的處理壓力,為廢水零排放的實現(xiàn)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實驗原水為長春市水庫水,其水溫為 21.2~25.4℃,pH為8.1~8.3,濁度為54.3NTU。
儀器:MY3000-6F智能型混凝試驗攪拌儀器,武漢市梅宇儀器有限公司;WGZ-200濁度計,上海昕瑞儀器儀表有限公司;便攜式pH計,浙江力辰儀器科技有限公司。
試劑:聚合氯化鋁(PAC),河南鞏義滕達供水材料廠,其氧化鋁(以Al2O3計)為30%,鹽基度為 40%~90%,pH(1%水溶液)為 3.5~5.0。海藻酸鈉(SA),北京化工廠有限責(zé)任公司,分析純,純度大于99%。
(1)稱取一定量的PAC固體粉末,加入去離子水進行溶解,然后攪拌,配制濃度為10g/L的PAC溶液。
(2)稱取一定量的SA固體粉末,將其放入到60~65℃的去離子水中溶脹一段時間,然后攪拌20~30min,使其完全溶解,配制濃度為1g/L的SA溶液。
(3)維持500~1000r/min快速攪拌至少30s后加入PAC溶液,繼續(xù)快速攪拌30~60s,然后加入一定量的SA繼續(xù)快速攪拌30~60s,接下來以20~200r/min慢速攪拌10~30min,最后沉淀30min。
為得到在pH為8.3左右下,不同水溫下處理效果最好時的最佳加藥量,選取PAC投加量為5mg/L、10mg/L、15mg/L,PAC-SA投加量為PAC5mg/L+SA0.5mg/L、PAC5mg/L+SA1mg/L、PAC10mg/L+SA0.5mg/L、PAC10mg/L+SA1mg/L、PAC15mg/L+SA0.5mg、PAC15mg/L+SA1mg/L進行考察,如圖1所示。結(jié)果表明,單獨投加PAC時隨著PAC投加量的增加,當(dāng)投加量為15mg/L時達到最佳處理效果余濁為5.5NTU,當(dāng)投加PAC-SA時,投加量為:PAC10mg/L、SA1mg/L時達到最佳處理效果余濁為2.3NTU,說明將PAC與SA復(fù)配可有效減少PAC的用量,并且可以達到更佳的處理效果,同時,溫度對混凝劑的處理效果影響較大,最佳處理效果溫度為20~25℃。
圖1 體系余濁-投藥量-溫度曲線
研究表明,鋁鹽混凝劑的使用是水中鋁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3]。水中的殘留鋁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體的危害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4]。選取PAC投加量為5mg/L、10mg/L、15mg/L,PAC-SA投加量為PAC5mg/L+SA0.5mg/L、PAC5mg/L+SA1mg/L、PAC10mg/L+SA0.5mg/L、PAC10mg/L+SA1mg/L、PAC15mg/L+SA0.5mg、PAC15mg/L+SA1mg/L在 pH8.3左 右考察不同投加量對殘留鋁的影響,如圖2所示。結(jié)果表明,隨著溫度的升高,余鋁去除效果逐漸加強,最佳余鋁去除溫度為20~25℃,當(dāng)將單獨投加PVC和投加PAC-SA進行比較,當(dāng)PAC-SA投加量為PAC5mg/L、SA1mg/L時余鋁剩余濃度最低為0.28mg/L,PAC-SA投加量為PAC5mg/L、SA0.5mg/L時余鋁剩余濃度最低為0.58mg/L,而單獨投加PAC5mg/L時余鋁濃度為0.89mg/L;當(dāng)PAC-SA投加量為PAC10mg/L、SA1mg/L時余鋁剩余濃度最低為0.56mg/L,PAC-SA投加量為PAC:10mg/L、SA0.5mg/L時余鋁剩余濃度最低為0.59mg/L,而單獨投加PAC10mg/L時余鋁濃度為0.95mg/L;當(dāng)PAC-SA投加量為PAC:15mg/L、SA1mg/L時余鋁剩余濃度最低為0.68mg/L,PAC-SA投加量為PAC15mg/L、SA0.5mg/L時余鋁剩余濃度最低為0.72mg/L,而單獨投加PAC15mg/L時余鋁濃度為1.22mg/L,說明SA對余鋁的去除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圖2 體系余鋁-投藥量-溫度曲線
選取最佳水力條件下經(jīng)分析計算得到的G值和Gt值列于表1中。在絮凝階段,攪拌強度和攪拌時間直接影響絮凝過程中的水力條件,進而影響最終的絮凝效果。G值和Gt值能將抽象的水力條件定量描述。由實際工程經(jīng)驗,得知綜合考慮攪拌強度和攪拌時間后,Gt值宜取104~105,上述實驗結(jié)果所得G值和Gt值結(jié)果均與經(jīng)驗值相吻合。說明本實驗對PACSA復(fù)配混凝劑所產(chǎn)生的極佳處理效果既有實驗基礎(chǔ)論證、經(jīng)驗值依托又有理論依據(jù)。
表1 最佳水力條件下計算得到的G值和Gt值
1)PAC-SA的最佳投加量為:PAC10mg/L、SA1mg/L,將PAC與SA復(fù)配可有效減少PAC的用量。溫度對PAC的混凝處理效果影響非常顯著,溫度較低時時,PAC-SA的混凝處理效果很差,當(dāng)水體溫度為20~25℃時,PAC-SA的混凝處理效果較好,最佳溫度為20~25℃。
2)隨著溫度的升高,余鋁去除效果逐漸加強,最佳余鋁去除溫度為20~25℃,比較單獨投加PAC和投加PAC-SA。在單獨投加PAC情況下,隨著PAC投加量的增加,水中的殘留鋁量逐漸升高,當(dāng)PAC投加量為15mg/L時水中余鋁量高達1.38mg/L,當(dāng)投加PAC-SA時可以明顯看出海藻酸鈉的添加對余鋁的去除具有促進效果。綜合考慮混凝效果和余鋁去除效果選取PAC-SA的最佳投加量為:PAC10mg/L、SA1mg/L,余鋁為0.56mg/L時作為最佳加藥量。
3)PAC-SA處理夏季長春某熱電廠原水效果很好。復(fù)合凝劑體系投藥降時間短,絮凝效果更好,污泥濕基重量輕,是較理想的絮凝劑。最佳水力條件研究表明:復(fù)合絮凝劑體系所需水力條件要求較高。
綜上所述,在夏季投加PAC-SA對長春某熱電廠原水進行強化混凝處理,效果較顯著,為長春某熱電廠及相似電廠處理低濁、高天然有機質(zhì)原水提供了一定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