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王翠
摘 要:“異質同構”指的是當客觀物體的存在方式與人類內心的構造達到結構上的一致時就會激起人的審美經驗。“異質同構”能夠用以闡釋翻譯中的“意象”問題,幫助譯者完整傳達原文的“象外之意”。本文以“異質同構”為角度,舉例探究《沁園春·雪》兩個英譯本中對意境的翻譯,以探討格式塔中的異質同構理論對翻譯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異質同構;審美經驗;意象
1 “異質同構”與人的情感
格式塔心理學的理論指出,客觀事物的存在形式同人的視覺、知覺以及情感之間有相互關系,一旦這幾種事物在結構上達到一致,就能刺激人的審美經驗,導致人類內心共鳴的產生。
格式塔理論強調格式塔質的完整性。格式塔質的整體不等于部分的機械相加或部分之和,而是1=1大于2的效果。比如鶴是一種鳥類,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關于仙鶴的傳說,還有諸如“閑云野鶴”“云中仙鶴”的成語表達。因而當“白云”和“鶴”放在一起時,中國人看到的雖是兩種“象”,但審美體驗卻是一種仙境的神圣之感,是“象”和“象中之意”的整合。
從翻譯來看,譯者作為中介,需將原作中的意圖和信息重新編碼,轉化成一個新的語言符號。這種新的語言符號必須具有完整的格式塔質,也就是形、象、意及其整體結構的結合。因而,譯者應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仔細推敲原文,理解原文語境,并據此弄清其完整的格式塔質,還原原文的格式塔意象。這樣才能使目標語讀者在“異質同構”的作用下,對外部事物產生類似的情感體驗和審美共鳴,也就是“移情”。
2 簡析《沁園春·雪》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主席在1936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當年毛主席率領紅軍長征部隊戰(zhàn)略轉移到達陜北時恰逢大雪封山,他為觀察當地地形環(huán)境親自登上了那白雪覆蓋的千米塬地并目睹了白雪下的祖國秀麗河山。由此情此景聯(lián)想到前途光明的革命形勢,主席感慨萬千欣然提筆,懷著對革命必勝的一腔熱血寫下了這首奔放豪邁、氣勢磅礴之詞。
整首詞以“雪”詠興,奔放自由,借對物的贊頌詠嘆革命之志。該詞上片筆觸豪邁,描繪了中國北方壯美靈動之雪景;展現(xiàn)了磅礴豪邁的意境;抒發(fā)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下片縱橫議論,評點古今人物,抒發(fā)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豪情壯志;詠嘆了對革命前途光明的信心。全詞意境壯美,氣吞山河,情感奔放,具有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
3 案例分析
本詞借助對氣勢磅礴的北國雪景之描寫,突出了毛澤東作為中國領袖的寬廣胸襟和偉大抱負。全詞用詞精煉、明快有力,給讀者以鮮活生動、豪邁暢快之感。
因此,譯文在完整表達原詞“象”的同時,還應將原詞中的審美體驗進行有效的傳遞。讓“象”作為“表意之象”而存在。
下面,我們將從“異質同構”的角度,對許淵沖和張彥春兩位譯者的英譯本進行賞析。體會翻譯如何給予目標語受眾相同的精神刺激,以達到移情的效果。
案例1:“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張譯:“The River, high and low, Suddenly stops its flow.”
許譯:“And up and down the Yellow River, all the endless waves are lost to sight”
賞析:這句詞上句是講望長城內外雪染大地。詞人借此句以表達雪之大、之厚、之廣闊,以至于讓河水瞬時冰封,照應了“雪”得主題。讀起來既能感受到雪之寒、之廣,又聯(lián)想到未冰封時大河滾滾滔滔的雄壯氣勢。
反觀上面兩個譯本,張彥春像是字對字的直譯,只是簡單地原詞中意象的進行堆砌。相較而言許淵沖的譯本稍好些,多了些句式上的變化,讀起來更順口。但是,從異質同構的角度來說,兩個譯文都沒有達到“移情”的效果。這兩個譯本更多的對原文“意”的翻譯,并沒有把原詞帶給讀者的那種對雪觸動、對河的震撼傳遞給目標語受眾;沒有表達出原詞中雪之闊乃至瞬時冰封奔騰的大河的壯闊場景,缺少對“象”的完整傳遞。
案例2:“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張譯:“Mountains wave silver snakes; Plains run wax elephants. ”
許譯:“Mountains like silver serpents dancing. Highlands like waxy elephants advancing. ”
賞析: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山、原描繪了成了“銀蛇”和“蠟象”,賦予了雪境以生命感,展現(xiàn)了鮮活、奔放的氣勢。此句還用“舞”“馳”兩個動詞來描繪“山”和“原”,達到了化靜為動的效果;體現(xiàn)了主席在大雪封山之時心生震撼的情愫和情感上的躍動,展現(xiàn)了祖國和革命所具有的奮發(fā)的態(tài)勢和活力。
再看兩個譯文。首先,張彥春近乎直譯,將原文中的意象對照翻譯,沒能表現(xiàn)景色的雄偉開闊及詞人心中的壯志凌云。而許淵沖的譯文用了兩個“l(fā)ike”,用比喻的手法展現(xiàn)了“山”和“原”的生動鮮活,帶給讀者以生動活躍之感。并且許淵沖采用了“serpents”(特別大的蛇;蟒蛇)一詞,更加貼合目標語讀者的文化背景和認知環(huán)境,能夠在目標語讀者的腦中建構一個完整的格式塔質,激發(fā)讀者的審美。
案例3:“欲與天公試比高?!?/p>
張譯:“To challenge God, here they go.”
許譯:“All try to match the sky in height.”
賞析:本句的意思是“雪后的群山高原似乎要和天爭個高低”,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達到了化靜為動的效果,寫出了革命志士心中的壯志凌云。
從格式塔的角度來說,張彥春將“天公”譯成了“God”,雖符合目標語讀者的文化及認知,但只譯出了“象”并無背后的“意”。許淵沖的譯文則更加貼合原文的含義,且“match”一詞體現(xiàn)了原文的擬人手法,讓譯文更加傳神。
案例4:“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p>
張譯:“When its fine? All red clad in white hue? What a brilliant show!”
許譯:“Wait till the day is fine? And see the fair bask in sparkling sunshine
What an enchanting sight!”
賞析:本句描繪了旭日東升,霞光萬丈的雪后壯麗之景。并用擬人手法將祖國化作紅裝的少女進行贊頌。
張彥春的譯本過于直白,無法喚起讀者的美感。許淵沖的版本用了更多形容詞,雖更為生動形象,但從異質同構的角度來講,兩個譯文雖簡要表達了原文的“意”,但都沒有完整的傳達原詞之美。讀起來華麗但空洞。
4 總體感悟
首先,從異質同構的角度比較兩個完整譯本,許淵沖的譯本對原詞意象的翻譯更為傳神,且多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更好地表達原文生動、奔放的性質;張彥春的版本近乎于直譯,只是將原文“象”進行了簡單的傳遞,沒有達到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美感稍有欠缺。
5 總結
格式塔雖屬心理學派,但由于翻譯本身面向讀者和譯者的特征,因而這種理論也可用于對翻譯活動的指導。因此譯者在翻譯時,特別是在翻譯頗有深意的文學文本時,可以適當地應用格式塔“異質同構”理論作指導,以達到傳遞原文本的“象”所包含的“象外之意”,激發(fā)目標語讀者的審美感受,產生與原文讀者相同或相近的審美需求,最后達到更好的傳播中國文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蘇沖.格式塔意象的傳譯[J].中國翻譯,2018(4):13-20.
[2]毛澤東.沁園春·雪[J].1936.
[3]陳剛,黎根紅.格式塔意象重構:話劇翻譯美學之維[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183.
[4]姜秋霞.文學翻譯中的審美過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