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向往春天
急性子導致了
我的一個小小失誤
在春天的門口
一些愛的語言
好像被過早地說出:
我打翻了一個童年的玻璃瓶子
不大。遮光。
卻有嗡嗡聲
來自于許家巷的阡陌田野
和暖陽下土砌的墻縫里
那時候我沒有立志
做一個養(yǎng)蜂人,或者是收集春風的人
我只是淘氣
那些會飛舞的精靈們
我現(xiàn)在只能替它們說出
對春天向往
出走
陪著季節(jié)一起出走,那里渺無人煙
淚水還掛著
一張沒來的及撕去的日歷
在風中哽咽
那日散落的梧桐葉,預示著秋盡
其中一枚被拾起
有個人坐在甸橋上望著西門灣發(fā)呆
水面異常平靜
而陽光悄悄越過手心
替我留下了落款
春日,失眠
梅花又在二三月里
細細刻劃春天
最后竟有一些敗筆
露骨的紅同一個走過冬日的人
留下了血色
山外停著駿馬,歡呼也來自山外
輕輕擦去血色
閉上眼睛
夜也竟然可以推倒重來
這種重來,有一種久違的明亮
過紅豆山莊
搗爛
夕陽
扁舟,沒有扁舟
我馱來的一根根緋紅的霞
在河灘處上岸
訪古
訴今
拱橋處,確有拱橋
你要告訴我的那些長短句
用夜的呢喃埋下
明清歷史里的愛情,火一樣地劃過
最新栽種的紅豆樹才剛剛成活
窗外,河流
月色賦予了它流淌的生命
靜謐無風的夜晚
一個一個琴鍵定義著天空的戀曲
一個一個音符定格了它永遠作為少女的形象
這里沒有煩心事,沒有更多漂浮物
城市里的打撈船
有時會在放水墩灣集體歇息,或是集體出發(fā)
運輸船隊近幾年已經絕跡
而我在一座舊小區(qū)的居民樓里呆久了
忽然要換到另一座舊樓里住
所不同的是可以在更準確的位置
直面這條河流的轉彎處
海洋涇
在江南古老的地圖上
已經日漸瘦弱
作為一個不曾歇腳的趕路人
它與大海的距離
越趕越遠
有時兩岸遠眺的水杉還會傳來
驚濤拍岸的聲響
但那座江口現(xiàn)代化的閘門
對它心中產生的共鳴
進行了一次次有效的節(jié)制
作者簡介:
許文波,70年代生,居虞山下。江蘇省作協(xié)會員,著有詩集《一意》。作品散見于《星星》《詩歌月刊》《詩選刊》《綠風》《詩潮》《揚子江詩刊》《山東文學》《太湖》《中國詩人》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