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勝 王瑞鋼
摘要:史春荃為清末著名書畫家,官至候選知縣,因兒子史緒任為刑部主事,故又晉封中憲大夫。史氏家族的史春荃、史緒任、史延章以“一門三進士”名聞天下。新鄉(xiāng)市博物館藏有史春荃墓志拓片,墓志為汲縣李敏修撰文,記載了史春荃的生平仕宦,為研究輝縣史氏家族以及清代地方社會風情提供了珍貴資料。
關鍵詞:史春荃;墓志;新鄉(xiāng)市博物館
一、史春荃墓志全文
皇清誥授奉政大夫? 晉封中憲大夫同知銜候選知縣馨吾史公墓志銘
汲縣李時燦撰文
上元席書恒書丹
安陽馬吉樟篆蓋
余幼侍先王父讀書山陽,講塾,執(zhí)箑立左右,見畫竹數(shù)莖,瀟灑如生,心愛之。王父曰:“此同年友移村老人筆也,老人衛(wèi)名宿,精篆、隸、行、草、丹青,咸入神妙?!庇嚯m幼小,已時有一移村老人往來心目間,以未獲一識為憾。光緒壬辰,通籍與公仲嗣小周同官比部,小周勤慎廉樸,有古人風。晨輒夙興,公余,課兒讀甚嚴,聲朗朗聞于外,詢之則曰家君教也。時從案間得公諭書讀之,大抵以廉介堅苦為勖。聞公善談論,胸襟豁達,與人交不設城府,少長雜集,掀鬚笑樂,能得舉坐歡。觀此,知公和光同塵其中,良非茍然者。踰年公謁選來都,始拜公邱第,神明矍鑠,既然有用世志,久弗獲選,則浩然歸去。甲午冬余在京聞先大人訃,小周來吊,神色愴然。適國事?lián)屓粒x不獲告,乙未事平,昂假旋為終養(yǎng)計。余方羨其天倫樂,敘自傷不辰,時思偕吾小周奉公杖履,徜徉蘇門山水間,乃志未遂,而公竟沒也。小周狀公實以書抵余,囑為銘,其何敢辭?
公諱春荃,姓史氏,字馨吾,移村號也,晚更號愛道人。先世隸山西高平籍,乾隆初,公高祖考諱恭者來輝,遂家焉。曾祖考諱廷樞,妣氏張。祖考諱炳國,學生,有防守功。當事者以義捍鄉(xiāng)閭,妣氏莊。考諱緯經(jīng),字翼圣,歲貢生,以公子緒任貴,旌其宅,贈中憲大夫,妣氏王,贈恭人。實生公,公有兄曰存詔,庶妣氏張出也。
公七歲入塾,性穎異,年十九,以縣試第一入邑庠。逾冠,丁王太恭人憂。服闋,食廩餼。聞李文清公講道河朔,往學焉。咸豐壬子,以優(yōu)廩生貢于朝,未及試,發(fā)逆渡河,旋即里,誓眾團防,庚申丁贈公憂,侍疾數(shù)月,調(diào)羹檢藥至褻衣溺器,必躬親瀚滌,困憊不少怠。贈公疾□,值東匪出沒,附身附棺皆如禮。同治甲子,肄業(yè)大梁,每試輒冠軍,文名噪甚,家故貧,奔走四方,以硯田糊口。其間治父喪,助庶母喪,營兄喪,兩失內(nèi)助。姑母適某氏者,夫婦沒無立錐地,寄厝古城上,公為卜葬拮據(jù)備至,不以艱窘語人,惟念早歲失恃未能自立,太恭人之喪多滋遺憾,時為子孫輩道之,淚簌簌下。蓋公孝友性成類如此。
既屢薦不售,援例以訓導在籍候選,丁卯舉于鄉(xiāng),聞報泣曰:“半生淪落,時覬寸進以為親榮,今墓木成拱而始獲雋,其何及也?”冬捻匪竄河朔,輝戒嚴,公佐邑侯謀,守御城無恙。肅清后奏聞加光祿寺署正銜,光緒丁丑,豫大饑,輝尤劇,人相食。公首倡議,請當?shù)腊l(fā)帑賑濟,餓殍遍野,籌資掩瘞之事峻,上聞得旨,以知縣選用。癸未捷南宮引見后,呈歸本班銓選,入都水局。以緝盜出力,加同知銜,遇覃恩,以子緒任職封中憲大夫。
公黎明即起,老而弗衰,奉身儉約,不喜治生,而慷慨好施。聞人急,不待告,輒傾囊助之。遇事不平,義形于色,必排解乃已。鄉(xiāng)鄰口角,或相率質(zhì)于公。晚歲家居,惟以書畫自娛,并精鐵筆,求者日不暇給,片紙只字,士林寶之。所作詩歌、傳志,裒為一集,曰《筠香雜俎》,藏于家,嗚呼,士夫中學問無本,淺中弱植之徒,一技偶長,輒沾沾自負,如我公者,懷抱利器,不獲藉尺寸施,當時即藝術文章亦足名世而傳后,顧自視若無有,知公之所存遠矣。
公生于道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光緒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九日。春秋七十有三。配饒氏,卒于咸豐壬子,享年二十有九,繼配何氏,卒于咸豐甲寅,享年二十有六。均贈恭人。繼配馮氏,封恭人,子三,長緒彪,饒恭人出,早卒,無子。以弟子延壽嗣。次緒任,子小周,丙戌進士,刑部主事。次緒侗,馮恭人出。女四,長適朱,次適李,次適梁,適郭。孫男七:延壽、延康、延熙、延平、延午、延恩、延瑞,女一,以其年九月二十日,緒任等奉公葬于本邑北陳馬邨北原祖塋。銘曰:
于維我公,聞氣所鐘。蘇門蟠郁,泉水淙淙。箓竹三章,頌古君子,公善寫生,匪值形似。涉筆成趣,滿腔皆春。野樵走豎,懷我公仁。吉人古道,與物無爭。君身仙骨,秋月同清。共城之墟,郁郁松柏。作詩銘幽,是為公宅。
二、史春荃墓志考略
墓志首題《皇清誥授奉政大夫晉封中憲大夫同知候選知縣馨吾史公墓志銘》,有清一代,皇帝對臣下的命令皆為“誥”,授予稱“誥授”,贈與稱“誥贈”,封予稱“誥封”。奉政大夫即執(zhí)行皇帝命令的官員,是個虛銜,是為了提高死者的身份特立的。中憲大夫,明清兩代地方知府一級的官員和五品以上皆稱中憲大夫。史春荃生前為候選知縣又加同知銜,因兒子為刑部主事,故又晉封中憲大夫。
李時燦,字敏修,號暗齋,光緒十八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民國初為學務公所議長,河南教育司司長,為史春荃的次子史緒任的摯友。史緒任,字筱周,光緒十二年進士,授刑部主事。
上元席書恒書丹,上元即南京,南京舊稱。席書恒生平不詳。
馬吉樟,安陽人,清代翰林辛亥革命前為湖北臬臺,是辛亥革命志士劉青霞的胞兄。劉青霞原姓馬,婚后隨夫姓。
李時燦的祖父與史春荃是同年(同年,明清時,鄉(xiāng)試、會試同榜登科者謂之同年),所以李時燦為史春荃撰寫墓志。王父即祖父;山陽即輝縣西南山陽鎮(zhèn);箑,即扇子。
三、結語
史春荃墓志進一步佐證了其為光緒九年進士而非同治九年進士,這為省志的撰寫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同時,為了解史春荃生平仕宦提供了實物資料,對進一步了解史氏家族的發(fā)展提供了證據(jù),從中也可以窺探了解清末的文化生態(tài)。
作者簡介:
饒勝(1989.08—),男,漢族,河南省信陽市,碩士研究生,助理館員,研究方向:館藏文物與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