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超
摘要? ? 本文以建平縣白山林場文冠果良種基地的文冠果為試驗對象,通過正交施肥試驗,篩選出文冠果生長初期適宜的施肥組合。結(jié)果表明,最佳施肥組合為尿素216 g/株,磷肥磷酸二銨65 g/株和氯化鉀160 g/株。N肥對于文冠果樹高、冠幅、地徑的增長有顯著影響,P肥和K肥效果不明顯。不同的施肥組合對文冠果的產(chǎn)量和果實有顯著影響。
關(guān)鍵詞? ? 文冠果;施肥;產(chǎn)量;生長量;果實性狀
中圖分類號? ? S154.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9-0138-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具有耐寒、耐旱和耐貧瘠等特點,是國家重點開發(fā)的生物質(zhì)能源樹種之一[1-4]。文冠果產(chǎn)量低下制約了該產(chǎn)業(yè)的快速發(fā)展[5]。本文在建平縣白山林場文冠果良種基地開展精準施肥試驗來探討促進文冠果生長發(fā)育、提高產(chǎn)量和經(jīng)濟效益的最佳施肥量,為文冠果的種植推廣提供參考。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建平縣白山林場文冠果良種基地10林班28小班中進行。小班面積10.5 hm2,小班海拔在638~645 m之間,坡向東南、南,坡度為5°,地勢較平坦。土壤為褐土,土層厚度≥50 cm,土壤比較肥沃。
1.2? ? 試驗材料
選擇建平縣白山林場文冠果良種基地內(nèi)八年生的文冠果,其平均樹高為2.5 m,栽植株行距為3 m×3 m,平均地徑為62.5 mm,平均冠幅2.2 m。供試肥料為尿素(46.4% N含量)、磷酸二銨(46% P2O5含量)以及氯化鉀(50% K2O含量)。
1.3? ? 試驗方法
每株文冠果每種肥料共設(shè)置3種施肥水平。施用尿素0、108、216 g/株,即純施N肥分別為0、50、100 g/株,記為N0、N1和N2;施用磷酸二銨0、65、130 g/株,即純施P肥分別為0、30、60 g/株,記為P0、P1和P2;施用氯化鉀0、80、160 g/株,即純施K肥分別為0、40、80 g/株,記為K0、K1和K2。采用正交試驗設(shè)計9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10株文冠果。在2017年文冠果開花期前進行穴施肥料,施肥深度15 cm,距樹干25 cm,當年10月末測量樹高、冠幅、地徑以及相關(guān)果實性狀。
1.4? ?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整理
采用Microsoft office 201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整理,并且使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2? ? 結(jié)果與分析
2.1? ? 正交試驗分析
由表1、表2可知,1、2、3代表3種不同施肥水平,A、B、C代表N、P、K 3種肥料,N肥在0.05水平下差異顯著,而P肥、K肥在0.05水平下差異不顯著。根據(jù)文冠果施肥試驗正交設(shè)計可知,有顯著影響的N肥需要選擇最佳的施肥水平,P肥、K肥可以按照實際的需要進行施肥。由表1可知,本試驗各因素的最佳搭配為A3B2C3,即最佳施肥量組合為尿素216 g/株、磷酸二銨65 g/株和氯化鉀160 g/株。
2.2? ? 不同施肥處理對文冠果生長的影響
由表3可知,在文冠果冠幅變化方面,冠幅變化與樹高變化相似,施肥有利于冠幅增加,以N2P2K2組合的冠幅增加率最高。當P肥施肥量達到最高含量時,N1P2K0組合的文冠果生長效果優(yōu)于N0P2K1組合;當K肥施肥量達到最高含量時,N1P0K2組合的文冠果生長效果優(yōu)于N0P1K2;當N肥施肥量達最高含量時,N2P0K1組合文冠果生長效果優(yōu)于N2P1K0組合。因此,N肥、P肥、K肥對文冠果冠幅的影響效果大小為N肥>P肥>K肥。文冠果地徑的增長率變化與樹高一致,說明施肥對于地徑的增長有一定的效果。在施用N肥量一定的情況下,施用K肥的文冠果地徑增長率較P肥的大,但是差異不明顯;在施用K肥量一定的情況下,施用N肥的文冠果地徑增長率明顯大于P肥;在施用P肥量一定的情況下,施用N肥文冠果地徑增長率明顯大于K肥。說明N肥、P肥、K肥對地徑增長變化的影響大小為N肥>K肥>P肥。
2.3? ? 不同施肥處理對文冠果實性狀的影響
由表4可知,施肥處理后文冠果的果形指數(shù)、百果重、種子千粒重都有明顯提高,但是單果種子數(shù)和出籽率差異不大。果實的橫徑和縱徑平均差異在1.4~10.7 mm之間,因而施肥前后文冠果果實的果形指數(shù)差異不大,但是施肥前后文冠果果實的大小有差異。從百果重來看,施肥處理的文冠果百果重明顯大于未施肥的百果重,其中N2P2K2、N1P2K0、N2P0K1和N2P1K0施肥組合的文冠果百果重相對較大。單果種子數(shù)變化不大,最少14粒,最多達20粒。出籽率是種子重與果實重的比值,其整體變化在45.56%~48.96%之間。文冠果種子千粒重與百果重變化一致,其中N2P2K2、N0P1K2和N2P0K1施肥組合的千粒重相對較大。說明不同的施肥處理組合對文冠果的果實和種子產(chǎn)量有影響。
3? ? 結(jié)論
試驗結(jié)果表明,文冠果生長初期適宜施肥組合為尿素216 g/株、磷酸二銨65 g/株、氯化鉀160 g/株。N肥對于文冠果樹高、冠幅、地徑的增長有顯著影響,P肥和K肥效果不明顯。不同施肥組合對文冠果的產(chǎn)量和果實有顯著影響[6-7]。
4? ? 參考文獻
[1] 徐東翔,于華忠,烏志顏,等.文冠果生物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2] 白彤.文冠果利用與栽培[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3] 閆彩峰.神東公司采煤塌陷區(qū)文冠果育苗技術(shù)試驗研究[D].內(nèi)蒙古: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2009.
[4] 劉秀,李秀華,田月秋.文冠果造林技術(shù)[J].中國林業(yè),2011,61(6):49.
[5] 劉占牛,唐偉斌.北方山區(qū)經(jīng)濟型綠化樹種文冠果的栽培技術(shù)[J].北方園藝.2007(3):153.
[6] 張燕,郭晉平,張蕓香.文冠果落花落果成因及?;ū9夹g(shù)研究進展[J].經(jīng)濟林研究,2012,30(4):180-184.
[7] 柴宏偉.文冠果繁育及造林技術(shù)[J].綠色科技,2019(15):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