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強
巨流河,即遼河,因哺養(yǎng)故鄉(xiāng)、日夜奔騰于人生長河中,被齊邦媛女士引為自傳的書名。齊教授于八十多高齡時,以極大的毅力,費數(shù)年艱辛,深入剖析,嘔心瀝血,終于成書。書既成,人生無悔!齊邦媛與葉嘉瑩先生都生于一九二四年,今年九十七歲了,可喜身體健朗,在此,真心祝福!
讀一本書,了解一個人,體悟不一樣的人生。掩上《巨流河》最后一頁時,我的生命里也流淌著巨流河。佛祖一念動,就有分身,去人間經(jīng)歷一生,所有遭遇感受,加持本體,一樣無二。我輩凡人,當然沒有分身,卻也可以通過閱讀、深悟他人的經(jīng)歷,在意念層面修煉自己,拓寬生命的邊界和緯度,一生如永生,一世即萬世??茖W上似乎也可以解釋的通,量子力學揭示了宇宙的不確定性,薛定諤的貓既是死的也是活的,很可能有無數(shù)個平行宇宙。在每一個平行宇宙中,也許就是每一個意念下,不同的你我在演繹著不一樣的悲歡離合。某個午間,我行走在廬山小道,不經(jīng)意間,陡然見這么一塊石頭,上面刻有一首古希臘哲學家、詩人普洛提諾的小詩《上帝》,“在石頭中沉睡,在植物中呼吸,在動物中夢幻,喚醒混沌的人們”。當時,若有所失,若有所思。浸入《巨流河》時,體悟甚多,在河中流浪,在河中沉浮,在河中夢幻。因有此文。
在此,采擷其中幾點思維碎片,與眾人分享和交流。
一、郭松齡之殤
1925年,雄姿英發(fā)的郭松齡將軍帥奉軍精銳起兵反對張作霖,起初攻城撥寨,勢如破竹,兵鋒極盛??上斑M至巨流河畔時,積累的各方矛盾爆發(fā),尤其是日本人被郭松齡拒絕后派兵干涉,終至功敗垂成。“渡不過的巨流河啊”!兵敗時,郭將軍本可乘快馬出逃,因舍不得丟下曾從刑場上救下自己的夫人韓淑秀,選擇同坐馬車而行。結果,被追上,就地槍決,曝尸三日……其狀悲慘,令人唏噓。
這場景,卻讓人想起這么一段,《史記.項羽本紀》:“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庇涗浟顺h相爭時,劉邦兵敗彭城,倉皇逃跑,路上為了加速,數(shù)次推兒女下車,幸得夏侯嬰不怕死,每次都抱上車來,后來的孝惠帝和魯元公主才得以逃生。而呂后和劉太公被俘。
劉邦終成帝業(yè),而郭松齡橫死。人的一生,什么最重要?情感,道義,事業(yè),還是其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未及生死時,起碼不能成天渾渾噩噩虛擲光陰。修繕自己的精神家園,做一個,每天自強不息的人!
二、朱光潛的英詩課
知道朱光潛,源自《美學散步》。未承想,一代美學大師的英詩課,竟也如此的令人神往。追隨齊邦媛教授細膩的筆觸,仿佛親臨戰(zhàn)時的武大課堂,受益良多。欣賞外國文學,好翻譯,最難得。外語課,英國詩歌,美學大師朱光潛,這幾個元素組裝在一起,魔幻的存在啊!今生無緣親自聆聽,幸有齊教授的生花妙筆,使大師風采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抗戰(zhàn)時期遷至四川樂山的武漢大學物資緊缺,用作外文教材的《英詩金庫》(The Golden Treasury)整個圖書館才六本。齊邦媛買了三大本最好的嘉樂紙筆記本,在夢幻般淺藍色的紙上,就著昏暗的燈光,抄滿了詩句和大師的指引。齊教授特別珍視這筆記,讓其追隨自己一生。
朱光潛先生講雪萊的《西風頌》時,全詩共五段十四行詩,七十行一氣呵成讀完,他口中念著詩句,手大力地揮拂、橫掃……天象的四季循環(huán),人心的內(nèi)在悸動,節(jié)節(jié)相扣宏偉感人,西風怒吼的意象,狂野的精神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朱先生教華茲華斯的《瑪格麗特的悲苦》,動情處,語帶哽咽,最后竟然取下了眼鏡,眼淚流下雙頰,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滿室愕然。
課堂之上,大師清淚,至情至性,天地動容
三、專注之力,純粹之美
齊邦媛教授一生鐘情文學,尤其專注于外國文學教學,苦心孤詣,桃李滿天下。此外,在政治大行其道的時候編寫人性化有時代氣息的中學國文教科書,還有將臺灣文學作品譯編、介紹到世界,這兩件事也很有意義而載譽無數(shù)。
齊邦媛教授一生著述頗豐,學術造詣精深,文學作品卻極少,小說僅一部《巨流河》。然而,助其戰(zhàn)勝苦難的,主要是文學。她自己也提到,華茲華斯的《露西組詩》“是我六十年來療傷止痛最好的良藥之一”。
一生做好一件事,一生凝聚一本書,雖只有《巨流河》,可無憾!“愛如一炬之火,萬火引之,其火如故”,文化的傳承,如是。
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平山中學? 51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