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源源 , 龐華基 , 劉 釗 , 宋 琳 , 鄧 猛
(1. 青島市氣象災害防御技術中心, 山東 青島 266003; 2. 青島市氣象災害防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 青島 266003; 3. 山東省氣象局氣象災害防御技術中心, 山東 濟南 250000)
目前, 對閃電的定位主要采用時差法, 即利用閃電電磁場波峰到達多個測站的時間來計算閃電發(fā)生的位置, 我國氣象和電力系統(tǒng)建設的閃電定位網均是采用這種定位方法[1-3]。多人[4-10]研究揭示, 當雷電電磁場沿地表傳播時, 地表的起伏和下墊面電導率的不同, 均會對雷電波傳輸產生影響。Weidman等[11-12]和 Willett[13]等觀測表明, 隨著觀測距離的增大, 海面對雷電電磁波譜具有低通濾波功能, 超過1 MHz的高頻分量按照頻率平方的倒數迅速衰減, 超過20 MHz的則幾乎觀測不到。Ming和Cooray等[14]和張其林等[15]利用數值模式從理論上驗證了海面對雷電電磁場傳播的影響。李東帥等[16-18]利用時域有限差分算法(FDTD)分析起伏地表的雷電電磁場傳播特性及其對閃電定位系統(tǒng)的影響, 指出由起伏地表引起的雷電電磁波上升沿時間的延遲, 會對基于時差法的閃電定位系統(tǒng)產生影響。
綜上, 前人對陸地對雷電電磁場的傳輸影響以及其對閃電定位誤差的影響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對海面對雷電電磁場的傳輸影響及其對閃電定位誤差的影響的研究較少, 本文擬在前人的基礎上, 利用Wait近似算法分析海浪對雷電波傳輸的影響, 并進一步分析這種影響對基于時差法定位閃電帶來的誤差。
近海的閃電探測和定位對港口作業(yè)、船舶的航行及經濟活動十分重要, 因此研究近海起伏海面對閃電定位系統(tǒng)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取一次雷暴天氣過程, 將實測的浮標站風場數據輸入模式算法中, 有針對性地研究海面對雷電電磁傳播的影響, 為近海雷電探測及定位誤差修訂提供參考。
假定地面的電導率無限大, 閃電通道垂直于地面,則地表任意一點處的垂直電場的時域表達式為[19-20]:其中,0ε為自由空間的介電常數, z′是地面觀測到閃電回擊電流脈沖波頭的位置, tb(z′)是地面觀測到閃電回擊電流脈沖從地面到目前波頭位置的時間,tb(z′)=(z′2+r2)1/2/c, r是觀測點距雷電回擊通道的水平距離, c是光速。L′(t)是t時刻觀測到的回擊通道長度,v是閃電回擊速度, i(z′,t-R(z′)/c)是回擊電流沿通道的分布, ()zθ′是z′與觀測點之間的角度, R(z′)是z′與觀測點之間的距離。雷電回擊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雷電回擊過程示意圖Fig. 1 Geometry of lightning return stroke
根據 Wait算法, 雷電回擊過程產生的垂直電場沿起伏海面?zhèn)鞑r, 距雷電回擊通道水平距離r處的垂直電場為[14]:
為了研究Wait近似算法的準確性, Shoory等人[24]分析了混合傳輸路徑雷電電磁傳播的 Wait算法, 指出在距離閃電通道10 km時, Wait近似算法的計算得到的峰值電場最大觀測誤差為 4.8%, 峰值上升時間的最大誤差為 18%。張其林等人[25]又進一步驗證了距離閃電通道200~1 000 m范圍內Wait近似算法的精確度, 認為在距離閃電通道幾百米的近距離范圍內, Wait近似算法的精確度也可以接受。
按照Barrick等效表面阻抗理論[26-27], 起伏海面的等效表面阻抗Δeff可表示為:
其中, Δ為平靜海面的等效表面阻抗, Δ′為起伏海面引起的表面阻抗的增量。
其中, γ和η分別為x和y方向的波數(或空間頻數)。V(γ, η)是不規(guī)則起伏地表的高度譜密度函數。如果已知 V(γ, η), 根據公式(6)—(12)可以計算起伏海面的歸一化等效表面阻抗Δeff。
在模擬海面的雷電電磁傳播過程中, 選取合適的海面模型非常關鍵, 近年來人們發(fā)現海浪既具有規(guī)律性又具有隨機性, 利用二維分形模型能夠更為貼切地描述真實海面。本文采用王運華[28]提出的一種改進二維分形海面模型, 這種改進模型同時考慮了空間波數大于和小于基波波數的兩種波浪對海面表面輪廓的影響, 海面譜的表達式為:
其中 S(γ, η)為譜密度, D(γ, η, φ)為方向分布函數。
其中φ為海浪和風向之間的角度,β0為雷電電磁場和風向之間的角度。
本文選取2015年4月2日這次雷暴過程, 將青島長門巖浮標站的風速數據輸入到以上的模式中,分析此次雷暴過程青島近海起伏海浪對雷電電磁場的影響。
青島長門巖浮標站位于距青島海岸線 23.3 km的長門巖島。這里采用的是 10分鐘的風速平均值,也就是十分風速。圖2給出了2015年4月2日雷暴天氣過程時的十分風速, 可以看出, 此次雷暴過程不同時刻風速的變化非常大, 十分風速的最大值達到13.4 m/s, 最小值為2.5 m/s。
回擊通道底部電流即基電流, 基電流中的擊穿電流和電暈電流都采用雙Heilder指數表達式計算[29],其表達式如下
其中,I01、I02分別表示擊穿電流和電暈電流最大值,η1、η2為修正因子,τ11、τ12、τ21、τ22分別表示用來確定電流上升時間、衰減時間以及峰值的時間常量,n1、n2為電流陡度因子。這些參數具體取值見表1, 則閃電回擊通道底部基電流的波形如圖3所示。
表1 繼后回擊各參數的取值[30]Tab. 1 Parameters of the subsequent return strokes
圖3 閃電通道底部采用的基電流波形Fig. 3 Channel-based current waveform corresponding to a typical subsequent return stroke
閃電回擊模型選取MTLL(the modified transmissionline model with linear current decay with height)模型[31],即回擊電流波形隨高度呈線性衰減, 其表達式為:
圖 4給出了起伏海面對地閃回擊垂直電場的影響,觀測點距閃電通道的水平觀測距離d分別為1、30、100、200 km。假定電磁場傳播方向與風向垂直。曲線1表示電導率無限大的理想海面, 曲線2、3、4、5分別表示風速為2.5、5.2、8.7、13.4 m/s的海面垂直電場強度。
圖4 起伏海面對時域垂直電場的影響Fig. 4 Propagation effect of sea surface on the lightning vertical electric field in the time domain at distances of 1 km (a, b), 30 km(c, d), 100 km (e, f), and 200 km (g, h) from the lightning channel
由圖4可以看出, 觀測距離相同時, 海面的起伏對垂直電場峰值的影響不顯著, 但對波形的上升時間的影響較為明顯。風速越大, 即海面的起伏程度越大, 上升時間越長; 當觀測距離變化時, 垂直電場達到半峰值的時間隨著距離而增大。
為了具體分析風速對上升沿時間影響的原因,圖5給出了圖4對應的垂直電場頻譜??梢钥闯? 隨著觀測距離的增加, 地閃回擊電磁波譜的高頻成分優(yōu)先衰減, 觀測距離小于100 km時, 頻率超過10 MHz以上的部分按照 1/f2的速度快速衰減(f為頻率)。超過100 km時, 電磁波譜的中低頻段也逐漸開始衰減。
同樣的, 我們對水平磁場進行分析研究, 發(fā)現海面的起伏對水平磁場的影響與垂直電場類似。差別在于, 二者到達半峰值的時間不同, 相同的海表情況和相同的觀測距離, 水平磁場到達半峰值的時間滯后要短一些。
因此, 當觀測距離很遠且風速較大時, 無論是利用垂直電場還是水平磁場, 進行雷電放電參數的反演, 海面起伏的影響都不容忽視。
根據以上對雷電電磁波沿起伏海面?zhèn)鞑ヌ匦缘难芯拷沂? 海面的起伏會導致地閃回擊電磁波上升沿時間的有不同程度的滯后, 這會引起基于時差法的閃電定位系統(tǒng)在定位時產生誤差, 從而影響閃電定位的精度。
2.4.1 山東省閃電定位系統(tǒng)介紹
圖5 起伏海面對垂直電場頻譜的影響Fig. 5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a surface on the lightning vertical electric field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at distances of 1 km (a, b), 30 km (c, d), 100 km (e, f), and 200 km (g, h) from the lightning channel
山東省閃電定位系統(tǒng)于2006年6月布設完成, 由中國華云技術開發(fā)公司研制生產。系統(tǒng)主要由采用了時差法(TOA)進行閃電定位, 由 13個閃電定位儀組成, 分別在章丘、龍口、榮成、即墨、日照、東明、東平、沾化、夏津、魚臺、蒙陰、郯城和昌邑, 位置如圖 6所示。山東省內大部分地區(qū)閃電探測效率理論值為 95%(圖 6)。
圖6 山東省LD-II閃電定位系統(tǒng)探測效率圖Fig. 6 Detection efficiency of LLS in Shandong Province
2.4.2 計算結果及分析
對于時差法的閃電定位系統(tǒng), 為了減小下墊面的影響, Cooray、Honma等人[32-33]提出了幾種確定與測量波形相關的到達時間的方法。在本文中, 我們將考慮兩種方法: (1)對應于電場峰值的波頭時間, (2)對應于電場的半峰值時間。
表2和表4分別給出了此次天氣過程中不同風速下電場峰值對應的波頭時間和半峰值時間。表3和表5分別對應于表2和表4的延遲時間。值得注意的是,當觀測距離較近時, 風速對電場峰值的波頭時間影響很小。電場的延遲時間隨風速以及觀測距離的增大而增大。當距離可達100 km以上時, 風速對峰值場的時間有顯著影響。當風速達到13.4 m/s, 觀測距離為200 km時, 波頭時間為0.575 μs, 對應的延遲時間為0.075 μs, 半峰值時間為0.35 μs, 對應的延遲時間為 0.165 μs。
表2 電場峰值的波頭時間(單位: μs)Tab. 2 Time corresponding to the peak lightning electric field
表3 表2對應的不同風速下起伏海浪相對于平靜海面(v=0 m/s)時的延遲時間(單位: μs)Tab. 3 Time delay corresponding to Table 2
表4 電場的半峰值時間(單位: μs)Tab. 4 Time corresponding to 50% of the peak lightning electric field
表5 表4對應的不同風速下起伏海浪相對于平靜海面(v=0 m/s)時的延遲時間(單位: μs)Tab. 5 Time delay corresponding to Table 4
為了進一步討論海面起伏對時差法閃電定位探測精度的影響, 我們選取了2015年4月2日天氣過程中發(fā)生的兩次閃電(圖 7)。這兩次雷擊共利用了四個測站進行定位, 分別為即墨站(36.392°N, 120.469°E)、日 照 站 (35.432°N, 119.539°E)、 榮 成 站 (37.17°N,122.493°E)和龍口站(37.64°N, 120.341°E)。表 6 給出了輸入參數和結果。計算得出, 當風速達到13.4 km/s時, 海面起伏對閃電定位精度有顯著影響, 由海面的起伏引起的定位誤差分別為12 662 m和3 944 m。第一次閃電定位誤差較大的原因是由于第一次閃擊點更靠近閃電定位系統(tǒng)組網探測的外圍區(qū)域, 產生了較大的布站誤差, 該誤差是由站點之間布放的位置形狀產生的。
圖7 海面起伏對閃電定位的影響Fig. 7 Effect of rough sea surface on lightning location
表6 圖7對應的計算參數和結果Tab. 6 Input parameters and results corresponding to Figure 7
本文分析了海面起伏對雷電垂直電場的影響,并選取2015年4月2日雷暴天氣過程, 將青島浮標站測量的風速數據輸入計算模型。結果表明, 海面起伏對垂直電場的峰值影響較小, 但會引起波形的上升時間的延遲, 風速越大, 即海面的起伏程度越大,影響越明顯。隨著觀測距離的增加, 雷電垂直電場波形的上升時間逐漸變長。分析垂直電場頻譜發(fā)現, 隨著觀測距離的增加, 地閃回擊電磁波譜的高頻成分優(yōu)先衰減, 觀測距離小于100 km時, 頻率超過10 MHz以上的部分快速衰減。當觀測距離超過 100 km時,電磁波譜也逐漸由中低頻段開始衰減。
雷電電磁場沿起伏海面引起的上升時間的延遲,將會影響基于時差法閃電定位系統(tǒng)的定位精度, 通過個例驗證, 定位誤差可達幾至十幾公里。由于閃擊點位置的不同, 定位誤差的差異可能很大。這其中也包括了閃電定位儀組網形狀產生的系統(tǒng)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