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矩陣
經歷過Windows XP系統(tǒng)時代的用戶一定玩過幾個游戲—《掃雷》《紙牌》和《空當接龍》,在電子游戲匱乏的以前,或者說在只有局域網的計算機課上,這幾個游戲是不少玩家消遣時間的好去處。其中《掃雷》這一經典游戲對玩家計算和反應的高要求讓其在如今仍有一批忠實愛好者,還有十分令人驚嘆的全球排行榜榜單,全球排行榜榜單上面的每位玩家的成績足以讓當初無數(shù)把“掃雷”當消遣的我們仰望。
《紙牌》的發(fā)展則沒有《掃雷》那么夸張,撲克紙牌作為當時閑暇時最普及的游戲,人們對其的接受度高,開發(fā)《紙牌》游戲的程序員Wes Cherry對于為什么開發(fā)《紙牌》這款游戲的初衷也這樣解釋:“讓用戶找點樂子?!?/p>
不過,微軟為什么要選擇將《紙牌》放入微軟系統(tǒng)中,則不僅是“樂子”這么簡單了。在1994年時,微軟當時的產品經理Libby Duzan在接受采訪時道出了他們?yōu)槭裁匆獙ⅰ都埮啤酚螒蚍湃胂到y(tǒng)中的原因:“將紙牌游戲放進Windows系統(tǒng)里是為了安撫被操作系統(tǒng)嚇到的用戶?!?/p>
如今已經習慣鼠標操作的用戶可能不知道,在1990年微軟發(fā)布Windows 3.0系統(tǒng)之前,人們使用電腦的主要操作工具并不是鼠標,而是用鍵盤控制的DOS命令行。那時的電腦不能聯(lián)網,打開電腦你能接觸最多的就是各種系統(tǒng)窗口和各種的DOS命令行。
而Windows 3.0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開始逐漸加入了鼠標的操作,為了讓用戶迅速習慣新系統(tǒng)中鼠標的頻繁作用,微軟將《紙牌》這一主要靠鼠標拖動來進行的游戲放入了系統(tǒng)中。一方面讓用戶找點樂子,更主要的是讓用戶在游戲過程中習慣鼠標拖動操作。
任天堂作為業(yè)內老牌的游戲大廠 ,可能國內許多玩家都不知道它是靠花札發(fā)家,在沒有電子游戲之前,任天堂就是日本花札行業(yè)的一霸。
日本的花札從一定角度來說就像是如今國內的斗地主一般的存在—老少皆宜,全民普及。不過花札的牌面更為精美,除去玩法,其本身的精美牌面就十分具有收藏價值。
到后來花札更是已經成為日本的文化符號之一,這讓它逐漸從電子化的潮流中脫離了出來。時至今日花札文化仍舊時常出現(xiàn)在日本的各類文化娛樂產品中—游戲、動漫、電視劇等,包括靠花札發(fā)家的任天堂,也推出了和產品相關的花札紀念卡牌,供玩家收藏賞玩。但這里的花札所代表的意義已經大部分與“銅臭味”無關了。任天堂所出品的花札為不少廠商電子游戲伊始做了鋪墊,又逐漸脫離電子化潮流取得獨特地位的花札,如今仍有少量手游不斷涌出。但這些手游與其說是花札電子化移植,更不如說是借著花札的文化符號魅力和精美牌面進行發(fā)揮的手游,它們并不能代表花札,反而是花札賦予了這些游戲意義。
1998年,鮑岳橋和簡晶、王建華靠著江明科技的50萬元借款成立聯(lián)眾游戲平臺。同年潘恩林和同事成立游戲茶苑。在之后短短幾年間,中國游戲中心、邊鋒棋牌紛紛成立。這些在未來十多年后國內棋牌游戲行業(yè)的龐然大物,起始大多只源于一個偶然和興趣。
不論是鮑岳橋還是潘恩林王卉,為什么會選擇進軍棋牌預習的最大契機僅是因為自身對棋牌的興趣和棋牌電子化的方便簡捷。
從這一角度來說,國內的棋牌電子化契機其實是相對單純的,沒有太明顯的商業(yè)化發(fā)展計劃,對于市場也沒有多大的野心。但隨著巨大市場利益的蒙頭澆來,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國內棋牌游戲市場的撈金潛力,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國內網上棋牌游戲市場高速發(fā)展,同時也紛雜混亂。
在鼎盛時期的溫州,靠網上棋牌游戲一夜暴富或者一夜破產的新聞層出不窮,甚至有不少人當時就依靠著棋牌游戲平臺吃飯生活,在一些鄉(xiāng)下網吧里,絕大部分都是在棋牌游戲平臺上浮沉撈金的人。而從事著與賭博僅有一線之隔的棋牌游戲的人員,也有不少在這個時期被金錢沖昏了頭腦,跨過了警戒線,讓網上棋牌游戲成為表面遮掩,皮下掩蓋著的則是賭博的真相。
愈演愈烈的棋牌游戲狂歡后迎來的是法律的嚴打,昔日如日中天的456游戲于2013年被查封,2018年聯(lián)眾游戲利用網游平臺開設賭場案被偵破……
興起契機相對單純的國內棋牌電子化,到了最后反而成為充斥利益糾紛和灰色產業(yè)的一部分。
實際上,所有棋牌類游戲都或多或少涉賭,區(qū)別在于金額的大小,類似《斗地主》這樣的棋牌游戲,由于系統(tǒng)有關于倍數(shù)的設定,因此在虛擬金幣的輸贏上,數(shù)額是可控的,但某些類型的棋牌游戲在虛擬金幣上基本是人為決定的,這給予了賭博最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