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麗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高頻率、快節(jié)奏的社會活動,要求說話人的語言表達清晰、簡潔。因此,人們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而且要有善辯的口才??突f:“一個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取決于他的專業(yè)知識,百分之八十五取決于他的口才和交際能力?!笨梢娬Z言表達能力對于一個人的成功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呢?
古人云:“胸有語庫,文章才能生輝?!蓖瑯?,胸有語庫,說話才能生色。要想豐富自己的語言倉庫,沒有捷徑,只有多讀、多聽、多背、多記。語文課本中所選的作品,大都文質(zhì)兼美,不僅是語言運用的典范,而且有著豐富的思想文化內(nèi)涵,哲學、倫理、道德、政治、經(jīng)濟、歷史、地理、天文、歷法等等,無不在語文教科書中得以綜合體現(xiàn)。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在這塊豐厚的文化沃土上,充分地吸收思想文化營養(yǎng),繼承和發(fā)展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凡是優(yōu)秀的作品,無一不反映出作者豐厚的人文知識功底。作者如若沒有廣博、豐厚的人文積淀是寫不出來的。所以,教學生想表達、能表達、會表達,必須教他們能夠多讀、多記一點東西。學生如果沒有長期的積累,即使會聯(lián)想,也只是腹中空空,無話可說。因此,一定要重視學生人文知識的積累,在反復誦讀中,增加詞匯量,豐富表達方式,進而把課文中的語言變?yōu)樽约旱恼Z言,把書面語變?yōu)榭陬^語。通才達識,才能厚積薄發(fā),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增加了,人文素質(zhì)提高了,就會才思敏捷,就會具有一定的思想見解,就會說出有文化內(nèi)涵的話來,正所謂“腹有讀書氣自華”。在語文教學中,每位教師都應當注重學生這方面的積累。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想要把學生造就成什么樣的人,自己就應當成為什么樣的人?!睂W生具有向師性的特點,教師的言行往往就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榜樣,教師言行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如何,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應成為學生模仿的標準和典范,貫穿于課前、課中和課后等一系列教師與學生的教學和生活之中。
2020年春天,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居家上網(wǎng)課成為一種新的授課方式,線上教學有別于平常的課堂教學,這對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課前準備時,教師更需要精心設(shè)計每節(jié)課的導語,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語,盡可能讓學生如臨其境。哪些話應加重語氣,哪些話應放緩語速,都要備到心中有底,抑揚頓挫、輕重緩急都應根據(jù)網(wǎng)課的特殊性做出適當調(diào)整。上課時,要力求口齒清楚、用詞準確、條理清晰、語句精煉,并能恰當運用眼神、表情、手勢等體態(tài)語言,做到自然和諧、不生硬,讓學生雖然只能通過電腦或手機屏幕和教師交流,但卻能感受語言的魅力,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說話技巧。
特殊時期,這些課堂重要環(huán)節(jié)之外的“邊緣”語言,既是教師個人人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也是教師指導學生語言表達的必要條件。唯有如此,教師才能以流暢準確的語言、精致生動的課堂內(nèi)容、引人入勝的廣度和深度,樹立良好的語言表達典范,來引領(lǐng)學生的思維,推動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皩W生的腦力勞動是教師腦力勞動的一面鏡子”(《給教師的建議》,蘇霍姆林斯基),如果教師的思考力已經(jīng)萎縮,教師自己的語言能力已經(jīng)退化,就不能指望他的學生擁有強大的思考能力和出色的語言能力。
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痹S多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是:想說的不敢說,敢說的不能說,能說的卻不會說。凡此種種,都是學生缺乏自信心的表現(xiàn)。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必須重視增強學生表達的自信,教師應以自己的寬容和智慧保護學生說話的自信心。
首先,要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善于做學生的聽眾、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揮者。要經(jīng)常與學生一起交流、討論,進行沒有心靈距離的開放式的交流,營造輕松的、積極的班級口語交際環(huán)境。尤其在疫情期間,教師更要多關(guān)注與學生的思想交流,課下與學生多溝通,了解其思想動向,課上交流注意方式方法,要充分認識并尊重學生的個性尊嚴和思維與說話方式,讓學生感覺到課堂是我們自己的,是自主的、輕松的、愉悅的。當教師能夠營造出一種和諧,寬松的“說”的氛圍時,學生的緊張、恐懼就會逐漸消除,變得想說、敢說。
其次,要善于通過激勵性的評價,樹立學生的說話自信。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賞識。教師要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等待開墾的金礦,有著發(fā)展的無限可能。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要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少指責,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和積極性。教師要耐心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以增強表揚和肯定的針對性。學生表意不清或者表達有誤時,教師要善于婉轉(zhuǎn)啟發(fā),引導其改正。課堂上教師的賞識性評價會讓學生獲得不竭的動力,增強其表達的欲望和信心。
長期以來,語文課堂只是教師的“講壇”,學生習慣了做忠實聽眾。在聽講和繁瑣的一問一答中,學生慢慢地丟失了表達的欲望和能力。要真正解放學生的嘴,就要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抑制語文教師的表演欲,從學生的興趣、情感入手,激活學生的表現(xiàn)欲,在一抑一揚中讓學生唱主角。作為教師,我們必須牢記,我們教育的對象是中小學生,他們涉世不深,缺乏生活經(jīng)驗,如果能夠有意識地設(shè)置一些訓練學生說話的具體情境,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此外,還可以多給學生介紹一些古今中外富有良好口才的名人事跡,給他們樹立一個個因口語表達助其成功的典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些例子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言表達技巧,也能有效激發(fā)學生表達自我、展示自我的興趣,由此激發(fā)學生語言表達的欲望,使他們能夠逐步準確、流暢、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為成功的人生奠基。(作者單位:長治市潞州區(qū)康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