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魯
美麗的金魚總是睜著一雙大眼睛,在水中徜徉。魚和人不同,它們沒有眼瞼,睡覺的時候不能夠閉上眼睛,所以它們是睜著眼睛睡覺的。為了保持呼吸,魚類在睡覺的時候,鰓蓋仍會緩慢而有節(jié)奏地扇動,它們偶爾也會動一下魚鰭,來保證身體的平衡。
蝙蝠有一雙有力的翼肢,但它的后肢非常短小,無法支撐身體行走、活動,又因為它在地上無法完全伸展翅膀,而腿的彈跳力很弱,不能像小鳥一樣蹬地起飛,它只能在高處依靠下落的慣性才能飛起。于是,蝙蝠會選擇在高處倒掛著睡覺,若察覺到風吹草動,它便能迅速起飛。
火烈鳥通體紅艷,總喜歡成群結(jié)隊地活動。睡夢中的火烈鳥可以一直保持單腳站立的姿勢??茖W家發(fā)現(xiàn),火烈鳥在單腳站立時,幾乎沒有任何肌肉在發(fā)力,這意味著這種睡姿能幫助它們大量減少能量消耗。
海獺(tǎ)幾乎不會到陸地上活動,只愛在水里玩耍。每當夜幕降臨,它們會尋找海藻叢生的地方,將海藻纏繞在身上,然后漂浮在水面上睡覺,而海藻的作用是防止海獺被大浪沖走。如果海獺數(shù)量多,它們還會手挽手睡在一起,也是為了保證不被海浪沖跑。
“睡懶覺大王”的桂冠由樹袋熊摘得。這種動物的“反射弧”似乎特別長,曾經(jīng)有人試著用手捏了一下樹袋熊,它過了好幾分鐘才發(fā)出驚叫聲。樹袋熊一天能睡22個小時左右,只要把身體蜷作一團搭在樹上,就幾乎能呼呼大睡一整天。為什么它們要睡這么久?它們吃的桉樹葉營養(yǎng)含量低又有毒性,也許樹袋熊只有通過長時間的睡眠,才能減少能量消耗和降解毒素。
動不動就站起來觀望四周的狐獴(měng),是一種非常社會化、很機警的動物。無論是覓食還是休息,總有一只或多只狐獴擔任哨兵,密切關(guān)注周圍的一舉一動;而它們睡覺的時候喜歡抱成一團,這能使睡在外圍的狐獴在察覺到異樣時,迅速通報內(nèi)圍的同伴。
海豚的大腦有兩個半球,這兩個半球是交替睡眠的,當右側(cè)大腦半球處于抑制狀態(tài)時,左側(cè)大腦半球便處于興奮狀態(tài);過一段時間后,右側(cè)進入興奮狀態(tài),左側(cè)則進入抑制狀態(tài)。因此,海豚即使在睡覺的時候,也能始終保持一定的清醒和活動能力,如果遇到強烈的外界刺激,兩個腦半球會迅速覺醒,以應付緊急情況。
科學家發(fā)現(xiàn),食肉動物的睡眠時間一般比食草動物更長,比如獅子一天能睡18~20小時,而長頸鹿一天的睡眠不超過2小時。因為食草動物通常是食肉動物的獵物,食草動物只有減少睡眠時間,使自己處于清醒狀態(tài)的時間更長,才能盡可能躲避前來偷襲的捕食者。動物們使自己的睡眠更有利于減少能量消耗、增加逃跑機會,都是為了更好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