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旭
結合老干部實際,精準把握他們的心理需求,更好滿足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做好新形勢下老干部工作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老干部是黨執(zhí)政興國的重要資源,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重要力量。廣大老干部在締造和捍衛(wèi)新中國的艱苦斗爭中,在建設和發(fā)展新中國的偉大征程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勞,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精準把握老干部的各種需求特別是心理需求,充分發(fā)揮老干部政治強、覺悟高、黨性好的優(yōu)勢,支持和保障他們?yōu)閷崿F(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是新時代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職責和使命。
截至2019年年底,航空工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離退休人員為532人,其中78%為原科研及管理工作人員,80歲以上人員占到40%,這些老干部都是新中國航空工業(yè)建設的重要力量,為新中國航空工業(yè)的建設和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離開工作崗位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角色的轉變,生理和心理方面都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隨之而來的心理問題也日益突出,需要重點關注。因此,在深入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基礎上,結合老干部實際,精準把握他們的心理需求,更好滿足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做好新形勢下老干部工作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把握老年人的心理特點
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基石,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群體,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其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是預防精神疾病、防止機體疾病、促進身體健復、延年益壽的重要因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容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首先,隨著年齡的增加,喪偶、子女外出工作、親友離世等會造成人際關系喪失。居住關系和環(huán)境的改變,經(jīng)濟狀況比較差等因素也會影響老年人的社交意愿。受到家庭關系、社會聯(lián)系、婚姻狀況等影響,老年人特別容易產(chǎn)生孤獨感,這會使老年人產(chǎn)生抑郁和焦慮等心理和行為問題;其次,老年人心理容易受到自身健康狀況的影響,尤其是長期患病和慢性疼痛,會嚴重降低幸福感,容易使老年人產(chǎn)生絕望情緒,由此導致社會參與度降低,引發(fā)心理健康問題。
在老干部工作中,應根據(j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注意老干部的心理變化,關心其特殊心理需求,幫助老干部樹立新的價值觀,指導做好自我保護,調整對人和事的期望值,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保持心理健康。
明確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離退休工作人員應研究老年心理學知識,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在全面了解老年人心理狀況及其規(guī)律的基礎上,結合老干部群體的特性,準確把握老干部心理需求,運用老年心理學,有的放矢地做好老干部工作。
離退休人員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需求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生理健康需求。老干部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逐步衰減,其中部分人員還處于長期病痛折磨中,怕老、恐病、畏死的心態(tài)很容易在群體中蔓延,這種心理狀態(tài)的不穩(wěn)定反過來又將對身體健康產(chǎn)生不良影響,是決定老干部心理狀況的一個重要方面。
情感需求。老干部對子女、老伴的情感依賴會隨著他們自身能力的減退而日趨增長,獨居、空巢老人的狀況更加明顯,比如,由于喪偶獨自生活,子女照顧也非長久,再加上有些人員子女長期不在身邊,導致其心情壓抑,情感脆弱,時間長了,就會陷入抑郁、焦慮、緊張、恐懼、憂心忡忡的情緒中,這些都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需要高度關注。
社會歸屬感需求。離退休人員在崗時忙于事業(yè),尤其是有較高社會地位和廣泛社會關系的老干部,其生活的重心是單位和事業(yè)。退休后,生活的重心轉到家庭,之前的社會聯(lián)系驟然減少,強烈的落差及存在感的下降會帶來心理上的寂寞和失落,無法適應角色轉變,難以找到社會歸屬感。
精準做好離退休工作
準確把握老年人心理,以生活上照顧好、精神上關懷好、思想上關心好為基礎,從傳承黨的優(yōu)良作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高度,用心用情、尊老愛老,精準精細、竭誠服務是做好離退休工作的重要原則。
關愛保障老干部生活,有效滿足生理健康需求。要在了解老干部生理健康方面的訴求基礎上,主動開展針對性的服務,建立綜合服務模式,滿足不同老干部的心理和身體需求。如在醫(yī)療服務方面,可為有特殊需求的老干部安裝呼叫器,保證他們在需要急救的情況下及時聯(lián)系急救中心;對出行困難的離退休人員提供叫車服務,及時上門收取醫(yī)療發(fā)票,快速辦理報銷手續(xù),免去看病的后顧之憂。同時,可就不同主題舉辦健康知識講座,聘請專家、教授講解老年保健知識,利用微信、離退休??乳_設醫(yī)學健康知識專欄,幫助老干部增長醫(yī)療、用藥、飲食、保健、養(yǎng)身等知識。針對有的老干部心理狀態(tài)不穩(wěn)定問題,可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務,為老干部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保駕護航。如定期舉辦老干部心理健康輔導講座,請專家做報告,講授如何樹立健康、樂觀、積極、和諧的心態(tài);開設各類咨詢服務,專為老年人解疑釋惑,提供解決心理問題的途徑及方法,使他們真正做到心情開朗,樂觀豁達,健康長壽。
關注老干部情緒健康,助力保持良好精神面貌。在離退休工作中,要時刻關注老年人情緒情感,把問題想到前面,如在幫助其營造家庭和睦氛圍方面,可經(jīng)常與老干部的子女保持聯(lián)系,尤其是外地子女,定期通報老年人的情況,提醒、督促子女常回家探望,滿足老人與兒孫溝通交流的愿望。堅持做好來電來訪工作,對老干部的感情訴說或者不解的問題,要耐心細致地傾聽和說明,語氣平穩(wěn),不急不躁,使其感受到關心和溫暖。堅持走訪離休人員,建立健康檔案,為后續(xù)跟蹤服務提供依據(jù)。同時,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能夠豐富老干部的生活,在發(fā)揮余熱、奉獻社會的過程中,有益于他們走出情緒低谷,保持健康樂觀的精神面貌??山?jīng)常性組織征文、書畫展覽、詩詞比賽、文藝匯演等,動員老干部積極參加,并創(chuàng)造條件讓有繪畫、書法、攝影等專業(yè)特長的老干部在社區(qū)義務授課,使他們成為感恩社會、回報社會的“時代老人”;定期出版刊物刊登具有陽光心態(tài)、熱心公益活動、充滿正能量的優(yōu)秀離退休人員事跡,讓釋放正能量的老干部受到激勵,讓有正能量潛能的老干部受到啟發(fā)和鼓舞。
尊重關心老干部思想,創(chuàng)造條件助其找回社會歸屬感。老干部思想覺悟高、工作作風好、黨性原則強,大多數(shù)離退休人員離開工作崗位后,有較強的學習和思想表達愿望,離退休工作者應找準結合點和切入點,為他們繼續(xù)發(fā)揮優(yōu)勢和作用提供廣闊舞臺和空間??山⒅匾闆r通報制度,每年定期邀請主管離退休工作的黨委書記、副書記參加老干部座談會,通報單位的各項情況,面對面為老同志答疑解惑,聽取老同志對單位的意見建議;邀請離退休黨支部委員、群眾代表參加單位重要會議,并提供建言獻策機會等。鼓勵老干部積極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邀請他們?yōu)樵诼毿聠T工開展培訓,通過講述自身經(jīng)歷,展現(xiàn)改革開放以來航空工業(yè)的變化發(fā)展,使青年人了解老一代航空人的奮斗史,引導其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過硬工作作風,讓老干部余熱生輝。
離退休干部工作是黨的組織工作和人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黨中央關心愛護廣大離退休干部的重要任務,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新形勢下應結合新要求和老干部特點,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關注離退休人員的身心健康,用心用情,全心全意做好老干部工作。
(作者單位:中國航空工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