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昭華
摘?要:突發(fā)疫情背景下,電視媒體是最快速承擔其新聞報道及輿論引導責任的,本文首先分析了突發(fā)疫情背景下電視媒體報道對公共輿論的引導作用,指出突發(fā)疫情背景下發(fā)揮電視媒體報道公共輿論作用的策略,以推動電視新聞媒體作用的有效發(fā)揮。
關鍵詞:突發(fā)疫情?電視媒體?報道?公共輿論?引導
在電視媒體本身所具有的公信力以及責任擔當下,社會公眾更相信電視媒體的報道,所以,在出現重大突發(fā)公共事件時,必須要由電視媒體來承擔相應的信息報道責任。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電視媒體也勇于擔當,及時對疫情相關情況進行報道,并且開通直播模式,深入一線報道。像CCTV-1綜合頻道新聞直播間《戰(zhàn)疫情》特別節(jié)目以及其他央視頻道、各省衛(wèi)星頻道、地方頻道等都在積極參與報道,起到了非常積極的輿論引導作用,凝聚了人心。
一、突發(fā)疫情背景下電視媒體報道對公共輿論的引導作用
(一)引領正面輿論,構建正確價值觀
突發(fā)疫情背景下,電視媒體報道對公共輿論起到了非常有效的輿論引導作用,其主要體現在對正面輿論的引導方面,能夠幫助人們構建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社會中出現了很多虛假新聞,隨時可能給社會造成不穩(wěn)定影響,這時,國家政府部門的各項決議、規(guī)定等都必須優(yōu)先通過電視媒體等主流媒體展開報道,及時通報疫情控制的最新情況,以穩(wěn)定民心、擊敗負面輿論,引導群眾形成積極的正面輿論、團結一心,集結社會資源,共同對抗疫情。
(二)網絡互動傳播,形成宣傳效果
電視媒體作為當前社會的主流媒體,其早已經深入到千家萬戶,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媒體報道同步在新媒體平臺播出,而且在新媒體傳播方式下,電視媒體報道被分解為“片段式”的形式,以便于快速傳播。在突發(fā)疫情背景下,電視媒體報道也在積極借助網絡互動傳播模式,將報道內容更快、更廣地傳播開來,而且在移動新媒體背景下,人們不用在電視機前等待節(jié)目播出,也可隨時隨地獲得最新的電視新聞信息,從而壓制謠言,形成廣泛的政策宣傳效果。
(三)提供輿論平臺,上下傳遞聲音
電視媒體作為有社會擔當的媒體,其不僅僅是“向群眾傳遞新聞消息”,更重要的是起到了“上下傳遞聲音”的作用,電視媒體成為一個公共的社會輿論平臺。電視媒體的新聞記者直接進入到抗疫一線,其可以通過采訪的形式來直接反映民聲,也可以在電視節(jié)目播出的過程中和觀眾形成互動,現如今已經形成了觀眾可以邊看節(jié)目邊留言的節(jié)目形式,甚至也有的節(jié)目開通了“政務群眾連線”,群眾撥打電話就可以與節(jié)目中的專家、官員進行對話。電視媒體節(jié)目客觀面對觀眾的留言,與觀眾形成積極互動,也可以形成對公共輿論的正確引導。
二、突發(fā)疫情背景下發(fā)揮電視媒體報道公共輿論作用的策略
(一)行動快速,全面披露
突發(fā)疫情背景下,電視媒體應發(fā)揮出其新聞報道體制完善的優(yōu)勢,第一時間公開信息、深入一線、打破禁區(qū)、展開報道,發(fā)揮出新聞媒體的社會公信力,讓群眾能夠及時得到疫情的最新消息和最完整的消息,了解疫情事件的來龍去脈,幫助群眾作出最為準確的行為決斷。面對新冠肺炎報道時,央視特約記者深入到武漢抗疫一線,對疫情情況進行報道,各地電視新聞媒體也快速做出反應,對本地抗疫情況進行隨時跟進、全面披露。公開的信息報道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也緩解了“未知”所帶來的社會緊張情緒,保障了社會穩(wěn)定。
(二)準確真實,數據翔實
在突發(fā)疫情背景下,電視媒體作為國家新聞發(fā)聲的喉舌,其必須發(fā)揮出電視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感,堅持求真求實,確保新聞報道的準確真實,新聞報道所使用的任何語言都必須措辭準確,而且在涉及一些疫情現狀時,必須要隨時提供翔實準確的數據,向社會報道這些數據,而不是隱瞞或者是弱化數據。
(三)內容豐富,視角多元
電視媒體受眾觀看電視新聞報道,不僅希望得到真實的報道,更希望獲得多樣化、多元視角的不同報道內容,從而能夠對抗疫情況獲得全面的了解,因此電視媒體要在客觀報道的基礎上,設置不同的議題以及各類特別節(jié)目,為公眾提供多元化的報道內容,從病毒分析、防疫方式、治療方法、隔離期注意事項、疫苗研制、病患治療情況到抗疫英雄、政策措施、領導作為、捐款捐物情況、各地援助、國際形勢等,都有相關的報道,通過這些報道,可以讓人民群眾了解到我國所采取的積極抗疫措施,從而引導輿論,幫助公眾保持理智。
(四)依法報道,依法論斷
在突發(fā)疫情背景下,社會大眾心存恐懼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恐懼并不是制造謠言、發(fā)布虛假消息、發(fā)國難財的理由,所以,電視媒體必須發(fā)揮出正面輿論引導作用,通過報道各項強有力的措施來幫助群眾戰(zhàn)勝恐懼、積極主動開展防疫工作,同時全社會形成對違法犯罪行為的共同監(jiān)督。在開展電視媒體報道時,也必須依法辦事、有據可循,不能亂闖亂拍,在報道的過程中,新聞記者也不能隨意開展評論或者作出論斷,必須隨時保持頭腦的清醒。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社會突發(fā)疫情的背景下,電視媒體節(jié)目報道的反應速度越來越快,報道內容翔實,可以第一時間報道相關政策,也最有資格深入一線開展報道,其所報道的內容都起到了積極有效的正面公共輿論引導作用,為全社會凝心聚力抗疫提供了大力支持。
參考文獻
[1]李天龍.突發(fā)事件輿情的階段應對策略[J].情報雜志,2018,37(12):106—111.
[2]吳海榮,張秀娟.強化新形勢下動物疫病防控的主動輿論引導[J].中國動物檢疫,2019,36(02):42—46.
[3]陳婕.公共突發(fā)事件中的媒體角色及應急管理[J].學習與實踐,2014(01):113—120.